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8-02-13张玲
张玲
摘 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重心。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把党员组织起来的最直接形式,在高校教育中举足轻重。如今,互联网之下的社交媒体带来技术革命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高校拥有庞大的社交媒体用户群,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交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交媒体;高校;基层党支部
高等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殿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高地,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大背景下地位卓越。习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及“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因此,在新时代,做好基层党支部建设意义重大,对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互联网以一种迅猛的态势崛起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从BBS的社会信息网络化,到Blog的个人信息网络化,再到SNS(即“社交网站”)的人际关系网络化,处处可见在校大学生的身影,在各类社交媒体中大学生更是其中的主力军。因此,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时代大背景下,要顺势而为,利用这一媒介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尤其是学生党支部的团队建设。
一、社交媒体的涵义及特点
社交媒体的定义目前并无统一表述,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度百科中认为: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人数众多和自发传播是构成社交媒体的两大要素。[1]目前社交媒体的主要形态有博客、维基、论坛、播客、社交网络等等。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其迅猛的态势已无可匹敌。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披露,移动社交软件成为网民手机必备工具,近一半的用户每日使用移动社交应用三次以上,80%以上的用户每天用移动社交应用的时长在1小时以上。社交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重要的信息来源。国外比较著名的SNS网站有FACEBOOK,MYSPACE等,而国内的人人网、开心网、知乎等也是备受大学生喜爱的社交网站。
多项实例论证得社交媒体者得天下,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线性传播格局,变信息的被动接收为主动获取,使得人们能更方便、快捷地掌握信息并参与社会事务。社交媒体的种种优势使得传统主流媒体都甘拜下风,在当今社会无限风光、无可匹敌。社交媒体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具有全球性、平等性、开放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交互性好、冲击力强等特点。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在党员层面,存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不强、积极性下降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足的现象
大学生党员是我国青年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使命,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其在未来发挥先锋作用的重要保障。作为基层党支部的成员,支部党员的先进性直接决定着支部的先进性。然而,随着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大学生党员的数量逐年提升,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党员的马列主义信仰受到冲击、党性意识薄弱,角色定位不准确、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下降、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与今天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
(二)在组织层面,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教育方式单调落后,效果不佳
大学生党员集中时间较少,统一开展党组织生活难度较大,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在完成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后,往往由于自身规划的不同而对未来学习生活做出有针对性的特殊的安排,且在组织生活中很容易产生“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想法,由此导致党组织生活开展困难。同时,很多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党员活动中,主要通过党课、会议、报告等进行,内容上枯燥乏味、形式上千篇一律,这种单调、缺乏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太过落后,缺乏创新性与实效性,无法顺应时代的变化,往往使党员认为组织生活脱离实际,没有必要。
三、面向社交媒体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社交媒体因其具有的特点,给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一)机遇
首先,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支部党员获取资讯的速度,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对在多元文化思潮的了解与涉猎,有利于促进自身思想的开放和进步,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上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巩固。
其次,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丰富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方式方法与载体。传统中单向灌输、填鸭式灌输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并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将社交媒体引入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学习教育中,通过微博、微信群等加强党员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通过智慧平台进行党员教育等就从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创新,提高了支部党建的实效性。
最后,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的方式,对正能量的聚积与传递具有极大的作用,往往会产生1+1>3的实际效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二)挑战
首先,作为互联网宠儿的社交媒体中传递着纷繁复杂、良莠不齊的海量信息,若不加鉴别地全盘接收会直接给思想尚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带来猛烈冲击,乃至让他们的马列主义信仰产生动摇。而在鉴别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本身认识水平与辨别能力又相对低下,就使得他们往往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做出错误的抉择。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担子更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更为迫切与复杂。
其次,这种以“熟人的熟人”进行的网络社交模式,更多了一份“熟人”对“熟人”的信任,更容易在群体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当马列主义信仰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集体冲击并在熟人社交中蔓延发酵,其影响力会远远超过单个个体的质疑力,严重者会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
再次,互联网开放、隐匿、传递免费的特点,使得信息来源与信息内容爆棚,在这种知识大爆炸与信息化时代,如果高校党支部仍然使用传统的教育和工作方法,会对其教育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导致教育水平低下,难以保证学生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最后,建立数字型党支部最大的困难在于数字化党建平台的建设。它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网站的建立与定期维护,并在党建工作者的指导下完成,两者需要较好的配合。
四、社交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社交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一方面要对社交媒体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利用好这一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也要严厉防范社交媒体的现有缺陷,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設。
(一)基层党支部积极主动参与社交媒体,发挥教育者在社交媒体中的主导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社交媒体的重要作用,以之为基石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把握党员教育的主导权。首先,教育者应主动加入到社交媒体中,通过浏览帖子、加入群聊等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其次,灵活运用社交媒体网络处理手段,变堵为疏,对网络中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及时、正面引导,发布正确信息。再次,强化正面的主导作用,采用权威对话法和事实发布法,及时发布正确信息,避免虚假信息、偏激意见在论坛上传播。[2]
(二)创新党建工作社交媒体,促进社交媒体环境下数字型党支部的建设
1.促进支部间数据共享。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趋势,通过对大数据的共享,不同学院甚至不同高校的基层学生党支部之间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借鉴,打破传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些弊端,在基层党支部之间架起桥梁与纽带,拓宽学生支部党建的成果。
2.促进支部党员全员参与与学习常态化。高校学生党支部会因学生党员外出实习、找工作等原因长时间离开学校,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状况,政治学习时间难以保障。而在校的学生党员在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与学习压力下,也很难抽出大量的政治学习时间。为此,可以尝试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建立数字型党支部,使政治学习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及平台来掌握党支部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地学习,另一方面还以根据党支部的全局规划,自主规划学习时间,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
3.规范管理,增强支部生活的活力。多元文化的碰撞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单一的内容与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利用社交媒体规范支部学习及其他制度,增强了支部组织生活的灵活性与有效度,避免偏离党支部整体规划的大方向。同时,又不影响在大方向一致情况下的自主选择对感兴趣模块进行突破与创新,这样可以避免千篇一律、形式主义,造成师生党员的视觉疲劳,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万丈高楼平地起,加强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意义深远,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直接关系着党领导教育的伟业,关系着教育兴邦的国策。通过社交媒体建设高校数字型党支部,能牢牢把握大学生的心理,与时俱进,将推进创新型、实效型的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社交媒体[EB/OL].http: / /baike.baidu.com/view /2169907.htm.
[2]王文宏.网络文化多棱镜[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