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8-02-13

畜禽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耳病种猪猪群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丁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广东 茂名 525345)

1 案例概述

某猪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猪群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初期表现为成年猪上吐下泻,之后出现妊娠期猪流产的现象,最后成年猪和猪仔大量死亡。通过对症状进行分析,首先在一段时间内种猪高烧不退,身体表面呈现出蓝紫色的斑点,斑点主要集中在腹部以下、耳朵以及背部和臀部。种猪相对于平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不仅情绪不稳定,还会出现走路摇摆现象,个别的种猪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流产现象,最终影响猪的生长繁殖。

2 猪蓝耳病诊断

为进一步确定猪群发病原因,需要对猪群进行科学诊断,从而确定病种类型,并给出科学的治疗手段,避免疾病的进一步蔓延,导致养殖户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猪蓝耳病进行诊断需要有两个过程,第一是研究这种疾病的病理变化;第二是对病原体进行严格检查,通过以上两个过程,最终确定病种类型,从而对症下药,并及时排除各类风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

2.1 病理变化

为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需要对死猪进行科学解剖。通过解剖发现,猪喉咙内出现出血现象,膀胱呈现粘合,同时分布情况出现不规律现象。同时心冠增大,脂肪堆积数量增加,腹部淋巴出现结块现象,对于流产的种猪在胎盘处出现大量的沉淀透明液体,这种液体主要集中在边缘,还伴随一定数量红肿现象。

2.2 病原体检查

为进一步确定疾病类型,需要对病原体进行检查。具体方式如下:在无菌环境下,取出病猪的扁桃体和血液,并对病猪的肝胆、脾肾肺进行检查。首先,需要采用细菌抽样方式对镜片下的染色体与样板进行分离,此时发现,在显微镜的观测下,并没有发现细菌。其次,取出猪的一部分血液放置于试菌盒内,发现病猪的抗体呈现出阳性状态,最后,将病猪的扁桃体放入除菌器中,发现液体的颜色呈现出蓝色,最终确定该病为猪蓝耳病。

3 猪蓝耳病治疗与预防

3.1 治疗措施

(1)需要按照科学方式完成猪群营养的供给。由于猪蓝耳病的病菌通过肠胃发出,导致猪内部肠胃出现粘连现象,影响对影响物质的吸收,在肾脏功能方面快速下降,严重时发生衰竭。因此养殖者应该在喂养过程中通过一定数量的健胃产品进行辅助治疗。具体如多维肌酸、欣康药剂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猪肠胃消化,避免病菌进入体内。

(2)对于出现高热症状的猪,治疗时使用中草药解百热加头孢噻呋钠等药物配合使用,一边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拌水饮用,也可采取注射药物控制病情,最关键的要关注体温的起伏,不能让其长时间的高烧,注射1~2次/d,连续治疗4~5次。

(3)处于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猪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别。①仔猪患病。主要补充电解质与对症用药。如果仔猪已经断奶,患病后进行隔离治疗与饲养,给其注射金泰秒疫苗。②母猪患病。首先对母猪产道进行清理,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再次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其次注射青霉素+皮下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剂量)。同时对种猪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清洁,严格控制细菌滋生。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猪蓝耳病,需要及时进行预防,对于生病的猪应该及时进行隔离。将健康猪和生病猪进行隔离饲养,保证将病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对于种猪,应该做好检测作用,对于病猪应该分阶段治疗,对于死猪应该技术处理销毁,同时对污染物质进行焚烧,避免病菌的扩散。

(4)对于已经确定的病猪应该进行集体宰杀,控制疾病传播来源。

3.2 预防措施

(1)应该培养健康的种猪群体,做到自养自繁殖。养殖人员还应该加强对猪舍的管理维护,在相对干净的密闭空间内实施,同时主要对饲料的严格管理。猪饲料的样式要做到营养科学,样式单一,在保证饲料质量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对猪群进行养护,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2)对于引进的猪种进行严格检疫,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猪应该分别进行养殖。在对猪的外形、精神状态、体内问题进行进一步检查后再进行1个月隔离,最终进行混养。需要在引种之前详细了解引种猪场病疫发生情况,对挑选的引进猪进行血清检测,确定引进猪是否存在病菌。如若引进猪血清检测结果呈阴性,即可将引进猪带入养殖场。在将引进猪带入养殖场后,需要对其进行隔离饲养一个半月或2个月左右,在确定引进猪毫无病症的情况下,将其混入猪群之中。

(3)对于种猪应该进行严格的疫苗接种,同时按照科学方式分阶段完成接种工作。并定期对猪进行严格检查,及时有效控制各类不良状况。为了避免养殖场内细菌滋生,使猪患病,还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与消毒,保证养殖场干净、卫生。为了避免饲养密度过高使猪患病,还要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及环境,选择适合的饲料,并注意控制饲养密度,从而保证猪良好进食,而不会引发疾病。

3.3 建立疫情预警机制

兽医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对工作内容切实落实,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的疫情预机管制,并及时更新数据库。如果该地没有预警机制,乡镇畜牧兽医则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实践的具体形式当成重要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起具有参考价值的疫情预警机制。目前为止,因为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对于兽医的实践工作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认识,避免疫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对畜牧兽医实践工作造成影响。在整个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建立符合乡镇牲畜需求的预警机制,帮助畜牧兽医做好工作实践。由于疫情具有突发性等特点,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疫情进行合理控制,利用预警机制来确保疫情不会进一步扩散,而建立的预警机制,对疫情的控制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4 结语

猪蓝耳病会导致猪死亡,同时这种疾病还具有严重的传染性,一旦在猪群中蔓延,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猪蓝耳病的研究,提高诊断效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并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猪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吴继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策略[J].河南农业,2016(8):23-24.

[2] 陈士九.猪蓝耳病疫苗预防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191+124.

[3] 崔绍丰,刘建权.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有效治疗建议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8):248.

猜你喜欢

耳病种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