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谱》中体现的古希腊社会观念探究

2018-02-12熊子健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古希腊

熊子健

摘  要:神话是一种凭空臆造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文明在特定时期产生的社会观念的文学反映。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叙事诗《神谱》,在记载古希腊克洛诺斯神系的同时,也蕴含了那个时代古希腊的社会观念。通过对《神谱》的简要分析,可以对古希腊早期的社会观念,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赫西俄德;《神谱》;古希腊;社会观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2

1、概述

1.1《神谱》

赫西俄德被认为是古希腊的第一位个人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神谱》是其流传至今的两大代表作之一。与其另一部主要记述人间生活的代表作《工作与时日》不同,《神谱》主要记述的是神的生活。全诗记述了从卡俄斯出现到奥林匹斯诸神掌管世界这一段“神的历史”。从最初产生的是卡俄斯,其次的盖亚,及后续的塔耳塔罗斯,爱神厄罗斯,到最后奥林匹斯神系的形成。《神谱》可看做是为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灵所作的家谱。王振军曾这样论述:“《神谱》也是一部古代希腊神话的汇编,在神话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把希腊神话中的诸神谱系化从而构筑一个庞大的神的家族。”

而在这样的神话叙事中,虽然构建的是神的体系,但引申的是社会关系,那么故事中涉及当时的社会观念,应属必然。

2、古希腊神话与社会观念的关系—从《神谱》中举例分析

2.1古希腊神话的产生

神话是文明生发期的一种文学形式,可以从神话中窥见其产生初期时的社会情况。《柏拉图思想中神话的心智教育--赫西俄德神话与高贵的谎言》中这样写道:“神话故事在当代学界多作为人类学研读的材料,比如希腊神话反映了希腊人的母系氏族特性,及其伦理中状况--那个时代的希腊人对乱伦还没有禁忌; 或者先民对周遭世界缺乏理性认识,在认识能力低下的情形下对世界的一种想象。”的确,神话虽说本身是先民的想象,但不是完全现实世界的意识,那么其中蕴含先民所处时代的社会观念,也就不足为奇。同时,神话产生的社会生产、生活及文化条件,也是研究其所反映的社会观念时所不可或缺的。古代的希腊商业贸易繁荣,海运发达。这种情况下,文化的发展,必然与古希腊之外的文明联系紧密。张竹明曾说“希腊神话是最丰富的”,“由于希腊居民在古代曾发生过多次的迁移、冲突、交汇、融合,除各部落氏族自己创造的神话而外,又继承了克里特、迈锡尼的遗产,并在和先进的东方接触中改造吸收了埃及和西亚的神话。因此希腊神话这是呈现纷繁复杂的现象……”正因如此,希腊神话在吸收外来文明神话故事以丰富自身神话体系的同时,又用自身的文化对这些外来神话加以改造。其中,必然使这些神话印记上了社会观念的特征。

2.3《神谱》中社会观念体现的例证

2.3.1《神谱》中的人文特征

众所周知,古代希腊神话中的神是带有人的特征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不同的品性,也会畏惧神自己也无法掌控的命运。如神话中,宙斯具有贪欲这一缺点,经常喜欢下到凡间,同不同的女子产生暧昧之情;天后赫拉同样具有妒忌的特点,不时采取行动,制止阻挠宙斯荒唐的行为;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中,每一个神都有自己的立场,都会带有凡人的情绪。《神谱》中也明确提到,缪斯女神们正是在作者牧羊时,“从一棵粗壮的橄榄树上摘给我一根奇妙的树枝,并把一种神圣的声音吹进我的心扉,让我歌唱将来和过去的事情”的。由此可见,《神谱》是作者在劳作之中生发灵感而产生的。而身为古希腊早期诗人的赫西俄德,在促使古希腊神话成文的过程中,对神话的人文特点的形成,应当具有导向性作用。

2.3.2三代神系的更替—直击人性的本质

《神谱》着力描述了从卡俄斯开始各具特点的三代神系。其中,代表着自然之力的卡俄斯(包括该神系的塔尔塔罗斯、该亚等神祇)并不具有较为具体的形态,实际上也不具备较为具体的“人性”,如“在道路宽阔的大地深处的幽暗的塔尔塔罗斯” --这一描写与后来对奥林匹斯诸神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第二代神的描写“人性”较为具体,着重描写了残暴而“性欲旺盛的父亲”的乌兰诺斯。之后对于第三代神宙斯的知人善任、善采忠言和节制描写“人性”尤其具体。《神谱》对于乌兰诺斯的描写,常常是充满贬责,对其凌虐该亚的行为,对其囚禁子女的行为;相反,宙斯的这种充满克制的行为,就显得无比高大了。由于滥施淫威,乌兰诺斯最终被该亚和克洛诺斯联手推翻。相对应地,以宙斯为代表的奥林匹斯诸神最终在大战中赢得了胜利。上述胜负逻辑上也体现了人性在人类发展中的力量。

在《论<神谱>的哲学叙事》中,“《神谱》的原初神混沌是万物的肇始和根基,是宇宙的原始形态,神族谱系暗含的是世界永恒不息的运动变化,變化的动力是暴力与冲突,生殖与爱欲。”这也许正反映着“人性”的变化与冲突,或许三种神系的更替,体现的就是人类的发展中“人性”在斗争左右胜负的逻辑。“最初的神,其属性完全是自然成分,他们的生育和其他行为仿佛都是一种自然行为: 既不存在‘过度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节制。”而这种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神谱》写作时,古希腊人眼中的人生存的“黄金时代”的畅想:一切来自自然,返归自然。

