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县高寒二阴区黄冠梨栽培技术
2018-02-13鲍如娟
鲍如娟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榆中高寒农业试验站,甘肃 榆中 730100)
黄冠梨是河北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以雪花梨为母本、新世纪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因其果面金黄色而得名[1]。1996年通过了农业部成果鉴定,1997年通过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黄冠梨具有成熟较早、外形美观、品质优良等特性,由于果实大、果面光洁圆整、果肉洁白、质地细腻、石细胞少、松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口等,得到了国内外生产者、消费者的普遍认可[2-3]。
黄冠梨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等地和沿黄灌区的景泰县有一定栽植面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榆中试验场海拔1 940 m,属于高寒二阴区。土壤为粉砂壤土,pH大于8。区域内年降水量458 mm,年均温度6.7℃,年日照时数2 666 h,≥10℃有效积温 2 892.4℃,无霜期148 d。黄冠梨在甘肃榆中高寒地区表现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盛果期产量平均可达45 000 kg/hm2,基本无大小年结果现象。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可观,是适合高寒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1 定植前准备
在甘肃中南部的榆中地区栽植黄冠梨,一般选择春季定植。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黄冠梨苗木,要求高度80 cm以上,嫁接部位直径1 cm以上,主根发达、须根多。
栽植前先按照2 m×3 m或3 m×4 m的株行距打点,挖直径和深度均为80 cm的定植坑。定植坑可在上一年秋季或当年春季开挖,挖好坑后施入30 000~37 500 kg/hm2腐熟有机肥作为底肥,每坑同时施入普通过磷酸钙1.0 kg。注意肥料要与坑土充分混匀并保持在定植坑深度的2/3以下,然后回填覆土。将表土回填到坑底部,而心土放于上部,灌水后让土壤自然塌陷,并对定植坑进行整理以备栽植。
2 定植
榆中地区理想的定植时间是“清明”前后。先对定植苗木进行修剪,将主根剪去2~3 cm,利于促发新根,同时对侧根进行适当修剪。如为外地调运的苗木,要进行浸泡,保证苗木吸水。有条件时可以用生根粉进行浸泡,以保证苗木成活。
定植时,先将树苗放入栽植坑内,并向坑内填土,同时将树苗轻轻上提,保证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踏实土壤并灌水,待土壤稍干覆膜保墒。选择厚度0.01 mm以上的黑色地膜进行覆盖,以树干为中心,形成中心较低而四周较高的“锅底”状,可起到集雨和保墒的作用。由于春季树体常受到生理干旱的影响,所以要在幼苗主干上套上塑料以防抽条。
3 配置授粉树
搭配一定数量的授粉树品种是果树丰产稳产的关键。在榆中高寒地区,黄冠梨常选择早酥梨为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栽植比例为4∶1或5∶1,通常栽植时每4~5株(行)主栽品种,栽1株(行)授粉品种[4]。
4 幼树管理
栽植后要进行定干,高度为80 cm。定干时,剪口下要保留饱满芽,以确保萌发足够数量的新梢,供整形时选用。定干后还要有选择的进行刻芽,在芽的上方0.5 cm处用刀刻1道刻痕,深达木质部,可以有效促进新枝抽生[5-6]。
当年栽植的苗木,重点工作是保证苗木成活和新梢迅速生长,可不进行整形,而将主干50 cm以下的芽抹除。
5 肥水管理
