APP下载

我国村镇建筑抗震现状及对策

2018-02-14张雪敏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村镇抗震灾害

张雪敏

1 引言

纵观我国的地震高发地带,大多数情况下伤亡人数都集中在农村地区。从客观上来看,我国存在较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且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没有科学的防灾技巧与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导致农村地区一旦出现地震会导致大面积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的分析我国村镇建筑的抗震优化策略,本文就目前我国的存在抗震现状与灾害特点分析如下。

2 我国村镇建筑抗震现状与灾害特点

2.1 河北地区地震灾害现状与特点

河北地区农房的抗震设计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新房的抗震设计意识淡薄,这是由于唐山地震、邢台地震已经过去很多年,而近些年河北地区没有发生了大地震,这也导致该地区的房屋抗震设计出现了选址不当、建设不科学以及结构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大多数房屋都是通过构造柱与圈梁来进行设置,但是却没有进行共同设置,降低了抗震性能。另外,混凝土施工质量不高也是导致其抗震性能不足的主要因素。

2.2 甘肃地区地震灾害现状与特点

甘肃地区是我国强震多发地区,该地区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地震。从建筑结构上来看,甘肃省境内的许多村镇还保留了土坯房的结构,而土坯房结构当中,墙体的承重能力较差,在大梁与墙体的接触部分往往需要承担整个房屋的重量,如果两者的打结强度不足,极易导致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

2.3 江苏地区地震灾害现状与特点

我国江苏省的北部以及中南部地区的建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结构简单以及布局一般的材料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其不但存在构造一般、造价低廉的问题,同时大多数的民居都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设计和正经的规划,所以其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也相对较差,除此之外,不同的区域房屋结构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但是能够达到国家抗震标准的依然微乎其微。

2.4 安徽地区地震灾害现状与特点

安徽是个人口大省,其农村人口的比例也较高,所以该地区的地震灾害对于农村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安徽地区的村镇建筑大多为砖混结构,其中大多数建于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由于砖墙承重能力有限,所以其实际的抗震水平也不容乐观。除此之外,砖墙承重结构当中,大部分房屋都是由砖墙以及木屋盖承重,所以其基础往往为条形浅基础,而墙体大多数使用黏土砖或者混凝土空心砖,所以黏土砂浆的剪切能力不足的问题也较为明显。

3 我国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建设对策

持续推进村镇建筑抗震能力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这不但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工程监管,同时也需要通过分级分管的方式实现责任到人,最终将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推进到管理规范化的轨道上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着重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3.1 将村镇建筑抗震管理作为政府管理体系的重点

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实现村镇建筑的全方位监督与管理,包括规划、勘查以及设计和施工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行全过程管理。除此之外,通过将抗震建设的管理工作纳入到政府建设与管理的范畴和框架内,从而有效实施鼓励与政策引导。在基层通过建设一批抗震设计的示范工程来进行区域推广,从而有效提升农村自建房的抗震自觉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于抗震设计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抗震意识,确保抗震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对一些特殊的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水库移民、征地安置等活动进行整体改建,确保村镇地区的建筑物达到一定的抗震标准。

3.2 编制合理科学的抗震建设技术标准

制定科学有效的抗震建设技术标准对于提升村镇建筑的抗震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关注农房的规划、施工技术标准设计以及地区特点的分析工作,切实制定可行的规划方案,并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流程来进行设计和建设,确保农房建设选址符合抗震设计的标准。另外,当地还可以通过建设一批具有抗震能力、经济适用的图纸来进行发放,从而促进自建房的建设质量与水平。在图纸设计过程中,既要遵守一定的成本控制原则,也需要格外关注本地的抗震设计需求,重点考虑好农民的建材、经济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等内容,从而有效解决原有农民的建设知识匮乏的问题,确保农房抗震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逐步完善抗震技术服务体系

完善抗震技术服务体系也是提升村镇建筑抗震设计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当前我国的抗震技术服务体系在村镇的推广现状来看,其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在抗震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工作,既要做好抗震建设培训制度的优化也要确保持证上岗制度的推广,确保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实施全过程监督与指导,这样也可以通过配套奖励的方式来对农户进行奖励,促进其自觉完成抗震技术学习与实施工作。除此之外,在一些偏远山区,可以建立流动性的抗震技术服务中心,通过推广技术的方式来提升抗震设计的普及推广力度,确保我国村镇建筑抗震水平的持续提升。

4 总结

综上所述,村镇建筑的抗震能力不但关乎农村人口的生命安全,同时对于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平并确保社会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村镇建筑的整体抗震水平,除了重点做好村镇建筑的抗震设计之外,还应该加强政府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编制科学的抗震建设技术标准来强制约束设计单位,并逐步完善抗震技术服务体系,真正为我国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新的条件。

猜你喜欢

村镇抗震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