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同化人性

2018-02-13方燕男

青年时代 2018年33期
关键词:社会人性制度

方燕男

摘 要:《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海上冒险的奇遇展开叙述,通过主人公在不同国家的生存经历,揭示了不同环境下的人性的特征,以及社会现实与国家制度的荒诞可笑。小说多种艺术手法手法抨击了18世纪英国的社会矛盾,表现出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以及对于美好品质和理想世界的向往。

关键词:人性;制度;社会

斯威夫特作为英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的作品通常是对资本主义的无情鞭挞,将现实社会的矛盾反映在小说中。当时的英国政府推行殖民政策,社会矛盾十分的严重,而期威夫特因反对这些行为被放逐。本文通过对《格列佛游记》的深度解读,了解它所体现的艺术手法,进而挖掘隐藏其中的人性优劣。以格列佛的精神层面的改变,反映不同国家的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同化作用。

一、对《格列佛游记》的评价

(一)杰出的对比讽刺

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斯威夫特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讽刺18世纪丑恶的英国社会的现状,也用讽刺的手法隐晦的将英国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展现在读者眼前,引人深思。

“小人”与“大人”的对比:在小人国时,格列佛在小人国民众的眼中是力大無比的巨人,小人国民众在格列佛眼中则是不足六英寸高的小人,非常的卑微渺小。而来到大人国时,待遇则十分不同。如同小人国民众在格列佛眼中的渺小,对于大人国民众而言,格列佛才是“小人”一般的存在。就像是身份互换,待遇也是天差地别。这是两个国家之间体型的差别的巨大对比,是两种事物进行相对的比较。

(二)幽默的夸张手法

小人国的人身高不足6英寸,大人国的人身高60英寸,这种极端的差距,强烈的夸张手法塑造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而这种夸张手法主要表现在格列佛第三次航海时的经历。例如勒皮他的人奇异古怪的长相,头是歪的,一只眼睛朝里看,一只眼睛直视天空。在进餐时,削成数学图形的面包。在纸上的灵巧无比与实际做成的东西相比之下,糟糕无比。而这些夸张的描写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人性普遍的弱点,对于不适合学习的,不适合本性的,好奇无比却又相当自以为是。

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呈现给我们千奇百怪的画面的同时,也以搞笑的方式讽刺了英国政府的腐败,丑恶的行径层出不穷却得不到遏制的可悲的社会风气。

(三)反语的运用

在《格列佛游记》中期威夫特使用了大量的反语,如在小人国中,格列佛请求恢复自由的条约书上开头写到“最伟大的利立浦特国王,举世拥戴和敬畏,他的国土绵延五千布拉斯特格直到地球的终极点。他是万王之王,他一点头,天下的君王膝盖发抖,他怡人如春,舒适如夏,丰硕如秋,可畏如冬。”①他的臣民极力赞美君王,与君王实际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小人国国王推崇侵略,喜爱被阿谀奉承,让高官们用危险的表演来取悦自己。这里运用反语来讽刺小人国国王的昏庸以及臣民的虚伪无知。

(四)人性的揭露

《格列佛游记》中描写了很多人物,每个人物的刻画各不相同。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语言将他们人性中存在的丑恶的或善良的思想展现出来。

从小人国的宫廷娱乐的靡乱,揭露了国王人性中的丑恶面目,臣民的奴性;从格列佛受到的待遇中,揭露大臣葛贝特的嫉妒的心,财务大臣的阴险狡诈;从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的行为,展现了人性的弱点,狂妄自大。在慧因与野胡的换位对比中,借此揭露了野胡让人厌恶,人性的所有丑陋的一面都在野胡身上得到诠释。

二、不同国家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小人国——英国的缩影

小人国中的弗利姆奈浦是一个鲜明的代表,他致力于取悦国王也得到自己所追求的一切,因此差点在绳子舞上摔断脖子,却得偿所愿成为了国王的宠臣。另一方面,他却看不起平民,他阴险狡诈,嫉妒比自己能干的人。格列佛因为在对不来夫斯库的战役中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得到了国王的赏识之后,他感到十分的不满愤怒,竟怀疑起自己的妻子不忠于自己,并联合其他的大臣设计陷害格列佛失去国王的宠爱,进而使国王下令处死格列佛。

而在这其中,利立浦特王国的海军大将葛贝特也与他相似,嫉妒格列佛的才能,认为他抢夺了自己的功劳,进而恶毒的陷害格列佛。这两个反面的人物描写正是英国社会中致力于权利斗争,充满嫉妒心的一类服从于统治者的走狗们的真实写照。

(二)大人国——理想国度的破灭

大人国的国王的形象是博学、理智、仁慈的。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侵略战争以及丑陋的法律制度。

这主要体现在国王向格列佛询问欧洲的情况时,格列佛热情的赞美了英国,土地肥沃,优秀的国会制度,法庭的公正以及英国的历史。但是国王却从他的溢美之词中提出了疑问,赤裸裸的揭露出了英国社会的弊端。英国的法律是不公的,立法者是无知邪恶的。英国的历史是残忍恶毒的侵略战争。这里有一个结论:“你的同胞中的大多数是大自然所能容忍的在这个地球上爬行的种种可恶的小害虫里最恶毒的一种。”

