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咋助扶贫发展“互联网+农业”增农收入
2018-02-13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在脱贫攻坚期,电商如何更好地助力精准扶贫?记者就此采访电商企业代表委员,听他们讲述“扶贫经”。
基础设施先行降成本
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损耗较高,部分地区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至40%,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更是占到总成本的60%,严重掣肘农产品流通。
为此,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委员建议,政府应加强统筹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建设“产地仓+冷链专线”模式,特别是提高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利用水平,更好提升生鲜农产品销售品质和效益。
“发展农村电商,重要的远不是‘卖货’,而是搭建基础设施。”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建议,各级政府牵头在各乡镇建立物流集散仓库,避免各大快递公司各自为政耗费资源重复建设,降低企业成本,真正实现物流公司下乡。
标准先行打品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加入扶贫队伍,不免出现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我觉得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标准化生产。”刘强东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会导致网上销售的持续性差,而且难以产生高附加值,容易受假货冲击。
他认为,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使贫困地区形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
“要避免农产品陷入电商低价竞争的漩涡,关键还是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卖初级农产品的价值链低端解脱出来。”李士强说。
建设扶贫利益共同体
如何真正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既能脱贫又能致富?
在网易CEO丁磊委员看来,应将扶贫工作与职业农民培养相结合,使劳动力自愿留在农村。他说,网易将计划开放网易味央模式背后的科学养殖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让有条件的养殖户通过科学养殖致富。
“扶贫只是第一步,最终目标是要富裕。”刘强东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扶贫的内生动力,新时代的扶贫是企业与困难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家互惠互利,才能实现真正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