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牧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2018-02-13周春雷
周春雷
(山西省忻州市农业委员会畜禽繁育工作站,山西 忻州 034000)
由于牧草是草食家畜必需的饲料,所以优质牧草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与畜牧业发展息息相关。与常见牧草种类相比,优质牧草本身包含更高比例的粗纤维与其他养分,由于各地在栽植优质牧草时没能做到全程监管,一些地区突发病虫害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影响优质牧草的生长,还对草食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栽培优质牧草必须重视防控多种多样的病虫害,以全面提升牧草产能。
1 栽培优质牧草的关键技术
1.1 牧草选种
优质牧草的栽培,选种非常关键,牧草种子还需妥善处理。牧草选种时除考虑牧草的优良特性外,还要结合当地现有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土壤肥水条件与其他有关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否则可能会引发牧草减产或者出现不良的牧草生长状态。由此可见,牧草选种在栽培牧草的全过程中占据突显的地位。
例如盐碱地在栽种选种时,优先选择白花草木樨、紫花苜宿或者籽粒苋牧草,这些牧草种类具备优良的耐盐碱特性。如果涉及到酸性土壤,则应当选择串叶松香草、白三叶、黑麦草或者其他耐酸性的优质牧草种类。与此同时,针对牧草种子有必要保证其符合饱满的籽粒特征,对此最好选择纯度较高并且休眠率较高的优质牧草种子。必要时,对牧草种子还需做好前期的温水浸泡、晾晒与机械性处理,并且运用包衣技术来处理优质牧草的种子。
1.2 牧草播种
做好全方位的牧草播种,应结合现阶段的当地土壤墒情、气候状态、土壤利用的方式、牧草品种特性与其他要素,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做好牧草播种。妥善掌控播种温度是关键,可确保牧草种子可以顺利萌发。此外,对覆土厚度以及播种深度都要予以综合性的考虑,确保将其限制于4cm以内的覆土深度,但是不要小于2cm。
1.3 牧草田间管理
对优质牧草应当着眼于全面性的田间管理,包括除去田间杂草、破除板结的土壤、做好施肥管理与田间灌溉等。针对优质牧草可以运用中耕方式来清除现有的田间杂草,以此来切断某些潜在性的牧草病源。在必要时,技术人员还可选用残留较少并且毒性较低的除草剂来妥善清除田间杂草。
此外,牧草田间管理的关键点还应包含全方位的田间灌溉。对优质牧草要进行灌溉处理,要保障其符合80%或者更高比例的清洁水源,同时还需避免牧草烂根现象。盐碱地,应当实现灌溉水的及时补充,以此来保证优质牧草能够维持优良的牧草生长状态。通过运用适当施肥的措施,对拔节与分蘖后期的牧草施肥料,应控制在4000g/hm2以内。在科学施肥的前提下,对整体的牧草品质予以优化。
2 防治牧草病虫害的要点
近年来,很多地区频繁发现牧草遭受病虫害侵蚀的趋向,牧草栽培损失较重。为了保障牧草能够维持优良的生长状态,需对虫害与病害进行综合性防控。尤其需要经常查看患病的牧草植株。在各个年度内,对当地牧草携带的越冬虫卵都要予以详细调查,同时还需配以相应的牧草抗病以及检疫措施。
此外,对即将栽植优质牧草的当地土壤有必要予以合理轮作并进行消毒。当地现有规模较大的牧草病虫害威胁时,要立即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对当地牧草有必要喷洒特定比例的药剂,最好是植物源的牧草农药。防控牧草病虫害还需借助生态防控、物理防控以及其他绿色防控手段予以妥善处理。
3 结束语
从现状来看,很多地区都在致力于栽植优质牧草。因为栽培优质牧草的举措有助于显著优化当前的草原整体生态,有利于禽畜养殖规模著扩大。因此在栽培优质牧草的实践中,技术人员仍需总结归纳栽培技术与经验,确保运用多样化以及灵活性的措施来防控牧草感染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