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五大发展理念下云南高职教育发展对策
2018-02-13李建坤
■李建坤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0 引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较为密切的部分,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重任。本文在论述五大发展理念对云南高职教育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当前云南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探析云南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策,积极为云南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1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云南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汲取了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自我的超越,有共性更有自身的特色。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破解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各种经济、社会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更指明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走进“十三五”,云南高职教育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2 五大发展理念下云南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近年来,云南省高职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有了新发展。但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总体上办学时间短、基础薄弱、水平低、规模小,社会影响力弱等方面的存在一定差距。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深化云南高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对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云南高职教育发展亟待找准存在的问题,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进而促进云南高职教育跨越发展。
我们研究发现,当前云南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观念上不能完全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需求。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学生家长认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后要出人头地,远离生产一线,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迎合家长需求,背离了学生实际能力和社会实际需要。此外,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约束,导致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重模仿轻创新,没有真正树立学生创新精神和“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的人本教育理念。
2.2 结构上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而教育结构决定人才结构。当前,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向劳动力价值创造转变,这就需要加快建立以职业技能人才为主的现代人力资源结构。云南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定位不够明确,与云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性、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不相适应,造成一边是招工难,另一边又是就业难,以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2.3 素质上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竞争对和谐人才的需求。毛泽东曾说培养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当前,云南高职教育发展中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高职教育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人才培养上,未能完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办高职教育,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品格教育的缺失,体魄训练的缺失,沟通、合作、动手等能力培养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健康全面发展、缺乏担当精神、身心发展失衡等。正是因为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对人的尊重、对教育规律尊重的欠缺,造成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不足,与社会竞争对和谐健全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4 治理上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需求。云南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学校管理和治理能力相对薄弱,办学活力有待增强。部分学校自身管理与政府对学校管理之间存在错位,形成了僵化封闭的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未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跨地区转移,制约了高水平高职教育建设、优质职教资源的引进和走出以及创新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2.5 布局上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云南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某种程度存在一种非均衡性的状态,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在城乡、区域、校际间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城挤、区少、镇空”的教育局面,城市高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旺盛需求,地区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也不能完全有效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以及偏远山区的适龄青年等缺乏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3 五大发展理念下云南高职教育发展应对问题的对策
教育活动的价值追求,应定位于满足人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云南高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云南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云南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云南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牢固树立、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云南高职教育应对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良策。
3.1 创新发展激发云南高职教育发展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可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云南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创新。要创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观念;要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机制;要创新教育内容方式,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和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要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
3.2 协调发展优化云南高职教育发展结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提出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思考。在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上,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教育,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云南高职教育发展要推进学校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类型结构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协调区域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区域、城乡间差距;要发挥引领作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
3.3 绿色发展引领云南高职教育发展风尚。绿色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这对应到教育上就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依照规律办教育,教育才能永续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云南高职教育要培养师生绿色观念,反对奢侈浪费,崇尚勤俭节约,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要建设绿色文明校园,营造浓郁人文环境,倡导“文明校园、我的责任”,提升办学品质,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同时,要以人为本,重视生命;深入研究、真正尊重、切实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
3.4 开放发展拓展云南高职教育发展资源。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赢得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动。云南高职教育要加大社会开放度,加强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既敞开大门汇聚社会资源,又要将学校资源向行业企业社会开放;要对国际开放,立足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主动地“请进来”和“走出去”,在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同时,更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充分发挥云南高职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作用及人文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3.5 共享发展促进云南高职教育发展公平。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云南高职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作用,让云南各民族兄弟“一个也不能少”地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要发挥其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助力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脱贫;要关注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千方百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要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通过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参与云南高职教育的每一位师生都能切实感受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成果。
4 结束语
总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进一步的反思和全方位的阐释,是“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云南高职教育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发展进程中努力找准痛点、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整体布局,培养更多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立足云南经济发展,不断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