这是国王的评价。斯威夫特也正是借由国王的口来揭露英国社会丑陋的现实,以上这些罪行就是最贴切的形容。而格列佛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词只是虚伪的掩盖物。而英国上层社会早已从骨子里腐烂发臭。

(三)荒诞无稽的存在

勒皮岛的人的举止和相貌都十分的怪异,必须有仆人拍打耳朵才能说话。很多人会突然的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全然忘却周围的一切。他们的计算十分的精确但是实际做出的东西却很糟糕,而岛上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总是担忧不该担忧的事,没有一刻享受平静的生活。

岛上的女人的形象十分的糟糕,无知且愚蠢,这里格列佛举了一个例子,一个贵妇为了供养一个丑陋年老的男人,即使受到虐打也不愿意回去岛上过富贵悠闲的生活。我认为她们本身的向往没有问题,想要逃离只专注于冥想的丈夫,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她们所做的事却是愚蠢的,没有选择正确的道路,可以说这种束缚已经使她们变得疯狂而没有理智。而这一现象并非只出现在这个飞岛上,还映射着欧洲上流社会贵妇们的常态,不满于不自由不幸福的婚姻而做出的没有理智的行为,这些病态的欧洲贵族们的生活,无知且违背道德。

拉格多大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的形象则是荒诞无知的,这里充满了许多可笑的科学研究,例如将粪便还原成食物,将冰烧成枪药等等。

三、環境对人的同化作用

(一)被同化的格列佛与英国社会

格列佛从小人国回来时心理的转变还不是很大,但是他从大人国回来时,心理已经逐渐开始扭曲。在大人国生活了两年,已经使他养成了一些习惯。说话很大声,看见水手的时候觉得这是他生平见过的最微不足道的生物。“但我的思想却被四周所能见到的一切占据了,忽视了自己的渺小,正像人们忽视自己的缺点一样。”他在回到家之后,低头看家里来的朋友,却觉得他们像矮子,弯腰和大声喊叫,都让格列佛变得不像一个正常人。他把自己当做“大人”,一切的行为习惯已经变得与“大人”十分的相似。在大人国的生存环境深深的影响着他,他的心理在大人国的污染下变得不正常,被它所同化了。

(二)“野胡”与“慧因”

在慧因国,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个颠倒的社会,人类是野胡,是丑恶的存在,而马则是王国的统治者,是友好善良的代表。“当我看到身边这个令人厌恶的动物,竟完全是一副人形时,我的恐惧与震惊真是难以形容。”格列佛将慧因称为“自然之至美者”,将人类看做最讨厌和蔑视的那种可恶的畜生。他开始用不同的眼光来看人类的行为和感情,揭露出了人类本性中存在的丑恶的一面。

“野胡”与“慧因”的鲜明对比,从一方面表达对人性的那些的丑恶的行为的厌恶,另一方面推崇慧因身上所拥有的令人称赞的美好的地方。丑陋的人只能是野胡,是没有理智的畜生,而正常的人则是应该像慧因一样生活着。人性的揭露在格列佛游历慧因国的时候得到完整的显现。

(三)成为“慧因”

格列佛从慧因国回到现实的时候,精神趋于崩溃。妻子家人看到他的时候又惊又喜,而他却觉得憎恶、轻视,这样的姻亲关系使他痛苦。他称他们是可恶的动物,完全不能接受他们的触碰。与之相反,他养了两匹年轻种马,每天与之交谈四个小时,他们和睦相处,关系十分友好。

至此,格列佛被现实的人性所折磨,转化为对于慧因的疯狂崇拜。在慧因国的生活,使他对人性感到失望,以自己是个人类为耻,内心充盈着无与伦比的慧因们的美德与思想。他的人性已经被慧因国的环境同化,成为了一个外表是人类,内心却是慧因的疯子。成为“慧因”是他最后的结局,在这个身份下日复一日的折磨着自己的精神。

四、结语

《格列佛游记》反映了斯威夫特所处的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对当时的科学家和政客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揭示了人类的劣根性。格列佛四次出游的经历,反映了他从一个充满希望的人转变为一个疯子的历程。他对人性幻想的破灭,他对慧因近乎于忠诚的崇拜,都是病态的社会造成的。这一段奇幻的冒险,将虚幻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从虚幻中见现实,将现实缩影成一个个小世界,完全的揭露出英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又将这样的社会环境所起到的破坏作用放大在人们的眼前,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的程度之深,人的精神处于罪恶的社会里就会被罪恶同化,就像处在黑暗孤单的环境中久了,人就会变得不会交际,惧怕阳光。可以说环境对于人性有着同化作用,所处的时间越长,这种同化作用起到的影响就更深,就如同格列佛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疯子,人性的改变经常伴随着环境的变化。

注释:

①斯威夫特: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南方出版社1999出版,第24页。

参考文献:

[1]申丹.《英美小说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虞建华.《欧美文学论丛》(第三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刘意青主编.《英国18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18年版.

[6]吕玉梅.《〈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22-123页.

猜你喜欢

社会人性制度
逼近人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