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8-02-13刘敏
刘敏
摘 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现代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以人本主义和自我价值为中心的科学研究,在剖析人性的基础上提出人类五大需求层理论,把握了人的成长规律,深刻分析了这些理论在人类意识形态以及人类成长中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需求理论用于引导学生的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有很大的作用,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对高校教育有一定的创新。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的加速,文化、政治、经济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单一、枯燥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在实际教育中,由于对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混为一谈,很多教育工作者把一切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政治问题对待,加上心理学知识匮乏,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引起学生的排斥心理,对于学生的成长极其不利,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怎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我们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类认识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达在书中提出[1]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利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其成员施加影响、以使其成员符合他们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关健[2]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手段,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认知等方面进行的教育,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促进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通过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影响,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每一个时代的群体都会有时代的特征,“90后”大学生亦是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90后”这一群体是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一代中成长起来的,同时也是面临社会竞争和压力最大的一代,他们的个性特点十分鲜明,喜欢新潮的事物,以自我为中心,竞争意识强烈,越来越注重自身利益,较多考虑眼前利益,奉献精神不足,多元化的社会造就了他们多元化的性格。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把握住学生这些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因时因地培养,形成对事物客观正确的认识。
三、需要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要深入到学生群体才能真正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需求状况,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有针对性的寻找学生的需要,刺激学生的动机、转变思想,指导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加强转变教育,保证学生的基本需要
马斯洛将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者是指物质上的需要,后三者是精神上的需要。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3]。当所处环境由熟悉转变为陌生,一切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开始,突然的转变给他们造成了不安全感,这时候他们更加渴望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此时作为教育者应该深入到学生中间,给予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指导,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关注和服务工作,例如对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改善寝室人文物质条件、提供医疗卫生的建议、保障学生的安全等等,及时处理学生问题和不安,加速了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关注社交需要,教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学生在学校中最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后,就会转移到爱与归属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包括爱情和友谊、爱与被爱、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社会团体的认可。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大学生的视角得到了拓展,敢于表达自己情绪。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功利,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沟通的方式和相处的技巧,特别是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会呈现出诸多矛盾,一言不合就在网络上进行互怼或者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要让“90后”大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就要先从学生的情感社交需要出发,打破“只和同寝室同学玩得好”、“寝室同学分为对立的两派”的局面,推动他们去社交,从思想上树立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用实践强化学生的集体归属感,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学生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尊重每位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法宝
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变得自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4]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開放式的教育。尊重是人们之间获得融洽的前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也不例外。“9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度较高,对自己的评价多是正面积极的[5],自尊意识相当强烈,责任意识相对薄弱。同时“90后”性格的形成也离不开遗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他们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推动自身角色的转变,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与老师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当学生在学校犯错后,有部分学生通过撒谎、逃避等方式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此时,教育者不应急于责骂、处罚学生,而是应该秉持人文关怀,爱护、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认真想一想,多方面了解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导致那种过失,从问题的根源入手解决问题,引发哦学生的身心发展,否则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恐惧心理,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不存在任何意义。一旦学生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主动自发的从内心真正把这些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自我价值需求助学生自我成长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期望自己的目标、理想、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将需要转化为进步的动力,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把学生的动力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白实现我价值的意义,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要靠自己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帮助克服当代多数学生急进的功利主义思想、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不劳而获之风。其次,尊重每个学生能力的差异[6],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例如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座,请职业生涯的老师授课,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在大学的校园中合理进行自我规划,督促其将规划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最后,通过学生做个人成长报告的方式,将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他们切实体会到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快感,进而引导他们寻找自己人生努力的方向,找到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四、小结
需要当其转化为人类的动机的时候,是这一群体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有助于形成高尚的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方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充分发挥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动力作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满达,张永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M].北京:白山出版社,2015.
[2]关健,丁宏.以人为本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肖婷华.90后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探讨[J].2011,(12).
[4]盛连喜.尊重的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沈红.90后的数字生活——大学生数字生活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機械工业出版社,2012 乐观积极向上.
[6]石秀杰,郭树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2).
[7]朱明,李俊生.从需要理论入手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