黄冠梨幼树期肥水管理比较简单,由于定植前施入了基肥,定植后2 a内可以不施有机肥,只追施少量化肥。7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期可追施磷酸二铵1次,每株施200~300 g。挖放射状施肥穴在幼树四周均匀施入,然后覆土浇水。黄冠梨开始结果后,要增施有机肥37 500~45 000 kg/hm2,同时根据树体生长情况补施化肥。每年追肥3次,分别为落花后、幼果迅速膨大期和果实成熟前。第1次以氮肥为主,后2次以磷、钾肥为主。
6年生黄冠梨开始进入盛果期,精细管理的黄冠梨产量可以达到45 000 kg/hm2以上。为保证树体营养供给,要加强肥水管理,施有机肥45 000 kg/hm2以上,同时补施化肥。施肥方法与时间同上。
6 树形与修剪
黄冠梨常采用纺锤形树形。栽植后当年不进行修剪,主要是养树养根,促使幼树尽快生长;第2年春季萌芽前,可选择1个顶端健壮枝条作为中心干,同时配备下部3~4个枝条作为结果枝组,枝组间角度为90~120°,并尽量搭配错开,防止形成“卡脖子”现象。要求相应部位枝条粗度小于主干粗度的1/3,对超过粗度的枝条尽早疏除。对长度大于80 cm的枝条进行拉枝,基角角度约75~80°,保证枝头向上的趋势。加强夏剪,疏除徒长枝和直立旺枝,控制树势过旺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营养消耗。随着树龄增大和树势增强,逐渐配齐主干上所有枝条,达到长度要求的进行拉枝并保持一定的方向。树高控制为3.0 m(2.0 m × 3.0 m)~3.5 m(3.0 m × 4.0 m),配备枝条12~15个,主干上所有枝条应保持方位均衡、大小均匀。
7 病虫害防治
高寒地区黄冠梨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黑斑病和蚜虫、梨木虱、梨茎蜂、梨小食心虫、螨类等,应采用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加以控制。春季黄冠梨萌芽前全园喷布3~5 Be°石硫合剂,可有效防治各类病虫;结合刮树皮,于8月中下旬在树干上捆绑诱虫带,可杀灭或降低红蜘蛛、食心虫等害虫越冬虫卵基数;落花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5 000~6 000倍液全园喷布,可有效防治梨木虱、梨茎蜂等害虫。
8 花果管理
高寒地区黄冠梨易发生晚霜冻危害,保证其正常开花结果是丰产稳产的关键。在初花期喷布适量PBO等可以提高座果率。霜冻来临之前,采取果园灌溉、熏烟,树体喷水等防霜措施,均能降低花期冻害的风险。
做好黄冠梨疏花疏果工作。疏花越早越好,以先留单花序为原则,疏除枝条顶部的花序,留中部的花,每隔10 cm左右留1个花序,外界气温稳定后每个花序选留1朵健壮花。疏花时注意要留下旁边的叶子。在谢花后14~21 d内开始疏果,根据树势、预期产量和优质果生产要求进行疏果,疏除畸形果和病虫果,同一花序疏除中心果,留边果。每个花序留1~2个果,单果距离保持25~30 cm。
重视黄冠梨授粉工作。为减少春季低温对梨树授粉受精的影响,提倡采用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辅助授粉相结合的办法。先采授粉树上的花蕾,去掉花瓣及杂物,将花药放在白纸上,摊开晾20 h左右,待花药干燥变为黄绿色后装入瓶中。用毛笔或橡皮头蘸取少量花粉涂点到花朵的雌蕊上,或采用喷粉的方式进行授粉,保证花朵均匀授粉。
黄冠梨套袋是保证果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榆中地区一般5月下旬开始,6月上旬完成。套袋前7 d左右,全园喷布1次适当的杀菌剂+杀虫剂。选用透气性好,耐风雨的梨果专用纸袋,将果实悬空在袋内,套好袋后扎紧袋口。
9 适时采收
黄冠梨在榆中地区一般9月上旬果实成熟。选择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的上午或傍晚进行,轻摘、轻放,防止机械伤害,保护好果面,保留果柄,以提高果品等级。对采摘下来的梨果进行分级,分级后及时放入冷库中贮藏。
10 采后园地管理
清园是减少来年病虫害基数的主要措施。在梨园修剪后,要及时清扫果园落叶,清除剪下的枝条,摘除僵果,铲除果园周围的杂草,集中掩埋或带出果园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