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018-02-13曹莉琼张继光
曹莉琼, 张继光
(山西省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山西 临县033200)
当前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肉鸡养殖的重要饲养模式,如果不加强管理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质量。
1 主要环境污染及危害
养鸡场废弃物污染程度最大的是鸡粪尿,多量蓄积的鸡粪尿经生物发酵产热产气或排放进入周边环境而造成多方面污染:
1.1 空气污染 鸡粪尿经久堆积、生物发酵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NH3、H2S、CO、CH4)会严重污染本区域内大气,对周边地区的人和动物构成健康危害;本场(舍、栏)内产生的多量(超标)有害气体会直接对鸡群构成健康危害,容易引发呼吸性疾病,并能导致产蛋禽产蛋量下降或产劣质蛋;大量鸡粪尿腐熟过程中产生的CH4、CO2、HeO2等会形成温室效应气体,养殖规模越大则释放量越大,随着时间推移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危害。
1.2 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污染 经环境污染源监测发现:现代规模养禽(含适度规模)和散养户连续养殖禽类超过1年以上,均会对本区域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包括代谢不全的兽药(以抗生素为主)、矿质添加物(以重金属为主)、有害气体、其他有毒害物质(H2S、CO等)、各种病原微生物等。养殖超过2年以上的规模养禽场,如果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不当,在本区域内很容易检出上述污染源物质。其中,抗生素和重金属超标(超出安全值范围)时,污染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可能会因植物吸收而进入生物循环链,日积月累会造成对人畜的间接性危害。
1.3 养殖环境污染 经近年规模化养禽生产实践总结发现,凡是未坚持抓好无害化处置管理、未坚持足够的休养期、连续多批次养殖禽类的规模场,历史病复发风险无限增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和饮食源、相关用具等被病原体污染,在疫病原净化处置不到位、含量高于安全值范围时,极易诱发相关疾病。常见的致病原包括:病毒性(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鸡马立克氏等),细菌性(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寄生虫性(含球虫、住白细胞原虫、肠道蠕虫、体表寄生虫及其虫卵、节片等),这些病原体在空气、土壤、饮食源及潮湿有机物载体中含量超标是引发历史病的直接原因。
2 防控措施
2.1 制作有机肥 及时清除禽舍内粪尿及垫料、在固定地点集中堆肥(生物发酵腐熟处置),一般经过4~6周堆积发酵(需氧)后的鸡粪,可作为植物底肥或追肥;经过烘干处理,进一步制成有机无机生物配方肥,可作为商品出售再次创收。由于露天堆肥容易导致NH3中氮源损失,并会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所以建议进入沼气或化粪池内腐熟较为安全高效。若过度使用这种肥料会造成土壤、水体富集营养超标,地表水的硝酸盐超标,所以建议结合实际酌情使用。
2.2 制作饲料 鸡粪中含有多量低能蛋白饲料物质,经制备后可代替部分蛋白料。所以,近代规模养禽推广使用微生态制剂分解转化鸡粪,或将鸡粪经过预处理如青贮、干燥、发酵、热喷、膨化、添加化学物质等,加工成动物饲料再利用。近年常用“发酵助剂”将鸡粪发酵成农业高效肥料或制作成为畜禽饲料。
2.3 改进饲喂方法及优化饲料配方 近代规模养禽通过合理均衡日粮供给,按需精准配料、给料,既能满足鸡群最大限度的生长和生产,又能根据鸡对氮的需要量设计出氮排出量最小的日粮,从而能减少环境污染;日粮供给遵循阶段饲养原则,尽量保证日粮供量接近家禽机体正常需要,利于机体完全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发挥家禽最佳生产性能,有效避免营养过剩和消化不完全造成的浪费,且不会增加区域内环境负荷,对维持良好生态环境有利。近代规模养禽大力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的动物添加剂,既可以提高动物消化率和饲料报酬,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当前常用“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其科学原理在于:添加酶制剂可以破坏细胞壁降解抗营养因子,使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营养物质释放出来,更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完全吸收利用,大大提高饲料转化率;微生态制剂能直接参与含氮物质的代谢,进而影响矿物元素的代谢,减轻矿物元素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减轻畜禽粪便氮、磷污染物量有显著作用,并显著提高饲料采食量和转化率,有效降低粪尿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量。
2.4 推行循环农业模式 近代规模养禽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养禽-堆肥(沼气)-种植(果蔬、粮食)-养禽”的循环模式有效解决了人畜争粮、农林争地矛盾,并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养殖户收入,对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极为有利;推行林果地下养禽,按照“养禽-堆肥(沼气)-种草(林果)-养禽”的循环利用模式,在割草喂鸡、采果创收的同时,鸡粪还田(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从而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总体上增收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