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控
2018-02-13侯绍璞侯宏艳张丹俊
侯绍璞,侯宏艳,张丹俊
(1.河南省浚县畜牧局,河南 浚县 45625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鸡滑液囊支原体 (Mycoplasma synoviae,MS)是鸡的主要致病性支原体之一,可引起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该病以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病鸡表现为关节或足垫肿大、鸡冠苍白、呼吸道疾病等。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多个国家的流行病学监测表明其在商品代鸡群中有很高的流行率[1-3]。近年来,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MS感染,在我国蛋(肉)鸡群中广泛流行,如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广东省、辽宁省等[2-3]都有MS感染的报道,且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虽然MS感染不会引起鸡的直接死亡,但该病一旦在鸡群中感染就很难根除。MS感染在鸡群中长期蔓延会导致鸡跛行、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低、淘汰率增高、鸡肉品质和鸡蛋产量下降等。另外MS感染易于诱发或并发其他疾病,与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后,引起全身性感染,不易治愈,增加鸡的病死率,从而严重危害和影响了鸡的生产性能,给养鸡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重视对鸡群MS感染的诊断与防控,使种鸡场保持MS阴性,商品鸡场最大限度减少MS感染,这对养鸡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笔者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的诊断与防控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检测、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1 临床诊断
滑液囊支原体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春、秋季节更容易发生。任何年龄的鸡都具有易感性,但常发生于雏鸡,一般情况下,3~16周龄鸡最易发生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时间一般持续短。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该病的传染源。大部分病鸡头部苍白,爪垫、翼关节、趾关节或者跗关节发生肿胀,跗关节和爪垫肿胀较为多见,与正常鸡相比非常明显;部分病鸡胸部发生囊肿,龙骨外侧皮肤手感增厚、肿胀;有的病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发出明显的啰音,往往在鸡只受到不良刺激(尤其是免疫接种活疫苗后)发生应激后出现;发病后期,病鸡关节严重变形,只能卧地不起,虽然具有食欲,但由于不能够正常采食,采食量渐少导致机体严重消瘦,最终由于过度衰竭或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剖检可见,肝、脾、肾脏等有轻微损伤;胸气囊或腹气囊可见浑浊,显示气囊炎症状;气管有黏液;胸骨有的有囊肿;剪开关节、爪垫等肿大的部位,可见有白色或淡黄色液体渗出,有黄白色干酪样或黄色胶冻样物质,在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时常常取这些渗出液和增生物质进行检测。滑膜炎病鸡的关节腔和腱鞘中可见异嗜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性浸润,滑液囊膜因绒毛的形成,其下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而增生。
病毒、细菌也可引起关节肿胀、跛行和生长发育迟缓,临床诊断时注意进行鉴别[4]。如病毒性关节炎是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在2~4周龄雏鸡,肉鸡多发,由于膝肌腱发生断裂而出现跛行,局部组织可见到明显的出血痕迹,但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鸡感染葡萄球菌而出现关节炎后,通常存在趾瘤或体表呈紫色的情况,能从病料组织中分离出葡萄球菌。感染沙门菌或大肠杆菌的病鸡除了有跛行外,肝脏上通常有明显病变,从内脏能分离得到沙门菌或大肠杆菌。
2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由于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常作为MS感染的初步诊断方法。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其中国内外检测MS感染的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在生产中应用较多。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仅将血清学检测方法推荐为在群体中进行鸡支原体筛选、监测的方法,而不是对个体进行诊断的方法。由此看来,在进行血清学检测时,样本量一定要足够多。另外,血清学方法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且在有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中,MS感染易与鸡毒支原体(MG)感染发生交叉反应。因此,血清学检测发现的阳性样本应该用传统的微生物学病原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鉴定。
3 病原分离培养
采集疑似病鸡的咽喉拭子,将病鸡关节和爪垫等肿胀部位剪开取渗出液或增生物,采集种鸡场中产蛋孵化后的雏鸡和啄壳死亡毛蛋的气囊棉拭子,接种到支原体培养基中。MS培养基可为添加了马血清的改良的KM2培养基,具体操作可参考侯宏艳文章中[5]中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培养虽然是最准确、可靠的方法,但MS属于原核微生物,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分离难度大,培养耗时长(1~3周),因此,病原分离培养在实际养鸡生产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不适合生产上的快速诊断和检测,特别是在多个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
