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闻时事直通车”开进语文课程
2018-02-13张靖
张靖
每一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小情数不胜数。可是,当你问学生:“最近有什么新闻呀?”却鲜有回答上来的。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展,每天都在发生着举世瞩目的大事。而学生的目光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于好玩的电子游戏上,长此以往,将来的发展令人担忧。
何不来做件有趣的事!跨界——将“新闻”纳入我的语文课程。新闻,有着规范的语言表达,动态报道时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读新闻是了解国家、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将“新闻时事直通车”开进语文课程呢?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和思考。
一、见缝插针,寻找新闻燃点,激发阅读兴趣
三年级时,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新闻,教师可利用晨会、夕会,从报纸上选择适合的新闻来读。可以选择有关环保、传统节日、科技创新、先进人物事迹、时事政治等新闻。每次读完一则新闻后,请学生谈感受。有时,学生围绕一则新闻生发的思想观点不断碰撞,直到下课还在探讨。
随着学生读到高年级,“新闻播报”成了学生的主场,就连名称也改为“绿色之光新闻播报”,学生自发成立了新闻小组,分工如下:
编导——负责从《长江日报》《新闻联播》栏目中选择合适的新闻内容;
主播——负责将选定的内容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进行播报;
记者——负责新闻播报后对全班同学进行现场采访,组织交流;
评论员——负责将同学们的观点加以梳理、总结。
六年级时,为了使新闻播报更直观,更生动,孩子们常常制作PPT,图文并茂进行展示和播报。如果新闻涉及相关信息,孩子们还会现场进行链接,还原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新闻组两周一换,老带新,让更多的孩子有尝试、展示的机会。
通过读新闻,孩子们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文化,文化背后的艺术审美、追梦精神,这不正是人文素养、人文底蕴的丰厚与提升吗?
二、利用教材,推进文体深读,传递正向价值
1.古诗探密,穿越“丝绸之路”,追寻发展足迹
古诗《碛中作》中有一句“走马西来欲到天,离家见月两回圆。”对于这个“西来”同学们很感兴趣,但书中只有“丝绸之路”这一个解释。
在预习中,同学们发现古代的丝绸之路除了指陆上的丝绸之路,还指海上的丝绸之路,都是用来发展经贸,以及进行文化交流的。由此我想到了中国现在不正是重启“丝绸之路”吗?并且在古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那正是“一带一路”政策。
于是,我让同学们再一次从新闻当中获取信息,孩子们通过了解“一带一路”政策,联系课文当中所讲的“丝绸之路”,不禁感慨。有的同学说:“现代的中国人从古人的身上获得了启发。”有的说:“中国人正是在把握今天,超越昨天!”还有的同学说“一带一路”政策不仅让中国发展起来,并且带领世界友善的国家共同发展。
同学们在新闻阅读中各有收获,自主学习的成果给同学们带来了自信,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小组合作怎样分工才更科学?采用怎样的链接方式才能更便捷?怎样利用教育云平台完成全班交流?一个个问题在实践中得以解决,孩子们对于这样海量阅读,无限链接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
2.读中学写,成就“军运演讲”,激荡城市荣耀
课文《北京欢迎你》是篇演讲稿,这是15年前杨澜在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在联合国奥委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信息涵盖面广。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再学这篇文章,除了学习它的结构、内容、层次、情感,还能获得什么?
时值武汉正在筹备2019年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学完文章,我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咱们武汉市,向来参加军运会的各国军人及友人发出邀请,围绕着“武汉欢迎你”这一主题,创作一篇演讲词。小组同学进行分工:查找资料,汇总整理,确定内容,撰写成篇,共同修改,进行演说。
孩子们分小组查找资料,最后以东道主的身份,写了一篇“傲娇”的演说词。每个小组的演说词不仅在全班进行分享,还利用校广播站进行军运宣传。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是一个涵盖面广,承载着育人责任的课程。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大胆尝试,实践创新,合作分享,让孩子朝着梦想起飞远航……
三、结合时事,制定研究专题,促进思维碰撞
2018年九月,“上合组织”在青岛开会,新闻媒体都在报道这件大事。有一天,几个学生问我:“‘上合组织是啥呀?” 有疑处便是思之源。恰好有个课本中有个调查研究的语文实践活动,我决定就选这个专题。
我让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它是由哪些成员组成?他们为什么要成立这个组织,其意义何在?
学生按书中指导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学生走入了陌生的领域,这种体验本身对他们来说就充满挑战性。当学生交流研究成果时,一个个像小大人似的,站在国家高度,放眼世界,指点江山。我们的祖国在做什么?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做什么?现在的我们又能为祖国做什么?当孩子们发出这一系列的追问,我分明看到一群敢于担当的少年意识到建设祖国之重任责无旁贷!
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核素养服务,最终承载着育人的责任。读新闻不是目的,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成为一个健康向上、自强不息、终生学习的人。
四、学写新闻,指导观察思考,创设交流平台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新闻阅读与探讨,学生了解了新闻的基本特点,本着观客公正、求实事真、迅速报道的原则,我开始指导学生尝试写新闻。
学生每天的作业上必写的栏目是“今日视点”。从四年级始,学生每日记录,长短不限。到了五年级,有的学生就开始写连篇报道,动态记录身边事,如《校门前修路带来的影响》,又如《校园生态湿地又遭遇小淘气》、《爷爷摔倒了,我扶不扶》……有的学生还为新闻配图片。
我发现,对于同一个内容,学生们有不同的看法,最后,我决定让想写的学生们都来写写评论员文章。最后,将新闻与多篇评论员文章汇总,形成新闻集,放到班上请学生们随时翻阅。到了六年级,学生依然喜欢这种各抒己见的形式,于是在QQ上建论讨组,专题讨论,再将观点梳理,汇总小结。
从一本教材到海量新闻,从语文课堂到国际舞台,从语言文字到千年兴衰,从常规作业到专题研讨,从一方天地到环球视野……“新闻时事直通车”让我完成了“跨界融合”,丰富了我的语文课程,打开了能力培养的一扇窗,让学生读新闻、议新闻、写新闻,以思考认识世界,以文字记录成长。
我们的祖國在变化,在奋斗,在前进。时事新闻报道,是国家跳动的脉搏,让学生读新闻,去感受祖国的辉煌与自豪,也感受艰难与委屈,才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正如那首歌中唱道: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责任编辑 陈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