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2018-02-13刘洋
刘洋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马克思主义文化,有着深刻而科学的内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理论,文章针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含义和内容,提出了由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提炼出来的有利于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
一、引言
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被其涵盖。而对文化的研究则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这是由于在全球化意识下多元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体现在其系统的理论之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结合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实际,有必要在具体文化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指导思想,从而建立中国特色文化观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转变发展历程。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对文化批判的理论历史和文化历史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阐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的畏惧而造成了人们认为是宗教创造了人,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指出了是人创造了宗教,并进一步对宗教这种文化意识形式进行了总结性的文化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地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理论,阐明了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中各种要素和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发展运动的机制和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发展与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与特性
在对过去文化试观进行批判以及修正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唯物主义产生的先决条件,这就意味着唯物史观的产生同时,马克思主义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科学的实践观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其完成伟大变革的意义之所在。实践是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客观性、物质性、现实性串联在一起的线索,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有机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产生于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活动和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认识活动和文化存在于人的实践所创造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并随着人类社会和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而发展的。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由其所处的经济基础所决定,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非一日而成的,是经过批判理性主义和研究费尔巴哈理论得成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唯物的,隶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文化观。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此之后,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三)科学的理性的文化
科学的理性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文化的本质含义是人类理性的表达,一些非理性的情绪是另一种文化现象。追求对客观真理的掌握其实是对科学合理性的追求,对规律认识的追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具有鲜明的理性追求。其实,人的情感中也具有理性因素,即情感理性。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要加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人们只有掌握了真理,掌握了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才能从被动的“必然王国”步入马克思所讲的主动的“自由王国”,“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因此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四)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进步的、革命的文化
文化的进步是指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从不成熟状态逐步向成熟状态过渡,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求,也是人类进步、人性完善的体现。这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进步,这些进步应体现先进性,同时也对人的思想进步以及人类革命有引导作用。所谓“革命性”是指一定阶段的文化要适应本阶级革命的需要,要能成为本阶级进行斗争、革命的理论武器或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应当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需要,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引领人们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为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做准备。然而不仅仅是无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也需要不断的变革、进步、创新,这是革命性的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我国的发展与继承
马克思文化观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建构唯物史观的重要根据。因此,我们应该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质,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现状,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制定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举措。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引,开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效力的社会主义文化
不管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必须并且可以给社会群众呈现内容多样的顺应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文化产品。在掌控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条件下,尊重丰富多样的文化个性,认可文化的多元特质,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国家应扶助和保护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对科研组织、艺术团体、重要文化遗产及文化工程的帮助程度;应根据开展文化产业策略,规范文化市场体制,控制文化市场监管制度,增进文化产业的全方位水平和层次的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功效、经济功效、环境功效的最佳凝聚。文化迈进市场,在市场的发展趋势里造就出属于我们的符合标准的市场主体,在使市场昌盛兴旺层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迈进市场,在全球角逐的大背景下,用市场带动民族文化企业的发展和强盛。在维护人类文化持久进步的观点的条件下,不光要守卫那些印有民族特点的、带有人类价值目标的文化产物,强调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当代价值,还需重视及推崇所有造福于社会发展的文化成就,珍爱全球各国的文化,加强不同文化的学习和沟通,兼容并蓄,推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进步。
(二)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
发展和创新文化是文化繁荣的必經之路。要发展文化,就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目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式,不断的创造出适合人民群众并且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状态的精神文化产品。要创新文化,就要坚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倡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繁荣我国的文化市场,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三)内容符合大众口味,发展大众真正所需要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大众。文化是来源于大众,而又回馈与大众的。文化要进行发展,无非是不断的进行自我挖掘和前瞻性的探索,而这些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由现实的人所进行的,也就是说文化的发展和扬升是离不开大众的,所以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文化应该考虑其内容是否适合大众口味,否则一种文化曲高和寡,沦为一种小众文化,那么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前途。而且,只有真正的把内容调整为符合大众口味的,才能真正的达到服务于大众的目的。文化创造的本质,就在于服务大众,内容是文化的核心,忽视大众的口味必然会导致文化本身被边缘化,所以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符合大众口味,感受普通民众真正的需求,调整文化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以满足广大的民众,从而为自身的发展也提供一个良好的方向。
(四)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当今时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我们要积极地去学习了解我国的历史传统,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同时,既要革故鼎新,又要兼收并蓄,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正确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我们对传统的了解,增强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人自身;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刻界定,从根本上揭示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世界观层面上构建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化关系,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要发展中华文化,就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因为它为我们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人类的发展角度说明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进行,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指明了道路。我们要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就必须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全球视野和历史进程中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正确的文化理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才能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但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注重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建设本身,而是要不断的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进一步的推动全球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段联合,王立洲,桑业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孙麾,林剑.马克思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程恩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4]卢启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2016.
[5]张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研究[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