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知识,强化核心素养
2018-02-13刘金刘曼虹
刘金 刘曼虹
一、“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基本情况
近年来“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直是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的重点考试内容,今年全国文综三套地理卷中,全国Ⅰ卷中占34分,全国Ⅱ卷点占44分,全国Ⅲ卷占34分,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10个二级考点目录中,占有分值最多,所占比重最大。在大纲所列“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部分的五个三级考点子目录中,工业生产所占的分值最高,比重最大,其次是交通与聚落,一改近几年农业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局势。“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及分值的分布见下表: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主要特点
1. 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时事热点
2018年高考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结合学科实际,通过精心选择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相关的反映国家重大决策、大国战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及重大工程建设等典型案例作为背景材料,挖掘其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深度关联。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合作共赢、工匠精神、文化传承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使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强化、凸显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如全国Ⅰ卷中第1~3题的“数控机床制造”,全国Ⅱ卷第1~3题的“产业转移”、第34题“数据中心”建设等,关注高端制造业(大国重器)、产业转移等国家战略;全国Ⅰ卷第36题的“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现代经济建设和国际合作;全国Ⅲ卷第3~5题结合产业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精准扶贫举措来设置问题,体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国Ⅲ卷第36题(2)(3)题,借用国外案例,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全国Ⅲ卷第1~2题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的考查,发挥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粹的功能。
2. 注重基础考查,突出主干知识
2018年高考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不考虑内容的覆盖面,主要考查考生比较熟悉的主干知识,特别重视对主干知识中的基础内容进行考查。试题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部分,而近年来比重特别大的农业生产却鲜有涉及,出现了考点轮换的趋势。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等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考查。如全国Ⅰ卷的第1~3题,全国Ⅱ卷的第36题(1),全国Ⅲ卷的第1~2、36题(2)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全国Ⅱ卷第1~3题,考查产业转移;全国Ⅰ卷的第36题(1)(3)考查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意义,全国Ⅱ卷的第36题(2)(3)(4)主要考查产业集聚的条件和意义;全国Ⅱ卷的第36题(4)和全国Ⅲ36题(3)主要考查区域产业发展措施的评价等常规的、基础的考点。反映出考生对考点的熟知度高,有利于水平发挥,从而在考试中产生较强的获得感。
3. 凸显素养立意,强调能力考查
与近年来全国卷的命题立意保持一致,2018年高考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注重对考生能力考查,尤其是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得比较突出,可以明显看出试题从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
(1)以区域为载体,将生产活动融入到区域背景中,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绝大部分试题都将生产活动的考核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以考查学生在复杂的区域地理环境性中,正确认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各部分内容。如全国Ⅰ卷的第1~3题将精密机械设备地下工厂与我国大连和日本的岐阜区域,第36题的天然气大型项目的生产建设与北纬70°以北的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全国Ⅱ卷的第1~3题的M公司(服装企业)与温州和上海区域、第36题的数据中心与贵安新区,全国Ⅲ卷的第3~5题的大别山区加工与聚落的发展、第36题博茨瓦纳在索瓦纯碱厂的建设均采用“生产活动+区域”的命题模式。在选择题中,很少呈现区域地图,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区域分布基础知识,综合题均有提供区域地图,考生通过对区域地图的分析和认知来解答生产活动的相关问题。
(2)试题从多要素、多维度设置解题的思维路径,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中,没有一道试题单纯考查某一地理要素或因素,均是综合多种元素,要求考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来认知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从而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品质和能力。主要表现为三种综合思维要求,一是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如全国Ⅰ卷的第1~3题,将工业指向型、環境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对指向型工业的影响等多要素综合。二是时空综合,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生产活动的发展和演化,如全国Ⅱ卷的第1~3题的考查M公司(服装企业)在时间上的发展,空间上的变更。三是区域综合,要求考生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区位要素对区域生产活动的影响,或生产活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综合主要体现在综合题中,如全国各套试卷的第36题。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考查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2018年全国卷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试题,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要求考生收集和处理模拟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科学精神。如全国三套试卷的第36题,均需要考生收集和处理文字及图像材料的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试题有一定的指向性),科学地进行评价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4)围绕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查考生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2018年全国卷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试题中,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但试题均渗透着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洋溢着浓烈的人与环境和协发展的气息。如全国Ⅰ卷第36(2)题“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实际上就渗透着人类为适应环境的一种正确的生产方式。
