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2018-02-13乔琳
乔 琳
(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江阴 214431)
我国近60%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稻米的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安全、食物品质等问题,追求品质更佳、口感更好以及营养价值更高的食材,所以稻米品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水稻在栽培过程中,采用早育苗、早插秧、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提高灌溉水质及适时收获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稻米品质[1]。本文将针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讨论,希望为提升我国稻米品质做出一定贡献。
1 稻米品质概述
稻米品质是指水稻谷粒表现出的各种商品特性和粮食特性,可总结为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6个方面,以便于鉴定水稻品种并区分优劣。
碾米品质是指稻谷碾磨后糙米、精米与整精米的比例,糙米率、精米率与整精米率越高,稻米品质越高;外观品质是指通过垩白米率、垩白大小、精米长、米粒长宽比例及透明度等指标鉴定稻米品质,垩白米率越低、垩白越小的稻米品质越优秀;蒸煮品质是指蒸煮后米粒的状态,直链淀粉含量越低的稻米品质越佳,稻米香味是稻米品质的次要表现,可以被伪造,所以单纯靠香味判断稻米品质并不科学;食味品质是指稻米蒸煮后,米饭的适口性、咀嚼香味、黏性、软硬度和光滑性等特征,不同喜好人群对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有明显差异;营养品质是指稻米蛋白质含量,含量越高的稻米品质越佳;卫生品质是指稻米农药参与量等指标,必须符合我国《粮食卫生标准》要求。
2 水稻栽培技术概述
水稻栽培技术是指水稻栽培过程中采用的农业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稻米品质以及水稻经济效益。常见的水稻栽培技术包括水稻品种筛选、水稻种子或秧苗预处理、水稻植株合理密植、栽培或收获时间选择、科学施水施肥、有效防治病虫草害和提升灌溉水质等,其中各个环节均对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关系到水稻种植户年收入,应得到足够重视。
3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1 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根据农业专家学者研究可知,水稻播种时间若稍微延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稻米品质,但播种时间过晚,就会导致水稻中蛋白质含量大幅度降低,影响稻米胶稠度,增加稻米加工难度,使稻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大打折扣,得不偿失[2]。与播种时间相对应的水稻收获时间也会对稻米品质产生影响,在水稻成熟期前后稻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率都处于较高状态,若收获时间在成熟期后很长一段时间,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精米率都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应遵循水稻生长规律,在成熟期前后进行收割,保证稻米品质。
3.2 密植程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合理密植可以在保证稻米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水稻种植户年收入,但过度密植会影响水稻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稻米中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影响稻米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导致水稻产量与种植户经济效益降低。
3.3 水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肥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此外水质、灌溉情况、肥料品质和施肥效果也会影响稻米品质和水稻产量。水稻灌溉过程中,应注重水层深度和水流速度,保证秧苗存活率。在前期需要通过浅层水来促进水稻植株生根;生长期需要注意灌溉水量和水质,并在水中添加营养剂保证水稻植株营养供应充足,还要注意水层深度,避免因水层过深导致水稻植株患病;水稻施肥过程中,应注意肥料营养物质种类和使用时间,氮肥、钾肥、磷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肥料,合理控制肥料使用量,能够有效提升稻米中蛋白质含量与稻米营养品质。
3.4 病虫草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病虫草害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项重要因素,其中杂草与水稻植株争夺生存空间及营养物质,导致稻米品质下降。除杂草外,水稻病害和虫害也是导致水稻大量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需要种植户高度重视。病虫草害最好的防治方式就是对杂草、病虫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例如,草害可以在杂草出芽期通过喷洒农药、拔除都措施进行处理;病虫害可以采用秋季深翻、紫外驱虫灯、化学药剂喷洒等方式进行控制,降低水稻植株患病率。
3.5 收割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水稻主要种植区都完成了机械化收割推广工作,收割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减轻了种植户劳动成本,提高了水稻种植经济效益。与传统稻米收割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机械化收割方式对于稻米品质有一定负面影响,稻米品质低于采用人工收割法的稻米品质,这说明我国机械收割机技术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应当加大研发和优化力度[3]。
4 结语
世界范围内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提升我国水稻品质,可以增加我国水稻国际市场竞争力,占领世界市场,为国家赚取外汇做出贡献。因此,水稻栽培技术的优化与实施应当得到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