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符号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启迪
2018-02-13张波
张波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33009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灵魂根源,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理论来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提别是近年来对于国学的重视更是最好的体现。现代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的享受,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化以及传播功能。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是室内环境装饰艺术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将传统文化的符号,传统建筑文化的符号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传统文化符号是艺术设计优秀的理论参考,思想来源,理念创新来源,结合、发展和培养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让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两者相符补充,高度融合,是艺术设计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符号,特别是传统建筑文化符号是室内艺术设计的重要参照因素,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 “意”、“实”并重
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民族人文情怀的重要体现,是国人思想内涵的体现,传统文化符号是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延伸而来,具有代表性意义。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显著特征,文化符号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内敛、含蓄,通过简单的符号方式凸显意境,但是也不会忽略实际的需要。例如中国的水墨画、中国结、中国红、吉祥如意、凤凰、龙等等都是典型的文化符号。除此之外,代表自然的一些形象符号也是具有该类特征,例如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等。该类传统符号既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人们的精神状态,结合传统的设计风格又能够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我们需要利用传统文化符号代表的特殊含义,设计符合消费群体的作品,在注重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作用,不仅仅需要写实,也需要注重意境。
2 多样包容,兼收并蓄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中国精神,体现中国风格,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积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式多种多样,集人文性、名族性、开放性、艺术性为一体,例如书法、图画、剪纸等等,这些特殊的文化符号是中国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当然文化符号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因素,传统文化符号的发展与传承来自于其包容性以及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符号因其约定俗成的信息内容受到人们的接受,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汲取外来先进文化,不断的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不仅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形式,同时也赋予了传统文化符号新的时代内涵。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者需要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符号发展的历程以及内涵,善于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够杜绝雷同现象,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艺术设计本身的价值,只有在设计的过程中真正的吸收民族个性,才能够创造出新的作品,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同时也需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当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够生搬硬套,结合文化符号本身的内涵,结合室内建筑本身的需求,汲取文化符号中有利的视觉元素加以利用才能够确保所设计效果以及设计质量。艺术是民族的,艺术也是世界的,艺术设计人员要始终秉承开放的原则,积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新的创造灵感。
3 提高辨识度,合理运用
传统文化符号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被人们所理解,除了本身特殊的文化含义之外,还有就是因为其较高的辨识度,是一种特殊的价值符号。艺术设计作为应用艺术的种类,区别与纯艺术,公众的接受水平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以及范围。很多的艺术设计作品不能够被人们认可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主流价值观,脱离了群众,选用的素材识别度较低。现代社会,很多的传统文化符号已经脱离了人们的视线,逐渐的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当中,但是依旧有很多传统文化符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图腾、剪纸艺术等等。为了避免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造成不能被接受的情况,我们在提取传统文化符号视觉元素的过程当中,也需要选用具有较高识别度的符号,提升被接受的程度。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够滥用、误用。传统文化符号体现价值取向,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例如三寸金莲的形象就是对人性的扭曲,在进行室内艺术设计装饰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避免对于人性的误解,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错误使用。
4 总结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元素的合理运用,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符号本身的发展以及特性对于艺术设计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更是如此。设计从业人员以及教育工作者在立足于世界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本土化的文化资源以及元素,设计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品质作品,用最典型的文化符号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走出国门。
[1]陈冲.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14(04).
[2]苏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