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剧《满都海斯琴》中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格局探究
2018-02-13纪雨薇
■ 纪雨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世界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开始关注,蒙古剧《满都海斯琴》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起初1981年最早创作,在内蒙古民族剧团礼堂第一次演出,并受到一致好评,随后1999年《满都海斯琴》又被重新创演,成为该剧的第二版。
一、蒙古剧《满都海斯琴》创作背景与故事梗概
《满都海斯琴》第二版在2000年演出后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据节目展演特等奖,随后又在第九届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六项大奖,同一年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获得中国艺术节大奖。分析《满都海斯琴》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十五世纪中期,内蒙古草原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满都海斯琴,当她和科尔沁王乌嫩博罗特即将结婚的时候,满都古勒可汗要求满都海斯琴进宫去做可汗夫人,于是女主人公不得不面临着情感和大义之间的选择,最终满都海斯琴选择了民族大义,成为了蒙古王后,一心辅佐当时的蒙古王室,并平叛了内部战乱,当满都古勒可汗等人死去后,奸相想要夺得王位,满都海斯琴以大局为重,下嫁给年幼的巴图孟和,得到了和平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自由。《满都海斯琴》成功塑造了一个拥有民族大义、胆识过人的人物形象,让人们都认识到这位蒙古族女性。
二、蒙古剧《满都海斯琴》中草原丝绸之路的音乐格局研究
《满都海斯琴》从创作以来已经有了很多版本,本文以歌剧《满都海斯琴》1999年版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第六场音乐进行详细的音乐鉴赏与分析。第六场音乐可以分为23个段落,每4段作为一个单元,内容包含了小节数、音乐标题、速度表情以及节奏节拍等内容,本文以前十个段落作为案例加以分析。
第一段一共有10个小节,用到的乐器有铜管乐和弦乐,第7小节的时候有男声齐唱部分,铜管乐音色渐渐被隐藏,整个乐队音响逐渐减弱。这个时候弦乐可以分为两部分,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随着男声齐唱部分演奏,大提琴和第一小提琴对其进行补充,并支持低音,弦乐组帮助旋律声部成功凸显;
第二段一共有8个小节,这部分开始有四部合唱,不仅有铜管组和弦乐组,还加入了木管组,整个乐队的音色变得更加丰富,除了打击乐,基本上所有乐器都在《满都海斯琴》音乐中出现,让蒙古剧《满都海斯琴》显得更加庄严;
第三段有7个小节,标题是《查玛舞》,这一部分的音乐格局变化比较丰富,调式和节拍都发生改变,4/4拍变成了5/4拍,低音乐器作为该部分主要乐器,圆号和长号与大鼓结合在一起,让蒙古剧《满都海斯琴》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只有这一部分去掉弦乐组,是为了将铜管乐与打击乐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展现更加完美的音响色彩;
第四段一共有12小节,这个部分有过渡的作用,乐队不断模进,每两个小节变化一次音区和调性,音乐听起来不稳定。配乐上弦乐队回归,每一个小节最后一拍都会齐奏,彰显该部分音乐过渡性质;
第五段一共有23小节,调式也变成之前的小调模式,在前6节演奏中加入了竖琴、云锣等乐器,整段音乐听起来神秘色彩更加浓郁,同时,有两个位置应用了乐器独奏,第40小节在云锣为背景音乐的基础上使用双簧管进行演奏,第52节使用了圆号与中提琴,整个《满都海斯琴》乐队复杂音色彰显出来;
第六段一共有33小节,这个部分的背景音乐主要以小夫人演唱为主,笛子演奏支撑了小夫人演唱旋律声部,同时伴奏声部织体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竖琴的演奏分解和弦,补充和声,第二部分是弦乐组固定音型进行伴奏,第三部分是单簧管进行演奏,整体伴奏织体更加丰富,《满都海斯琴》的旋律声部也更加突出,听起来更加厚重,有较强的层次感;
第七段有20小节,这部分《满都海斯琴》背景音乐有着连接属性,节拍也在发生改变,变成了2/4拍,与此同时加入了蒙古四胡,让该部分背景音乐更加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音乐手法主要以反复为主,从100小节开始,弦乐组的颤音就成了演奏背景,圆号和大管加以补充,该部分不断重复,等到106小节的时候圆号、弦乐以及木管开始以相同的节奏进行演奏,是整个《满都海斯琴》背景音乐演奏的特色;
第八段音乐比较短,只有9个小节,但是该部分的节奏性比加强,使用到的所有乐器都保持一致的演奏节奏,铃鼓和小军鼓都是采用敲击的方式进行演奏,让《满都海斯琴》听起来更加有节奏感,弦乐组使用拨弦的方式演奏,在短笛的支持下一起演奏旋律声部;
第九段有32小节,在本段《满都海斯琴》音乐中节拍变成了3/8拍,有着浓郁的蒙古族舞曲风格,主奏声部是弦乐组,木管组负责旋律声部,大号和圆号在一起为《满都海斯琴》背景音乐铺垫,直到138节小号和长号加入了背景声部,调式为发生变化;
第十段一共有28小节,这段《满都海斯琴》背景音乐十分欢快,节拍变成4/4拍,音乐开始的时候是小号独自演奏,随后小军鼓开始敲击带来节奏感,弦乐组和木管组共同为《满都海斯琴》伴奏。164小节有了定音鼓加入,原有的音乐配器格局发生变化,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以及中提琴负责演奏颤音,木管组单簧管与双簧管演奏长音,不断将《满都海斯琴》背景音乐推向高潮。
总结:总而言之,分析蒙古题材歌剧与音乐在内蒙古地区的形成和发展,能够发现其中具有明显的历史发展轨迹,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内蒙古与其他地区一样,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影响下,文艺表演团体发生改制,《满都海斯琴》也接受了改变,变成了如今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