4 分子生物学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人员相继建立了一些用于检测MS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利用特异性的重组DNA探针来检测MS、根据MS的某段序列设计引物对MS进行PCR检测,其特异性、灵敏度高,能快速检测,检测的阳性率比病原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高,因此,在生产实际中,PCR方法已成为快速、有效检测MS感染的方法。对临床疑似MS感染病鸡肿胀关节和爪垫等部位内容物提取DNA后直接进行PCR检测,检测过程中可用自己合成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再进行序列比对,也可使用国内商品化的滑液囊支原体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还有,黎敏[6]认为套式PCR较普通PCR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建立了MS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另外,MS在临床上常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采用多重PCR一次反应可以检测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与常规PCR相比,简化了检测程序,节约检测成本和时间。如张磊[7]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可用于MG(鸡毒支原体)、MS和MM(火鸡支原体)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刘婷[8]建立了能同时检测MS、MG(鸡毒支原体)、EC(大肠杆菌)和 SA(沙门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近些年,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等新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加大了对MS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5 防控
该病能够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也能够在鸡群中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水平传播[9],且环境中该病时刻存在,在气候变化或饲养管理不当时,发病率会上升,因此,在做好种源净化的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也很重要。
5.1 上游种鸡的净化是重中之重
要确实做好引种的检疫工作,从原种开始持续做好疾病净化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如药物浸泡法、温差法和熏蒸法)对种蛋进行处理,从而控制支原体的垂直传播。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利用抗体检测结合PCR法做好鸡群检测工作,对于中、小型种禽企业,可利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淘汰、免疫、药物处理等方法,培育出优质的种鸡群。
5.2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鸡场可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来使鸡场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尽量做到鸡群的全进全出,鸡舍使用前应严格消毒后再空舍1周以上;做好雏鸡早期的温度管控,在温差较大的春、秋季节要进行有效通风;应使用SPF蛋制作的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避免非SPF蛋制作的活疫苗携带MS。多注意管理上的细节,最大程度减少应激的发生,降低鸡群感染MS的风险。
5.3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能有效防止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防止垂直传播。对于种鸡,推荐在35日龄使用MS弱毒疫苗进行点眼,同时免疫MS灭活疫苗,开产前进行MS灭活疫苗二免。对于商品蛋鸡或者肉鸡,要从有质量保证的种鸡场引进健康鸡,如果使用疫苗,推荐在15日龄使用MS弱毒疫苗进行点眼。
5.4 合理使用药物
该病具有较差的治疗效果,但对于MS阳性鸡群,合理使用药物能够有效降低MS感染,刘轶秋[10]先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棋盘法测定了8种不同组合药物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敏感性,认为恩诺沙星的有4个组合表现出相加作用。当在鸡群中发现软脚病鸡后要立即进行淘汰,并在饲料中添加敏感的药物用于预防该疾病的蔓延,常用的药物有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泰妙菌素、林可大观霉素或相关中草药物等,连续使用3~5 d(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合理使用药物)。对于开产后蛋鸡发生MS感染的,要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药物,在严格遵守国家休药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治疗。
6 小结
敏感、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为MS感染的检测,并最终建立无MS感染鸡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MS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方法、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方法由于常出现非特异性的交叉反应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由于支原体对所需条件要求苛刻,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所需时间长,操作繁杂,不能快速做出诊断;PCR法快速、简单、灵敏,有明显的优势,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最终确诊需要多种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如采用ELISA与PCR法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判断鸡场MS感染情况。
MS在鸡群内可直接和间接水平传播,还能通过鸡胚从种鸡垂直传播给后代,鸡群一旦感染MS将很难根除。防控MS感染,保持种鸡群的无MS感染状态,是种鸡及其提供的雏鸡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对养鸡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国内种鸡公司做好MS感染的诊断与防控势在必行,如郭龙宗等[11]通过对哈伯德曾祖代鸡开展严格的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并根据一个完整饲养周期的持续观察、血清检测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该鸡群实现了无MS感染,并对其后代的数百个样品进行PCR检测,也未发现任何的垂直感染,表明在我国是完全可以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有效控制MS感染的。
在规模化养殖的商品肉鸡(蛋鸡)群中,根据鸡场情况可使用疫苗或药物来预防鸡群的MS感染。同时,在购进雏鸡时应严格把关,从无MS感染的种鸡场引进雏鸡;坚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保持鸡舍有效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加强消毒;定期进行MS的ELISA检测和PCR检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维持鸡群呼吸道健康和保持鸡群不被MS感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