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东县油菜宽窄行栽培技术
2018-02-13马德春邓中华
马德春 邓中华
(四川省会东县鲹鱼河镇综合服务中心,四川会东 615200)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南部,由于当地垂直气候差异显著,因此会东县小气候呈现多样性特点。虽然油菜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品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方式等不到位,导致油菜产量不高、种植面积不大。近年来,会东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选择“双低”油菜品种,尤其是蜀杂系列和德油系列[1],“双低”品种油菜具有低芥酸、低硫葡萄糖的特点,而且其油酸含量达到6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2];另一方面改进了栽培方式,采用了宽窄行栽培方式,油菜产量大大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油菜对环境温度、湿度和土层深度相当敏感。油菜主根发达、细根分布较广,要想获得高产,需采取中耕松土、填塞土缝、深沟高厢和重施蜡肥等措施。另外,油菜只有在气温达到10 ℃时,才开始现蕾并产生抽薹现象,在10~18 ℃时开花,如果在开花期气温下降至10 ℃以下,开花数减少;在结果期气温上升高到30 ℃以上时,结果出现不良现象。笔者根据多年在农业推广一线的工作实践,对此项栽培技术进行浅析。
1 茬口安排
会东县主要产业之一是烟叶生产,截至2016年,烟叶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油菜生产可以解决烟叶生产茬口问题,因为烟叶基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移栽,在4月上中旬油菜收割基本结束。油菜生产剩下的油枯可以作为烟叶生产的有机肥料,将油枯进行秸秆还田、过腹还田,起到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培肥土壤的作用。
2 品种选择
近几年来会东县农业部门通过大量品比试验和生产表现,选择一些产量高、适应性、抗逆性强品种作为会东县的主要推广品种,选择“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如德油、蜀杂和油研系列品种。这些品种有隆油1号、德油杂10号、德油8号、德油5号等,基本上淘汰了白菜型品种,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最高产量达210 kg/667 m2,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3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适时早播是“双低”油菜高产稳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否则油菜苗期生产慢、抽薹开花迟。一般油菜在9月上中旬播种,早播、早栽,栽后气温高,有利于活棵,为油菜早发创造条件,使油菜在冬前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壮苗安全越冬。大田与苗床的比例为(7~8)∶1,对于苗床施足底肥,三元复合肥25 kg/667 m2,磷肥25 kg/667 m2,人畜粪2 t/667 m2等。
在油菜成苗后3叶期前,可以进行定苗、匀苗和间苗,留稀去密,防止生产过旺形成高脚苗;在油菜二三叶时,根据苗情长势情况进行提苗,可以施用一两次清粪水加尿素;油菜苗5叶期生产较快,采取促控相结合,一方面为了抑制徒长,667 m2可用100 g对水30 kg 进行喷雾;另一方面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生产。移栽前壮苗的标准是苗高25.0 cm,根系粗0.7 cm,七八片绿叶,苗龄45 d,移栽前7 d施用送稼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3]。
4 宽窄行栽培
对于凉山地区来说,宽窄行栽培方式有两方面作用:第一,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起到省工、省肥和省种作用;第二,集结了移栽烤烟技术,很容易被广大农民所学。移栽时间在10月中下旬,种植密度为6 000~7 000株/667 m2。栽培时以100 cm为一带,宽行距66 cm,窄行距33 cm,每窝栽1株,窝距18~20 cm。
5 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底肥可以用过磷酸钙、尿素、水肥和堆肥,底肥有利于油菜形成壮苗,确保安全越冬;追肥,主要看苗情、长势来施用,一般在移栽成活后7~10 d追肥一次,30 d后再追肥一次,用尿素加清粪水,对水进行喷雾;硼肥,一般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一次,可用0.1%~0.2%硼砂对水喷于油菜叶面上,可以防止花而不实,还可以提高油菜产量10%~15%;油菜薹肥,一般在1月底2月初施用尿素,要重施早施,促进形成较多的分枝。
6 适期摘薹
对于会东县来说,摘去油菜花蕾的主薹,可以促进有效分枝,提高油菜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减少油菜倒伏。对于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尤其重要。一般在主薹长至30 cm以上时采摘,摘主薹10~12 cm。对于德油杂10号,主薹叶色嫩绿,炒后食用味道清香,可以作蔬菜之用。
7 病虫害防治
虫害以蚜虫为主,当发病株达到10%左右时就要开展防治,可用农地乐、吡虫啉、敌杀死等高效低毒农药;病害有菌核病、病毒病、白锈病和霜霉病等,以防治菌核病为重点,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15 kg/667 m2。
[1]孙德文.会东县双低油菜宽窄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8):27-28.
[2]毛仕昌,许正菊,蒲倍.华油杂系列“双低”油菜在四川地区的关键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6(1):19-20.
[3]李崇辉.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西南农业学报,1997(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