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策略研究
2018-02-13许翠杰
许翠杰
(河北省易县农业局 074200)
猪气喘病归属于肺炎的范畴,咳、喘是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病猪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的腹式呼吸,有时会出现痉挛性阵咳,当出现继发性感染时,猪的体温会急剧升高,病程的持续时间约为7~14d左右。由于猪气喘病的病死率非常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病进行防控。借此,本文就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策略展开研究。
1 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分析
1.1 流行特点
猪气喘病具有如下流行特点:
1.1.1 冬季高发
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冬春交替时,温度变化较大,由此给猪气喘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若是未能得到及时根治,则会反复发作。
1.1.2 易感性
猪气喘病作为流行性疾病,各种猪均具有易感性,这是此类疾病较为突出的流行特点,猪幼崽和哺乳期的母猪发病率相对较高。当母猪在哺乳期感染该病后,会将病原体直接传给小猪,在42d左右时,小猪会表现出明显的病发症状,待其成年后,会有隐性或慢性感染的症状。妊娠后期的母猪一旦染病,死亡率非常高。
1.1.3 症状差异大
猪气喘病在新老感染区的症状表现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老感染区的猪气喘病症状不是非常明显,除发病率较低之外,病猪的死亡率也比较低。而新感染区,以急性为主,染病症状严重,不但病发率高,而且病猪很容易死亡[1]。
1.2 临床症状
生猪在感染气喘病早期,会出现伸出脖子咳嗽且咳出分泌物的症状,在给生猪喂食过程中,生猪伴有间歇性喘气。在感染气喘病后期,生猪咳嗽和气喘症状加重,出现进食量减少、精神不振、走动量小、体重下降等现象。生猪在患上猪气喘病之后,若临床病症越加明显,则越会对生猪养殖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一旦未能得到及时诊治和防控,严重时会导致大规模生猪群体性感染,降低养殖效益。
2 猪气喘病的防控策略
2.1 免疫预防
为降低养猪场猪气喘病的发生几率,应当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在对猪气喘病进行免疫预防时,可以选用弱毒冻干苗。针对不同类型的猪,可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疫苗接种,如种猪进行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8~10月,1年进行1次即可;仔猪则应在7~15日龄时进行首次接种,并在60~80日龄时,进行2次接种。如果是新引进的仔猪,可在未出现临诊症状前,进行及时接种。对于未发生过该病的养猪场,必须做好全面防疫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喘病的发生概率。通常情况下,猪在接种疫苗后的7~14d,其体内便会生成抗体,14d后,可避免同栏感染的问题,30~60d左右,猪的抗体水平会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此时基本不会出现染病的现象[2]。
2.2 科学布置猪场
在猪场管理中要采取全方位封闭式管理,做好猪场与外界的隔离措施,控制非猪场工作人员的进出。饲养人员要做好未感染气喘病生猪的饲养工作,控制饲养密度,及时清洗猪舍,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剂应选用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的广谱消毒剂,在消毒之后将猪舍空置至少7d,期间不允许入住新猪。如果猪场饲养条件较差,则要适当减小饲养密度,并重视猪舍环境的改善,降低生猪感染气喘病的几率。猪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让新鲜的空气在猪舍流通,及时清理猪舍内的污物,保持环境清洁,并且减少混群和转栏,避免猪气喘病扩散。
2.3 药物防治
对于有条件的养猪场,可对病猪进行隔离,母猪应进行单圈饲养,断奶的仔猪应尽量避免并栏,可按窝隔离,集中育肥,如果养猪场的条件不允许这样做,就必须采用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在冬季和春季,如果发现猪的身体消瘦,老弱猪有喘、咳的情况时,可在猪饲料当中,添加如下药物:盐酸土霉素、泰妙菌素、蒽诺沙星等,时间持续3~5d左右,间隔14~21d再次重复给药,由此能够减轻猪气喘病的发病。若是发现染病的猪只,必须及时使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对病猪注射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泰乐霉素等抗菌性药物。发病的初期阶段,每天应当至少注射2次,并在猪只的食欲恢复正常后,维持治疗一段时间,此时药的剂量可以减半。如果养猪场内的猪只大量发病时,可将药物投入到饲料及饮水中,病情过于严重的猪只,可进行联合用药[3]。
结语
综上所述,猪气喘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小猪和母猪染病后的死亡率较高。因此,规模化猪场,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猪气喘病进行有效地防控。为降低猪气喘病的发生几率,应根据发病特点,对症治疗。同时,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以此来规避生猪养殖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