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农村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忽视的相关性研究*

2018-02-13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量表医疗发生率

孤独感是指个人现有的社会关系无法满足其当下内心的社会需求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1]。孤独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它不仅与更严重的抑郁症状相关[2,3],还是自杀企图[4]、酗酒[5]等的危险因素,甚至会增加心血管意外死亡的发生率[6]。而童年忽视则被认为是童年创伤的一种类型,并且在国内童年忽视现象相当常见[7]。推测忽视是儿童孤独感的危险因素,但是目前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农村4~6年级的儿童为对象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数据来自于“留守对儿童听觉认知加工的影响”研究初期中的调查对象。该研究初期通过方便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3~4月在安徽省亳州市某乡镇两所学校(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对同意参加该调查的1 61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后,剔除资料严重缺失或问卷不合格的60名,得到有效问卷1 551份,回收有效率为96.3%。为探究农村儿童的孤独感与忽视之间的关系,选取4~6年级的学生,共306名。剔除年龄不在9~11岁范围内的学生72名,剩余234名。其中男生102名,女生132名;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的124名,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的110名;均无神经精神系统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病史,均不寄宿在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包含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调查日期、年级、寄宿情况、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兄弟姐妹数、家里排行、个人疾病史等。

1.2.1.2 中国农村9~11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量表 由潘建平等[8]于2014年编制,用于评估我国农村9~11岁(小学4~6年级)学生的受忽视情况,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6个类型的忽视:教育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和情感忽视,其界值分别是22分、20分、15分、18分、20分和40分。量表总分的界值为135分。任一类型忽视得分或量表总分大于其对应的界值,则认为存在受忽视情况。

1.2.1.3 儿童孤独量表(CLS) 由Asher SR等[9]于1984年编制,用于评定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社会不满程度。本研究使用经汪向东等[10]翻译的中文版,该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1]。该量表共有24个条目,其中16个用于评定学生的孤独感、社会不适应感及对自己在同伴中地位的主观评价;另外8个是关于学生的课余爱好和活动偏好的插入条目,以使他们在回答其他问题时更加放松和坦诚。参考之前研究[12,13],本研究把量表总分≥46分的判定为存在孤独感。

1.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1.2.2.1 处理缺失值 年龄、年级变量无缺失。性别、兄弟姐妹数、排行及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变量的缺失率分别是0.4%、2.6%、8.1%和0.9%,均使用各变量中的众数插补完整。孤独感、教育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和情感忽视变量的缺失率分别是16.7%、5.6%、3.8%、4.7%、3.0%、2.6%和5.6%,均使用EM插补法补全,然后利用补全后的各类型忽视分数计算忽视总分。

1.2.2.2 处理异常值 采用箱图法,在8个连续型变量(孤独感、教育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情感忽视和总忽视)中未发现极端异常值(距离箱子边缘超过3倍箱身长度的数据)。

1.2.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进行所有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具体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显著性水平α=0.05(双侧检验)。使用逐步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时,α进入=0.05,α排除=0.10。

2 结果

2.1 农村4~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忽视情况 农村4~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发生率为26.5%。忽视发生率为76.9%,其中教育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及情感忽视的发生率分别是53.0%、56.8%、68.8%、0.4%、0及19.2%。见表1。

表1 农村4~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忽视情况

2.2 农村4~6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通过忽视组与非忽视组(根据总忽视对应界值区分)的孤独感比较,发现忽视组的孤独感高于非忽视组[(45.08±8.81)分 vs (36.33±10.88)分,t=6.111,P<0.001]。以孤独感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兄弟姐妹数、家里排行、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各类型忽视(教育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及情感忽视)和总忽视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将自变量中的各类型忽视和总忽视分别纳入方程,而不一起纳入方程,因为各类型忽视间均存在较高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得r=0.428~0.723,P<0.001),一起纳入会造成严重的共线性。另外为解决共线性问题,对6个类型的忽视进行主成分分析。其KMO值为0.904,Barlett球形度检验的χ2(15) = 800.536,P<0.001,表明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使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后抽取2个主成分,根据各主成分的实际意义,将它们分别命名为主忽视(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67.12%)、主医疗忽视(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7.29%)。然后,以孤独感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兄弟姐妹数、家里排行、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及2个主成分(主忽视和主医疗忽视)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孤独感与总忽视及教育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情感忽视均呈正相关(P<0.05)。在对各类型忽视主成分分析后发现,孤独感与主忽视、主医疗忽视均存在相关关系(P<0.05),且主要与主忽视相关。见表2。

表2 农村4~6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注:方程中含有常数,表中从略;*为ΔR2

3 讨论

本研究中4~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发生率为26.5%(95%CI:20.8%~32.2%),与在安徽省的其他地区[14]、其他省份[15]中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农村小学高年级儿童中已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孤独感。另外,本研究中儿童受忽视的发生率达76.9% (95%CI:71.5%~82.4%),低于赵幸福等[16]的调查结果(情感忽视发生率达99.5%),但明显高于潘建平等[17]的调查结果(忽视发生率为42.5%)。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使用量表不同,忽视评定标准不同,样本人群特征差异等有关。在各类型忽视中,教育忽视、身体忽视及社会忽视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因为:(1)农村儿童的监护人(父母,或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等)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儿童的教育意识明显不足,医学常识严重缺乏;(2)当地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社会方面也未能考虑到对儿童的照顾。

另外,本研究发现忽视组的孤独感高于非忽视组,孤独感与总忽视呈正相关,而且孤独感与各种类型的忽视均呈正相关,与现有研究结果一致[18,19]。年晶等[18]通过探究忽视、心理韧性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发现,孤独感与忽视呈正相关,而与心理韧性呈负相关。杨文娇[19]的研究结果则提示自我意识可能是心理虐待、忽视和儿童孤独感之间的一个中介因素。因此忽视对孤独感的影响,可以是直接影响:监护人对孩子的忽视直接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关心,自己不重要,从而产生失落、沮丧、孤独等情绪;也可以是间接影响:监护人对孩子的长期忽视,影响了孩子人格、自我意识等的健康发展,从而心理脆性增加,容易对外界不良条件产生过激反应,因此更可能产生较高的孤独感。

本研究属于早期探索性研究,只是横断面地探究了儿童孤独感与忽视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两者之间具体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地对该人群进行长期的随访调查。

猜你喜欢

量表医疗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