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污染问题研究

2018-02-13

乡村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污染源重金属化学

李 山

(公主岭市环境保护局,吉林 公主岭 130000)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生产资源就是土地资源。一切生产建设的根本都依赖于土地资源,尤其是对农业生产来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工业生产环节对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产生了负面甚至不可逆转的影响,废水、废气、不可降解原料在土地中沉积等,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地污染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或使农作物本身含有有害物质,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果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面对着工业生产的污染源与保障农业生产的要求,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土壤污染进行全面治理。

1 现阶段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利弊

1.1 重金属型污染防治方案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众多土壤污染类型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经过权威部门的调查分析,重金属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中的废水,一些企业的污水处理环节不达标甚至缺失,导致含有重金属的污水直接被排放到土壤、水源中。以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来看,工业生产产生的重金属废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数量十分巨大。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已经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积极开展污染治理,但许多地区依然存在乱排乱泻现象。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有害颗粒沉积下来,形成重金属污染。这些被污染过的土壤会失去生产能力。现阶段,我国采取的处理方法基本是依赖于化学反应,在尽量减少对土壤结构伤害的前提下,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处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1.2 化学型污染防治方案

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环境带来的危害相比,化学型污染具备同样的破坏力。化学型污染的情况更为复杂,产生根源呈现多样化特点,不可一概而论进行分析。化学型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存在于2个方面:一是化工产品的种类日渐多样,生产工艺复杂、化学原料多种多样,这些原料对土壤的污染严重且有些无法预估其后果;二是目前的农业生产为使产品达到高产、卖相好、少病虫害等要求,往往在整个生长期使用多种农药、化肥,如果不按照要求使用这些农药、化肥等,就会对土壤产生极具破坏性的影响。化学元素对土地的伤害是直接破坏土壤结构,影响酸碱平衡。目前,我国治理化学型污染主要是化验分析土壤的元素构成,用能吸收或与有害元素发生反应等手段处理有害元素,或者通过改变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处理化学污染。

2 土壤污染防治原则

2.1 整体优化

目前,我国采取的土壤防治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整体优化原则。这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注重防治的整体性而不是片面性。以这一原则对土壤进行治理,一般需要完成3个方面的工作:①以最小化影响获得最大化效应,即采取手段的负面影响最小但污染治理效果最佳;②保障污染控制和清洁生产同时进行;③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达到以上3点要求,即可最大限度地治理污染。

2.2 生态恢复

治理土壤污染的根本目的是使土地恢复生产力并长久保持。因此,在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中,坚持以生态恢复为原则,一般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①了解土壤污染的根本原因及综合分析对土壤构成影响的所有元素,根据其特征进行元素的综合利用;②积极利用传统的农家肥,恢复土壤的生产力。利用农家肥的生态效应,恢复土壤生产力。

3 土壤污染防治前景展望

3.1 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

“非点源污染”是一个针对“点源污染”的概念,相对于工业污染源固定、清晰、可见的特点,农业的非点源性就使得其不能像针对工业点源污染那样给予针对性强的处理方法,这不是利用资金及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农业污染面积广、潜在性长久、性质复杂及隐蔽性强的特点使其治理难度很大。近年来,针对农业污染的这一特点,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重视起来。我国相对来说化肥、农药的使用更广泛且更不规范,为保证土壤污染能得到有效治理,就应高度重视起来。

3.2 环境生物技术与土壤生物多样性

目前,生物技术是被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利用其特性来对土壤污染进行有效防治,是前景十分可观的手段。利用这项技术处理土壤污染的过程中应注意2点,即生物多样性与安全性问题。这项技术的生物副产物对土地的污染程度应有科学的评估。只有大家能正确了解土壤中生物类群的构成,才能在治理过程中保证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的应用绝不是在治理的过程中造成新的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土壤污染治理必将有更为广阔的未来,同时能保障绿色治理。

3.3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土壤污染,针对其进行的修复已经有效展开,其内容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热处理、固化处理、泵出处理等。目前广泛采用的还有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抽提、根际过滤等研究,不难预料未来土壤污染修复将是土壤污染治理的一个热点研究项目。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理论日趋成熟,包括物理修复中的热脱附技术、蒸汽浸提技术,化学物化修复技术中的固化—稳定化技术、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等,都已经可以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供有效的支持。

4 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农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生态效益来讲,都具备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治理土壤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土壤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站在现状放眼未来的角度,利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做好相关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污染源重金属化学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青政〔2017〕23号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