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18-02-13陈东洋肖俊峰

乡村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林业文明生态

陈东洋 肖俊峰

(1.汝南县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 汝南 463300;2.汝南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汝南 463300)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的内涵不仅体现在林业种植与林业养护上,还体现在生态文明上。推动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的生态意识显著增强。此时,需要客观梳理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间的关系,采取积极的、可操作的干预措施,推动林业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1]。

1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与条件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现代林业属于其构成部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与条件。森林被称之为“地球之肺”,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力量,可修复湿地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生态改善,还可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如大面积植树造林,能有效抑制土地荒漠化,降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频次,减少沙尘等天气,且能改善空气质量,美化自然环境,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森林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但是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森林资源快速下降,森林生态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扬尘、雾霾、生态恶化等。由此,需要协调好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间的关系,这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条件[2]。

1.2 生态文明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定位

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必然的,是关系着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也是评估当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林业发展,从根本上而言是经济因素驱动的。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明确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如果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严重冲突,此时应适当放慢经济建设步伐,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避免对生态文明构成严重影响[3]。

1.3 现代林业可以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

从当下社会发展方式来看,市场经济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但为实现这种水平的发展,过于重视当下利益,超负荷、无节制地砍伐森林,导致大片森林树木消失。这种发展方式不仅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对生态产品构成了不利影响,导致生态产品质量与数量都大幅下滑。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产品需求也大幅增长。有限的生态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引起了供求矛盾问题。由此,努力提升生态产品产出能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下,森林资源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雾霾、土地荒漠化、干旱与洪涝等。发展现代林业,有助于提高生态产品产出水平,为后续的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提供条件。

2 推动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路径

2.1 从生态意识入手,强化生态文明宣传工作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群众集体参与。为此,相关部门应重视生态文明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切实认识到发展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两者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只有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付诸行动。相关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积极的、健康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参与的主动性。通过实践体验,使人们切实了解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促使其参与到生态保护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长期奋斗的一项工程,需要全民积极参与,从身边做起,为生态文明贡献智慧与力量。

2.2 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制度有效落实

当下,政府与社会公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相关的资源管理制度与规范开始建立起来。这些制度与规范的落实,有效遏制了超负荷、随意砍伐森林资源的问题的发展,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增加,促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但理性来看,在一些地区,非法占用林地的问题时有发生,有些人员打着整改土地的幌子,私自变更林地用途,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改造林地,导致林地利用率明显下降,且带来了土地资源浪费、土壤生态结构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给现代林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监管工作,严格审查林地使用形式。严格管控项目建设用地等,避免非法占用林地的发生。此外,定期考核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问题,通过考核机制促进营林管理人员积极提升技能,为营林工作的进行提供支持。

2.3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林业市场化

林业建设需要较长的时间,一些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为切实保障林业建设顺利进行,相关部门需要提供充足的资金,确保林业发展中的资金到位,保障落实各项举措,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此,需要做好如下工作。相关部门除了完善相应的辅助制度与规范外,还需按照市场运作规律,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而这部分资金,往往由林业部门财政预算拨付。关注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如部门建设、道路建设、饮水设施建设与防火工程建设等。将森林防火工作、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推动林业市场化进程,引入市场管理体系与办法,做好市场化运作,推动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

2.4 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

林业部门在推动现代林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现代林业发展的特征、规律构建科学的管理系统,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与装备,做好林业科技的创新,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水平,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另外,目前非法占用林地的问题较为突出,再加上一些企业或单位随意更变林地用途,导致林业占地面积减少、生态结构改变。为此,林业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林业用地的监管、审核与控制,落实管控机制与惩罚机制,保障现代林业用地数量与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加强林业使用形式的审查力度,是规避毁林开荒、随意变更林业用地问题的重要举措,需安排专人定期检查[4]。

2.5 关注农村发展问题,积极引入新型技术

现代林业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农村,而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需要以农村建设与发展为前提。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发展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农民发展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可以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看,农村发展与林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开始应用在各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与效益。在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以实现发展目标。为此,林业部门需要做好如下工作。其一,以现代林业发展为主题,探索适合的专业的先进技术,如森林保护技术、森林经营技术、资源培训技术、林业装备、林业产业和资源使用技术等。其二,提高先进技术的适用性、可靠性,为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其三,细化林业标准,明确质量监督内容,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确保林业发展与时代发展的诉求相匹配,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好的基础与条件[5]。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之间有着紧密联系,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协调发展。随着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公众的共识。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林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从做好生态文明意识宣传,引导全民参与;不断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制度有效落实;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林业市场化;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关注农村发展问题,积极引入新型技术等角度出发提出发展对策,以实现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文明生态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land produces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