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为中心:让学生学习真实可见

2018-02-13贲友林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套话导学听众

贲友林

“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现有知识和观念作为新教学的起点,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建构的机会,根据学习过程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的活动。作为教师,既要研究教,也要研究学。教师要研究学生是怎样学习的,还要研究自己是怎样研究学生学习的。当教师不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习问题时,教师也就拒绝了学生学习的真相。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从三个方面谈如何把握学生学习真相,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可见,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注意听懂学生的真实想法

美国的伊丽莎白·牛顿博士曾设计、组织了这样一个实验。她把参加实验的人分为两组,一组被指定为“轻敲者”,另一组被指定为“听众”。轻敲者的任务是在一系列大众熟悉的歌曲中挑选出一首歌,譬如《生日快乐》,然后为听众敲打出这首歌的旋律;听众的任务是猜出敲打的歌曲的名字。

牛顿博士要求轻敲者先预测听众会猜对多少次。轻敲者预测说听众至少有一半会猜对,因为轻敲者觉得这个任务看起来实在是太容易了。大家怎么可能猜不出类似《生日快乐》这些家喻户晓的歌曲呢?然而,实际敲出来的120首歌曲,听众只猜对了3首。为什么120首歌曲中听众只猜对了3首?奇普·希思博士将这种现象称为知识偏差。因为听众事先并不知道所要敲的歌曲,所以当轻敲者开始敲的时候,听众只听到了一些不连贯的敲桌子的声音;而另一边,轻敲者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敲出的歌曲,他们一边敲桌子,一边在脑海里哼着那首歌。当他们在敲击的时候,他们无法想象听众听到的是什么。实际上,听众听到的只是间断的敲桌子的声音,而这些在轻敲者听来,却是一首歌。这就是所谓的知识偏差。同样的,学生敲出的乐章,教师可能听到的也是一些间断的“敲击声”。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学生知道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为什么是二分之一呢?连续两位学生的解释都是:“二”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一”表示一个饼。学生对“二”的解释是正确的,但教师却未能听出学生对“一”的错误解释——这里的“一”表示的是平均分成两份中的一份,而不是原来的那“一个饼”。课堂也许就在教师未察觉的错误中进行下去。

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撰写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目标与重要内容》指出,“善于交流与互动”应看成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无疑,交流与互动,从听开始;避免知识偏差,也是从听开始。唯有倾听,教师才能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听是一种姿态,是一种需求,是一项技术活。教师不仅要听清楚学生讲了什么,更要听明白学生想的是什么——即从学生外在的声音,听出学生内在的想法,乃至于听出“话外之音”;从学生所讲的内容,理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真正的听,其标识是:教师在听后所讲的与学生所讲的应是彼此关联、互动的。也就是说,紧承其后的教师的讲,应是顺水推舟的“接着说”,而不是另起炉灶的“重新说”;紧承其后的教师的讲,既基于学生的想法,又引导、提升了学生的想法。

注意学生说的可能是“套话”

学习“分数的意义”,学生对分数含义的解释话语是有一个“模板”的。即: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   )占这样的(   )份。学生叙述某一个分数表示的含义时,也就是完成这里的“填空”而已。这就是“套话”,即学生照搬一定格式所说的话。有此模板,学生再遇上各类解释分数含义的问题,也就以不变应万变,照葫芦画瓢说出套话了。而且,学生的屡试不爽,教师的肯定表扬,又强化了学生对模板的记忆与机械套用。当教师陶醉于学生如此清晰流畅表达的时候,是否真正去关注与反思:学生理解这样的表述吗?

对于教材中的结论语,学生表现出来的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机械地说套话,而没有真正去理解。理解,是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理解的標志之一,是对所理解的对象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包括对语言材料能加以改组,改变其表达方式。对某事物理解不确切,难以用自己的话表述,或仅能背诵原文,即便一字不差,对文句或事物也并不一定有真正的理解。

尽管教师已经意识到并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也认为,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教,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但教师的潜意识里,更多的关注依然是“教”。让学生的“套话”变成学习过程中的“实话”,教师改变的不仅是意识,还需要专业素养的支持。如上面所说的“分数”,是有不同定义的。“份数定义”“比定义”“商定义”以及“形式化定义”,是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数概念的。小学阶段,所理解的主要是“行为的分数”,从“份数定义”入手,分数与“分”有关。若从“分”的角度理解,首先要辨析“分什么”,其次是分析“怎样分”“分的结果如何表示”。如果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水平比较高,那么在学习中的表现是能够实现“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图形表征”之间的灵活转换的。即由操作实物或图形表示到用语言表达出分数所表示的含义,以及能够写出分数;或者给定一个分数,能够画图或操作来表示,同时也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其含义。而语言表述,做到言之有“物”,言由“心”出,而不是生搬硬套、生吞活剥。

学生的套话提醒教师,提升教师的素养及观念与行为的重建应同行。当我们在课堂中关注学生是否流畅地说出教师所预想的话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自我追问:从学生学的角度看,这些是学生自己的话吗?是他们自己理解之后的表达吗?

注意学生想法中的“泡沫”

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类似“导学单”之类材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谓导学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先学”,即让学生“先想”“先做”的材料。在导学单中,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无疑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一种积极尝试,因为让学生先学,学生有更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但学生是否是独立思考的呢?我们是否注意到,有的学生可能将教材中的结论直接照搬到“导学单”上。我以为,这种未经学生自己的思考而是直接从教科书中“抄袭”来的想法,无疑是课堂中出现的泡沫。看似正确的想法,却不是学生自己思考得来的。这样的泡沫遮掩了课堂的真相,造成了课堂的虚假。

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想法是什么,还要关注学生是怎样想的;教师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生的想法是不是对,更应当关注学生的想法是不是真,是不是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如果是自己的思考,即便不完整,或者错误,教师都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尊重;而学生的想法是对的,甚至于完美,却是学生自己从“课课通”之类的教辅材料中直接“拿来”的,教师也不应当给予肯定、支持。

关于“导学单”,其呈现的问题,应当注意是引导学生深层思考的问题,即让学生无答案可直接抄录。我在设计“商不变规律”的课前研究学习材料时,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商不变?第一个问题,直接指向结论性的回答,即便学生是从书中直接抄录过来,但第二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真正认识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总而言之,“学为中心”的课堂,把握学生学习真相是前提,是基础,是保障。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可见,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视野,即,研究学生,研究学习,改进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套话导学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我的“套话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