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研究

2018-02-1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税收法律税款税法

周 松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的交往过程当中,将诚实守信原则融入其中,并自发形成一种道德修养。在现代社会当中,诚实守信的原则应用的非常广泛,而在税法当中提倡诚实守信原则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税收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其在税法当中的适用展开探讨。

一、在税法当中是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必要性

税法是调整我国税收关系的规范性的法律,税收具有强制性与无偿性的特点。从表面上来看,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似乎是不平等的,这就导致了纳税人在缴纳税款的环节当中会存在着一些信用方面的危机,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诚信意识淡薄。而对于征税机关来讲,不按照法律所规定的诚信原则进行征税,从纳税人的手中谋取私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侵害了纳税人的利益,损害了我国的法律的威严,让纳税人对我国的征税机关失去信任,致使我国的税收利益得不到很好的实现。而面对这些情况,面对我国的经济日益繁荣,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税法的适用上存在着一些偏差与漏洞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税法当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从而保证税收的各个主体都能够遵守,保证案件的公平合理,从而实现税收的公平。

二、诚实信用原则实施的基础

诚实信用是一种心理活动,通过这种心理活动进而能够产生一系列的行为。若要让大众能够接受这个原则,那么这个原则首先能够给大众带来利益,这样大家才能够接受它。

1、税法的合理性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不少农民起义都是由于税法严苛而造成的,不合理的税法使得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因此,税法要具有合理性,才能够使纳税人依法纳税,心甘情愿的纳税。因此,要依据纳税人所占用的公共资源来进行拟定税额,如果不缴纳税款,其自身利益会受到损害。为了自身的利益,纳税人一般都能够接受。纳税的额度要根据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收入来具体细化拟定。占据的公共资源越多,其受到的利益就越大,获得的财富就越丰富,因而其就应当为公共资产的安全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涉及社会资源的大型企业与一般的经营者所缴纳的税额自然应当有所不同,其缴纳的具体数额应当根据其所占据的资源来计量。

2、纳税细节的清晰化

很多公民对于缴纳税款都会产生一定的怨言,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缴纳比别人多的税款。因此,为什么要缴纳税款,缴纳税额的多少是如何规定的,税款是怎么组成的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具体的细化给纳税人,使纳税人能够清晰明了的明白自己的所纳的税额是如何组成的,并且要通过相关的文字性的形式公之于众,并通过相关的各种媒体、媒介介绍给公众,使公众明白税款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进而消除公众对于纳税的疑惑,为诚实信用纳税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立鼓励机制

诚实信用良好的氛围能够更好地约束民众的行为,从而分担法律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因而,形成良好的氛围对于巩固税法极为重要。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种风气还没有形成,因而,在这个阶段下,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让一部分纳税人形成诚实信用的纳税习惯,从而引领整个社会形成这种诚实信用的风气。建立鼓励机制可以从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两个方面入手,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从精神层面入手,给纳税人相应的人文性质的关怀,比如提醒缴纳税款,提醒重要的政策,提醒一些与纳税人相关的资源等等。物质层面则以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资源,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诚信的民众优先提供便利,提供支持。

三、我国税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的完善

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讲比较滞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我国法治理念的不断成熟与完善,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税法当中的使用有了其生存的土壤,同时,将之引入到我国行政公权力当中也是符合我国诚信社会建设的要求的。

1、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的税收法律体系

建立税收基本法为核心的税收法律体系是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当中主导地位所必须的。从目前来看,我国税收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完备,税收基本法缺位,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合法性与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而,为了更好的推进诚实信用原则的实施,推进税收的法治化的进程,就必须要尽快的制定相关的法律,确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的税收法律体系。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之上,规范各个程序,消除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重叠的现象,合理划分相关的立法权,加大税收改革力度,将诚实信用原则纳入到法律体系当中,确立其在税法当中的地位,从而健全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

2、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解释税收法律法规

当下的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且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税收法律也不例外,因而,将税法运用于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的时候,就会碰到税法本身规定的模糊的情况,这时候就会面临税法解释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税收机关就应当使用诚实信用的原则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从而更好地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进而彰显税法的公平,也能够更好的实现税法的目的,从而弥补立法上的偏差。因此,税收机关只有运用这个原则去解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才能够保证税法价值的体现。

3、以诚信为支点,建立诚信税收的机制

诚信的税收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税法乃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的一个体现,更是我国依法治税的基本理念的一个体现。诚信税收机制的建立,是以诚实信用为原则的,建立一个良好的税收的环境,并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纳税评价与登记体系,从而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税法当中的适用,提供一个基础。

4、在税收执法当中,诚实信用的适用

首先,征税机关必须要能够依法行政。我国的税收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现行的税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税收政策上面的相关依据,严格执法、规法执法。在确立了纳税人的应缴纳的税额之后,征税机关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体现税法的公平,促进纳税人的自觉纳税。其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要求我国的行政机关应当转变税收的征税理念,向着服务型的机构转变,对纳税人真正的重视,并提供与之相对应的高效、诚信的服务,这也成为了税收机关提供其诚实信用服务的必然要求。因而,我国的纳税机关应当适时的转变观念,积极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税收服务,为纳税人营造宽松、便捷、诚信的税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纳税人心甘情愿、诚信纳税。另外,税收机关也应当对纳税人希望降低税收成本的愿望做到体谅,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缴纳税款的服务成本,简化流程,提供多种申报方式,透明作业,并形成相应的监督体制,促进税收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发展。再次,在税收征收的过程当中,能够诚信监督与执法也是诚实信用原则实施的关键。诚信原则适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法律机制,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税收在征收权力方面的不滥用,就要在监督上下功夫,既要注重外部监督环境的营造,充分调度起来政府、纳税人以及各个监督主体,督促征收工作的严格执行,另外还要在内部监督上下功夫,从而将税收的征管工作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上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场经济当中的一个基本准则,将其引入到税收法律的领域当中来,是当前我国对于民主法治的一个内在追求,也是对当下纳税人权利保障的客观的需要。在建立健全税法的过程当中,完善我国的税收原则与法律制度体系,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到税法当中,调节征纳双方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坚实的法律体系,并逐渐地形成运用诚信原则实现个人、国家利益的有效平衡。

[1]张晓君.关于税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理论探索,2008(1):143-145.

[2]邵伟杰.诚实信用原则在税法上的适用探讨[J].税务研究,2010(4):50-53.

[3]姜悦悦.论诚实信用原则在税法中的适用[J].法制博览,2017(22).

[4]徐阳光,常青.论诚实信用原则在税法中的适用[J].交大法学,2014(1):61-74.

[5]王金麒.浅谈税法上的诚信原则[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7):165-165.

[6]徐家栋.税法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7(16):79-80.

猜你喜欢

税收法律税款税法
No.8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元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税收法律优惠政策思考
微商税收征管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浅谈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
增强可操作性 注重实际效果——《环境保护税法(草案)》面临六大问题需进一步明确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如何区别偷税与不申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