4. 考查创新意识,重视开放探究
创新性,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宗旨之一。2018年全国卷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试题中,对于试题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用新颖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生产活动情境材料来考查对地理基本原理的运用。如全国Ⅰ卷的第1~3题和全国Ⅰ卷第36题,均是考生熟悉而又陌生的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熟悉精密机械设备生产,陌生工厂建在地下,熟悉天然气生产与港口建设,陌生模块化施工方式,即要求考生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陌生的地理现象。全国Ⅱ卷的第36题要求考生用工业集聚的知识分析新的陌生的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数据中心建设。二是设问的角度新颖而且细化,如全国Ⅱ卷的第1题,考查企业在发展中关闭生产厂的原因,进行逆向设问。全国Ⅰ卷第36(2)(3)题的“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等,设问的角度不仅新而且小,要求分析的深度大,无疑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试题注重对考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深入分析现实的地理问题、推导论证、评价结果,并表达态度和价值观。全国Ⅰ、Ⅱ、Ⅲ卷的第36题,均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推测过程、分析原因、形成结论的地理思维品质与能力,考生必须依据材料分析该区域的具体地理条件,来得出针对性强的结论,不能照搬所谓的答题模板来作答。全国Ⅱ、Ⅲ卷的第36题的最后一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考生调动已有的地理知识,综合运用已知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根据自主探究的结果,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内容复习建议
1. 熟读考试说明,夯实基础知识
近几年来,全国卷高考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一直围绕着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进行,且不回避已考查过的内容,如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地理事实等,在试题中反复出现。虽然试题运用的全是课本以外的背景材料,设计新的设问角度和层次,但其考查的落脚点都在课标要求的、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是试题设问和作答的基本依据。与往年试题相比,今年的试题明显地增加了地理学科本位的内容,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要求更加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要熟读《考试说明》按照“考试内容”全面复习、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尤其是要掌握“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板块中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例证,地理基本原理的推导和应用、地理分布规律的演绎与推理、地理基本方法的运用与实践等。
认真研究近几年来全国卷,分类研究各板块的主要考试内容,提炼出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以确定复习的重点和挖掘的深度。如“工业生产”的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主要表现在主要工业部门的指向型及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地域区位条件分析、评价、措施,工业产业的时空演变等。
第三,在复习基础知识时,要让基础知识落地,接上“现实元素”的地气,将地理概念与原理与实际案例紧密联系,如重大的产业活动、热点区域的产业活动、热点产业活动等,以提升复习的实用性。
2. 研读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
尽管本届学生尚未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但素养立意将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到高考复习中。
(1)將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基础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案例中,以达成区域认知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处在四大核心素养的基础地位,近年来,全国高考地理试卷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都是与区域为载体,区域特征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关系,是高考的重头戏,对考生的地理成绩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将产业活动的复习内容与区域地理相关联,在区域中找到应用的案例。
(2)整合单元内容,构建“区域+主题”的微专题进行复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是地理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2018全国三套试卷的“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都突显了“多视角重内涵,多层次重逻辑”的测试特点,因此必须在复习中要为考生创建学以致用的地理综合思维展示平台。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单元学习内容或单元内某部分内容,围绕某一主题,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思维深度的“问题链”,以引导学生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区域综合等思维模式,对比、综合等探究方法,从区域环境特征入手对“问题链”进行有效探究,从而科学认识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如交通专题复习完,可以拓展到海洋空间开发的热点“冰上丝绸之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原理探讨“冰上丝绸之路”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发所需要完成的配套港口建设。再如农业专题复习完,以“南美洲葡萄酒双雄——智利与阿根廷”作为区域对比同一农产品种植区的不同布局,生产中的优势和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赋予地理学习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系统理解学习内容,建构知识、技能体系,防止地理思维的碎片化,同时,也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建构基于真实材料和地理原理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现实中的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案例如收集国内外的一些大的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新型的生产方式等反映现实的报导文章、案例,并提供相关的区域条件图文,引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4)运用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与环境相矛盾冲突的案例,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是近年来高考试题设计的主线,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试题中常涉及到。在复习时可以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相关概念或者生产事件置于学生熟悉的或者时事性的情境中,使学生正确认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作用的方式、强度和后果均有差异。
责任编辑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