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西梧州市农民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3卢桂玲
卢桂玲
(广西省梧州市植物保护站,广西梧州 54300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确立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重点也是在农村,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体,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不仅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且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
1 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培养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且“留得住、用得上”的高质量新时代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各级各类农业人才,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对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全市总面积约12万km2,其中耕地面积2.86万hm2,辖58个乡镇,总人口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0万人,占总人口72.05%。农村人口中的劳动力有165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达160万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1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10%;小学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有16.0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90%;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有26.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6.05%;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有4.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0%。农民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据调查统计,截至2017年底,梧州市涉及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共有18家,分别是各县、市(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称农广校)、农业机械化学校(简称农机校)、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及私立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梧州市入选农业师资库的老师有21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78人、初级职称人员25人。现有农技推广干部199人,其中在乡镇工作的农技推广干部166人,占农技干部总数的83.40%。他们担负着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推广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的重任,是农技推广的主力军。
3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梧州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农业科技培训,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改善,科学种养意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具体来看,梧州市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党员大培训”“村‘两委’干部大培训”“中职教育”等一系列多层次的培训工作。例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 980人,培训农村党员5 000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190人,“返乡农民工培训”6 000人,为梧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实用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梧州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党委、政府部门领导认为抓农业繁琐,不会立竿见影,短期内不见“政绩”,不像搞工业易见成效,因而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只维持现状,不愿意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另外,一些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对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正确认识,对农民培训缺乏针对性。二是乡镇培训制度不健全,考核奖惩制度不够完善。虽然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但乡镇、村一级没有设立相应机构,因乡镇农技培训推广机构归乡镇政府管理,部分县级农业部门管不了乡镇农技培训推广机构的人、财、物,难以确保农技人员专职从事培训、推广工作。三是财力有限,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目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有计划地部署、规划教育培训事业,不能很好地落实各项实际工作,制约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四是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严重,没有大局意识,缺乏学科学、用科学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长期以来,梧州市农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受小农意识影响,粮食以“够吃”为标准,学习农技知识的兴趣不高。五是培训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现在各地方各村均在强调种养“一村一品”,所以在某个乡镇讲授一两项种养技术,很难满足各村各户农民学技术的要求。
4 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对策
4.1 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梧州市农民所占人口比例为80.69%,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把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建立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合作、任务到乡、培训到村”的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由政府主管,农业牵头负责大农业种养技术,教育局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畜牧、林业、水利、农机、劳保、工青妇和乡镇政府共同参与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三落实”。
4.2 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规划和制度 农民培训工作不要走过程,要有计划、持之以恒地进行。因此,需要制定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规划和制度,建议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
4.3 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投入 农民科技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事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并纳入当年政府预算,确保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4.4 出台优惠政策 对接受培训、学有所成,尤其是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证书和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在土地承包、小额贷款、示范项目、扶贫开发、技术信息和乡村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和优惠。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形成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农村发展新风尚。
4.5 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梧州市农业农村和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工作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由县农业局直接领导和管理,其业务经费和资产由县农业局统一管理。乡镇基层要有培训机构,以利于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工作的开展。
4.6 培训突出产业,注重实效 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农业资源状况和农民的需求,重点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向农民传授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以及结构调整知识,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重点针对粮食、茶叶、蔬菜、水果、猪、鸡、鱼、西甜瓜、桑蚕、食用菌、玉桂、八角、花卉、中药材、木薯和马铃薯等优势产业进行技术培训,规范培训管理,优化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使农民学以致用、学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