而乌兰诺斯的“过度”、宙斯的“节制”以及这两位神祇的结局,都具有深意。在《工作与时日》中,赫西俄德对秩序进行了丰富的描写,要求“一个人能知道所有这些事情(指农业生产秩序),做自己本分的工作,不冒犯永生的神灵,能识别鸟类的前兆和避免犯罪,这个人在这些日子里就能快乐,就能幸运”遵守调和的秩序,遵循自然的规律,就可以获得成功,而不遵守自然规律,超出范围,就自然会受到惩罚。这些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本分工作、遵守秩序和规律等合乎自然规律的社会观念,都闪耀着和谐“人性”的光辉。

2.3.3该亚与乌兰诺斯的争斗--母权父权之争

《神谱》开端就讲述了大地女神该亚的重要作用,此时,该亚女神的作用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凭借她的力量,整个世界才初步成形。但是不久之后,赫西俄德就写道:“广阔的大地因受挤变窄而内心悲痛。”此时,该亚女神的作用,似乎又被乌兰诺斯掩盖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玉清曾这样论述这种区别:“该亚从混沌之神卡俄斯中产生,成为所有一切的牢靠的根基,繁衍生命并且成为庇护这些生命的家园,天空之神乌拉诺斯,深海蓬托斯以及连绵起伏的山脉均是地母单性生殖所生,他们没有父亲。 这是很典型的女性胎生宇宙的神话观。”。在神话初创时盛行的母系氏族社会形态,在无形之中影响了神话本身的发展。该亚女神生下众多孩子乃至无性生殖这一特点,都可以对应到母系氏族社会时常常出现的“不知其父只知其母”的现象。但是,当赫西俄德將原本可能是口头文学的神话转为文字时,古希腊早已是父系社会了。在这种情况下,后来的乌兰诺斯崛起,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时,父系氏族社会在《神谱》中,还表现有一些特征:“特征一,男神开始加入创始纪的神话中,与女神一起承担缔造世界的人物,并且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征二,男神开始压制女神,挑战女神的权威,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乌拉诺斯开始独断专为,他憎恨力量无穷,强劲魁伟的儿子,以至于儿子见到他就害怕得畏畏缩缩,乌拉诺斯戏称他们提坦(紧张之意),并且把儿子藏在大地隐蔽处,使得该亚因受挤压变窄而悲痛。”

可以说,赫西俄德在《神谱》中的这一描写,或许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隐晦地描绘了古希腊社会在由母系转向父系时的激烈情况。虽然该亚女神最终还是设计报复了欺压自己的乌兰诺斯,但是她也是借儿子克洛诺斯之手完成复仇的。总而言之,在《神谱》中,女神的地位转而降低了。同时,这也是古希腊社会转变的真实写照:母系地位下降而父系地位上升。这一重要的社会观念,就这样体现在了赫西俄德的诗句之中。

2.3.4最初的女人潘多拉——古希腊对女性的态度

《神谱》中描述了潘多拉的出现:“高处打雷的宙斯看到人类中有了远处可见的火光,精神受到刺激,内心感到愤怒。他立即给人类制造了一个祸害,作为获得火种的代价”这个“祸害”就是最初的女性潘多拉。紧接着,作者继续描写道:“这类女人和会死的凡人生活在一起,给他们带来不幸,只能同享富裕,不能共熬可恨的贫穷……在高处发出雷电的宙斯也把女人变成了凡人的祸害,成为性本恶者。”这种对于女性的描写,符合当时的古希腊社会对于女性的看法。古代的希腊社会中,男女极不平等。以雅典为例,男性公民无论多么贫穷,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参与政治事务;相形之下,女性无论多么富裕、出身多么高贵,都无法企及这一层面的权利。引申到文学上,便是一个延续数千年仍有争议的问题:男女平等。

不管怎么说,有关潘多拉的神话,对应到古希腊的社会观念上,都与当时轻视女性的传统社会观念密不可分。

3、总结

作为一部神话史诗,《神谱》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产生必定与写作时的社会环境脱离不了关系。这也正是众多学者研究古代的文学著作的原因之一:研究文学作品,往往可以还原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的社会观念。这部史诗中,关涉古希腊社会观念的诗句,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从特定的角度去分析,可以产生新的认识,掌握更新的知识。这也是我们不断地去阅读原典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地理历史学家波舍尼阿斯在《希腊游记》、古罗马作家格劳斯在《阿提卡之夜》中,都曾记述过赫西俄德的生平。只不过由于写作年代与赫西俄德生活年代相距甚远,所以这些记载均不能被看做信史。

[2][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3]论《神谱》的哲学叙事[J].王振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4]柏拉图思想中神话的心智教育——赫西俄德神话与高贵的谎言[J].刘毅清,姜志鹏.美育学刊.2016(04)。

[5]张竹明:《<工作与时日·神谱>译者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译者序”。

[6][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7]神人之间:论《神谱》中诸神的意义[J].游雨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8]论《神谱》的哲学叙事[J].王振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9]浅析赫西俄德《神谱》中“弑父”这一经典母题[J].王玉清.文教资料.2012(11)。

猜你喜欢

古希腊
古希腊之旅
从艺术品中走出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阿波罗篇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时空大转盘·古希腊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略论古希腊罗马自然法思想
古希腊人与先秦华夏人异族观念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