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更新历史文化街区的策略与方法探究
——以济南商埠区为例
2018-02-13韩善明
韩善明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1 相关概念与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概念在目前来说还是较为新颖的命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其总结为“由直辖市、自治区、省人民政府审查发布的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可以较完整和真实地呈现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并占有一定面积的区域。”综上可以总结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存在是群体性的,既要真实生活模式和历史价值的呈现能力,还需要体现完整的街区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但要保持街巷格局、景观空间等历史留的空间形态,更要侧重对街区人文风貌、城市功能等活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 我国历史街区存在弊端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发布了相关法规条文来指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并且已初具成效,一大批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化街区、乡镇都保存的较为完整,通过有效的发展开发实现了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但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追求的是长期投资与回报的过程,在保护改造中难免遇到了种种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街区与城镇的发展进程。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城市发展、功能定位不同步性等问题,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愈显尖锐。
单单依靠政府单方面的保护,居民和其他群体参与保护的积极度不够,效果甚微。
我们不应只在原有问题上汲取经验与教训,同时,还应逐步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有机更新”。
3 济南商埠区的保护与更新
3.1 商埠区的历史与现状
商埠区路网呈棋盘状,按经纬依次编号。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中西建筑并立的特色丰富了济南近代建筑文化,其氛围已经不次于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天津和上海。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迸发出光彩丰富的火花。
3.2 商埠区的问题分析
3.2.1 功能不齐备,用地结构不合理
上百年的发展变化之后,商埠区内建筑功能性质也越来越复杂。商业建筑日趋减少,住宅和单位用房越来越多。保护区内民居为主要部分,并且缺少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如配电设备等,商业网点数量不足,街头绿地更少的可怜。
3.2.2 原有特色风貌遭到损坏,无法延续文脉,建筑老化严重
商埠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中外兼备、风格独具、东西合璧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底蕴浓厚。而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老商铺和民居被拆毁,建造了大量高层建筑,遗留的历史建筑没有的到合理修缮,商家纷纷迁出,街面破烂不堪。
商埠区内路网密度过大,干道过窄,加之交通设施的缺少和引导组织的不合理,致使该地区交通阻塞问题严重,严重妨碍了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3.3 商埠区保护更新策略
商埠文化以其原有的社会网络为载体,他们的思维、活动、创作对现在商埠区的街道尺度、建筑风格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延续其文脉与风貌特色,首先要维系原居民生活社区,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特定文化氛围得以延续。
道路改造更新应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维持原有宽度,以保持街坊合理的的空间尺度;无论是建设市政设施还是道路扩宽等,都必须拥有足够论证,在此论证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纳入新建筑,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在商埠区恰当的纳入新建筑,不但可以完善旧建筑功能,恢复其商业地位,还则可以延续其文化特色,实现商埠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商埠区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保护与更新方法策略
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有利于新旧文化的融合。作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必须尊重历史街区各个阶段遗留的符号印记,延续其存在价值,同时尊重现代人们赋予的建筑特殊意义,以新来补救,以新求发展。
(2)有利于建筑的功能转换。调研文化街区破败的前因后果,综合多学科的考量,来实现街区建筑的功能置换。
(3)尊重街区原有的空间格局。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参考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同时其原有的空间格局还是联系现在与过去的物质节点。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应尊重街区原有的空间格局,审慎的考虑“变”与“不变”的关系,延续其历史文脉,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城市和历史都处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地域文化趋向同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有利于延续城市文脉,在此现状下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应全面衡量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种价值,不能纯粹照办仿古或是完全否定后的改造。本文以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策略,旨在为我国的历史遗产保护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张润武,薛立著.图说济南老建筑近代卷.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2]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过伟敏,主编.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