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语言 提升表达能力
2018-02-13江志伟
江志伟
文字表达力是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一般而言,文字表达力由四方面的能力组成:一是根据表达内容选择语言材料并组成话语形式的能力;二是根据表达目的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三是针对不同对象选择语言材料和调整话语形式的能力;四是条理清晰的呈现能力。
提高文字表达力的方法很多,如善于用活的思想写、用新的观点写、用准的事实写、用精的数据写、用真的感情写、用平实的语言写等。同时,也应该看到,文字表达力并不仅仅关系到文字,因为思想、观点等与思维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离开了思维的深度参与,文字表达必然流于肤浅,而这样的文字即使华美,意义也极其有限。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通过规范的书面语学习积累语言,习作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语文教学中,教师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依托文本语言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能激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抓住文本语言和结构,完善支架性表达
从学的角度而言,支架性表达指教师通过支架式教学达到让学生言而有序、个性表达的目的。从教的角度而言,运用支架是一种由扶到放的过程——提炼出支架并引导学生用支架说话、写话是扶;学生运用支架自主表达是放。
支架可分为局部性支架和整体性支架两种。局部性支架指围绕文本局部描写点建立的支架。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册数)的《珍珠鸟》,作者用“起先……随后……这样久了……渐渐胆子大了……”描述自己与珍珠鸟的情感变化,这组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就是一个局部性支架,运用它对学生进行表达训练就是一次局部性支架表达训练。
整体性支架可以依据文本结构和文体特征进行搭建。《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对钓鱼、放鱼的叙述,得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难”的人生启示。同时,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活”,单元习作教学的选材也与生活相关。根据这些特点,教学这篇课文后,我们可以为学生搭建整体性支架,引导他们进行说话、习作练习。
第一步,搭建局部性支架。(1)从文本中找到语言的支撑点,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搭好支架。教师通过PPT逐组出示从文本中提炼或者摘选的四字词语: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漣漪;恢复平静,察觉动静;一阵惊喜,小心翼翼,拖出鲈鱼。(2)聚焦表达方向。教师用“通过这组词语,我们可以说清一件什么事”诱发学生走进支架的欲望。(3)链接支架。四字词语为学生搭建了表达的局部支架,“说清一件什么事”聚焦了表达方向。教师在此基础上推进一步,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简要说说钓鱼的经过。(4)完善表达。学生表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怎么说具体、说生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范文引路、模仿表达。这种方式禁锢学生思维,不利于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支架,教师完全可以抛弃这种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怎样在刚才表达的基础上,把事情叙述得更清楚,更生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既有支架可以依附,又有较大的自主表达空间。
第二步,搭建整体性支架。要让阅读教学与语言表达完美结合,我们就不能只关注语言的习得,还要关注文章构思方式的习得。《钓鱼的启示》的构思方式是“叙事+启示”。为了强化学生对这种方式的认识,教师先让学生回忆“课文中,作者通过钓鱼的故事得出了什么启示”,然后引导他们给刚才所说的事加上一段言简意赅的启示,让学生完成了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跨越。
抓住文本语言特点,完善变式语言表达
变式语言表达指利用文本的语言情境,通过思维转化,让文本语言衍生出新内容与新内涵的语言表达训练方式。它既是一种基于文本、情境和自身生活经验的语言表达训练,又是一种脱离原文本语言的关联式语言训练。小学阶段的变式语言训练不能过于追求形式的变化,而应有章可循,如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变换文本语言的角色、角度等进行变式语言训练。
五年级上册的《学会看病》中有许多细腻描写心理活动的句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地方对学生进行变式语言表达训练。第一步,聚焦教学核心价值。让学生寻找课文中最感动人的语言(主要是心理活动描写的句段),作为本次语言训练的核心。第二步,探寻语言价值。让学生动情地读、悟,并说说“心理活动描写好了有什么好处”,也就是明白“为什么写”。第三步,总结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弄明白“怎么写”。学生从课文的相关句段中能总结出三种方法:联系事情的结果写心理活动;联系幻想写心理活动;联系他人写心理活动。第四步,迁移方法,训练表达。教师先出示文中的一个片段:“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学生阅读后,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然后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儿子,当时会有哪些心理活动”。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站在儿子的角度、以儿子为角色把这段话改写一下,写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和文本情境展开想象。学生现场完成了如下表达:“我摇摇晃晃地走了。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完成不了这样的任务。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我就应该多求求妈妈,妈妈一定会心软的!”
这个教学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首先,进行变式语言表达训练必须找准可利用、可迁移的情境。情境是引发学生心理共鸣、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只有创设出好的情境,知识的迁移才能落地生根。其次,要认识到“写什么”和“怎么写”同等重要。找到了心理活动描写的切入点、明确了“教什么”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思考“怎么教”的问题。只有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语言训练才能落到实处。案例中的四步由读到写,层层推进,既突出了“心理描写”这个知识点,又没有停留在对概念的枯燥分析、讲解上,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得到了提升。最后,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多角度、多元化表达,真正体现出“变式”的特征,而不能“照葫芦画瓢”。这是发展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核心要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抓住文本语言特色,进行创意语言表达
这里的创意语言表达指引导学生进行具有创造意识、创新意识的语言表达训练。儿童语言最富有童真童趣,最具有活力,所以创意语言表达的目的是保护、激发学生的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剥离儿童的语言实际,进行拔高的语言训练。
《会走路的小松树》(看那只淘气的小鹿,头上长着两棵小树。小树摇一摇,小鹿走一步。小树摇两摇,小鹿走两步。快看,快看,会走路的小松树)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童诗。教师可以运用这首诗对学生进行创意语言表达训练。具体教学分三步:第一步,读中悟。通过图片引发关联想象,让学生认识到“鹿角”与“松枝”之间的相似性,体会语言的魅力与趣味。第二步,创意想。出示孔雀的图片,想想这是“会走路的________________ ”;然后拓展思维,让学生想想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动物,还有“会走路的 ___________”,学生想到了“会走路的房子”“会走路的斑马线”“会走路的扇子”“会走路的小伞”等。第三步,创意写。有了这些奇思妙想,再加上诗歌的语言模板,属于孩子们的童诗就诞生了。一名学生以《会走路的大扇子》为题,写出了这样的诗句:“看那只美丽的孔雀,尾巴上长着一把大扇子。尾巴摇一摇,孔雀走一步。尾巴摇两摇,孔雀走两步。快看,快看,会走路的大扇子。”诗句虽然略显稚嫩,模仿的痕迹也很明显,但我们从中发现,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观察与想象,而这种想象是具有创意性的。教师经常组织类似的语言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进而摆脱文本语言模板的束缚,创造出更多有创意的语言。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南区新华街沿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