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留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探究
2018-02-13李秀娟段聪丽
李秀娟 段聪丽
摘 要:随着国家边境战略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德宏作为中缅沟通、贸易发展的重要交通要道,到德宏留学学习的缅甸留学生越来越多。如何了解中国文化?如何适应校园文化生活?如何与本土学生融洽相处?这将是他们的全阶段必修功课。同时也是他们在校学习汉语、服务社会、回国发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对缅甸留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论述,使其留学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对在校缅甸留学生的管理和规划方案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缅甸留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发展策略
一、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生活是以校园作为空间载体,倡导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园师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和交融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生活①。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和完善性直接关系到校园师生的成长。
(一)校园活动参与情况
在缅甸留学生眼中,最让他们难忘和激动的活动就属:话剧表演、缅甸语角、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等针对性特色文化活动。他们说道:参加这些文化活动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更为亲密地和学校师生互动,在异国他乡,宣传和展示国家的风采。有大部分缅甸留学生说道:通过表演他们自信了、有了存在感、在异国他乡不在孤独。通过活动文化交流,他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汉语交流的机会频率增加、汉语语感增强、知识领域拓宽。在参加校园活动中,各自文化自身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不同思维的不断碰撞、整合,从而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获取课堂中得不到的技能知识。校园活动的参与对缅甸留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价值观念转变
调查中参加社团活动能使缅甸留学生的态度更加积极向上,丰富生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国家经济悬殊差异会让缅甸留学生产生心里上的失衡落差,融入社团活动,积极参与活动,既消除了心里上的障碍,同时转变对中方师生的认识态度。他们通过展示自己才能,施展才华,配合和完成社团集体活动,集体与责任意识增强,发扬集体主义感,成就自我。通过参加“爱心社团”等公益组织活动,他们走入孤儿院、敬老院等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经受社会实践锻炼,树立起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增强集体责任意识
社团活动使缅甸留学生更具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他们的参与,丰富了社团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社团活动具有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可塑性强的特点,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有利于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在社团内缅甸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潜移默化地使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得以增强。社团的和谐温馨与每位成员息息相关,大家都希望社团发展壮大,关心社团的各项事物,逐步培育了每位成员的责任意识。
3.强化社会实践
调查中他们放下课本,参加社团活动,广泛接触社会,与各种群体交往,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使自己更快融入社会,思想意识接近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类社团、志愿者类社团等社团的参加,使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农村,深入企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参与与方方面面的事,培育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除同宿舍和班级同学外,人际交往比较密切的就属社团里的同伴们,他们依靠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特长、共同的想法中聚到一起,一起享受社团活动的乐趣、失败的痛楚。参加社团活动有时要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大为提高。
(二)校园文化问题探究
1.经费不足
目前学校财政拨款的额度跟不上其发展的需要,又身处云南边疆德宏地区,学校由省政府统一制定学费标准和管理,学校收入来源单一。新筹办校区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债务负担和财政赤子严重。国家教育政策明确要求,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保证。当前看,学校师生对美好校园文化环境的需求同校园文化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在校园文化建设财力支撑不足的情况下,大型而有深度的文化教育活动将不能如愿开展,文化育人的功能理念得不到有效实施。
2.文化育人功能缺乏
学校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给缅甸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学习留下美好印象,对促进双边的教育发展、交流合作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新校区配套的文化景观设施有待完善,原因是学校施工和搬迁时间紧迫,而师生又不得不抓紧入驻的客观因素。新校區建设期间,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已成事实,甚至没有过多资金的投入,大部分资金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上。甚至在新校区建筑设计上,为了打造特色和新颖的建筑风格,出现浪费建筑面积、布局不尽合理的情况。走访中,他们认为新校区文化建设没有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地理位置优势,没有把老校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传承和发扬,出现文化衔接断裂,致使新校区文化建设存在危机,文化育人的功能尚需逐步加强。
3.缺乏整体规划
学校新校区设有文化广场、人口湖、绿色走道等设施,在移栽老校区古树、花草的布局上不尽合理。校园文化建设得依靠建筑风格、参天古树、校训石、名人雕塑等细节中来体现。然而新校区校园基础设施尚处于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布局规划,结合地方特色,发扬老校区传统,使校园配套设施彰显该有的文化气质。因新校区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基本完成,投入资金较大,校园文化建设落后,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优先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师生更看重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学质量和内涵才是最关键,除了基础设施还需要深厚校园文化的滋养。为了博学生眼球,学校在建筑设施等外观环境下了大力气,而文化建设在他们眼里似乎就只是平常的一些校园活动而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文化建设需要客观物质环境,更需要精心、科学、合理地规划。
4.文化氛围不足
新校区远离城区,城区的历史文化景观、文化活动表演、娱乐活动等文化内容只有等到周末乘车到城区才有机会参与其中,这对缅甸留学生来说文化生活变得相对枯燥。校园里仅有的文化活动和氛围难于满足需求。新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了决策者的用心设计、科学论证,由于学校搬迁时间紧迫,建设新学校工期短,建筑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前期投入大,对于配套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又加上学校地理位置偏,处于地缘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的郊区。走访中,缅甸留学生感觉被城区文化隔断,加上新老校区文化衔接不够,对于新校区的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校园文化发展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办学思想、行为规范、制度建设、群体形态、价值观念等是学校历经长期积累不断补充和完善而形成的②。學校发展的精神支柱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发展的品味、内涵,才能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好缅甸留学生的交流学习。
(一)坚持以人为本
校园文化能深刻地影响缅甸留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形成。对缅甸留学生来说,学校吸引他们的更多取决于校园文化内涵。首选,学校要尊重缅甸留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学校对外交流合作处的协调来发挥其文化特色。其次,要依靠全校师生,他们都是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亲历者、受益者。要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全校缅甸留学生参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还要努力为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搭建必要的平台。学校可以通过选拔优秀年轻教师担任对外交流合作处指导和教学教师,鼓励和引导缅甸留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的各项社会活动,比如: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创办校园文化特色
德宏拥有与缅甸接壤的地理位置优势,加上缅甸留学生在我校交流学习的契机。学校身为文化产业园,应积极结合德宏地方优势,缅甸留学生交流融合的契机,创办属于自身独有的文化品牌特色。学校要增进与缅甸高校教学发展的沟通互进,互派留学生到对方交流学习,带动双方知识、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边境文化高校产业园的发展。由于新校区距城区远,校园文化发展相对独立、封闭,学校应发扬老校区拥有独具特色、历史积淀、丰富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但新校区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这将导致缅甸留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无法适应的情况,阻碍了他们更好的学习发展。
(三)促进校园文化交流
结合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家对外边境交流的政策环境,积极创办和发扬地方院校的文化特色,让缅甸文化在校得以充分体现和融合。借助缅甸留学生在校留学学习平台及德宏边境贸易互通的大环境,打造德宏地方院校核心特色文化品牌,拓宽校园文化领域,吸引更多缅甸留学生来校交流学习。校园文化交流中要善于发现两种文化间的不同,指导他们在沟通交流中增进认识,加强文化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增添文化色彩,为缅甸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舒心环境。双方在校园文化交流中,居于两国的文化历史差异,师生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容易产生火花,增进双方文化认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和多样性。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要结合当前学校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性,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制度管理,逐步推进,加强校园内部文化交流,实现校园文化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结语
缅甸留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是否丰富直接关系他们的留学生活的适应症状。学校通过政府部门和对外交流合作处的鼎力支持,现行,对缅甸留学生的学费均给予免费,为后来更多的教育合作交流打下基础,提供平台。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有限,新校区成立时间短暂,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内涵、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缅甸留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问题,不断跟进调查他们的生活问题,结合交流融合契机,创办校园文化产业园特色,加强与缅方高校交流协作,带动学校宣传发展及德宏边境贸易。
参考文献:
[1]李亮.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于磊.多校区高校新校区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张琳琳.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本报记者 李凌. 如何让留学生融入校园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0-11-25(002).
[5]刘潇肖,艾忻.来华留学生校园适应现状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