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少数民族的缩影:《继承失落的人》中的廓尔喀运动

2018-02-12伊惠娟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暴力少数民族印度

伊惠娟

摘  要:印度小说家基兰·德赛的作品《继承失落的人》以印度大吉岭地区的廓尔喀运动为背景,小说中对此运动的描写,一方面从侧面揭示了尼泊尔裔印度人的政治经济民族诉求和西孟加拉邦政府政策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尼泊尔裔印度人暴力争取权利的严重后果,揭露了印度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少数民族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继承失落的人》;廓尔喀运动;印度;民族诉求;暴力;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2

一、引言

2006年布克奖获奖作品《继承失落的人》 (The Inheritance of Loss)是印度小说家基兰· 德赛的代表作。故事围绕主人公赛伊(Sai)和比居(Biju)展开,讲述了赛伊与其祖父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噶伦堡的生活以及比居在美国的非法移民生活。故事虽涉及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印度噶伦堡三个地理空间,但整部小说都以20世纪80年代的廓尔喀运动为背景展开。这一运动由居住在大吉岭地区的尼泊尔裔印度人为争取在西孟加拉邦建立独立政权而发起。为什么德赛将故事设置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是想谴责运动中的暴乱还是想表达对尼泊尔裔印度人的同情?

对于这一问题,批评家主要从运动恐怖暴乱给大吉岭地区带来的破坏和运动参与者基恩(Gyen)的心理两个方面讨论。帕尼(Pani)等学者从生态角度出发认为廓尔喀运动参与者制造暴乱,破坏了原本平静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小说中廓尔喀运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运动暴力的谴责。大卫·华莱士·史皮尔曼(David Wallace Spielman)主要关注赛基恩参与运动时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认为基恩在像其他年轻气盛運动参与者一样,受到煽动性言论的鼓舞,在游行中付诸恐怖暴力释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并沉浸在制造历史,男子气概,英雄主义情绪中获得内心暂时的平静。

这两种观点都只关注了小说中廓尔喀运动的暴力手段,强调运动的破坏性,批判参与者的不理智,但忽略了小说中作者对于尼泊尔裔印度人所受歧视和贫穷生活的客观描写。作为尼泊尔移民的后代,虽然在大吉岭地区生活了几代,人口占大多数,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却处于劣势。早在二十世纪初,尼泊尔裔印度人就已经开始争取在大吉岭地区的民族自治,1980年运动达全面爆发。尼泊尔人不仅要争取政治权,更要经济文化保障。但西孟加拉邦政府“无论运动是以暴力还是和平方式开展,政府一直试图镇压廓尔喀运动”[1]3,并未真正理解尼泊尔人的处境和诉求。小说客观的描写侧面表现了廓尔喀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民族诉求与西孟加拉政府政策之间的矛盾,二者之间信任缺失导致暴力升级,民族诉求不仅无法实现,并使整个地区陷入混乱,反映了一直困扰印度社会的少数民族问题。

二、听不见的声音

英国殖民时期,随着茶种植业的发展,大量尼泊尔人移民到大吉岭。印度独立后,由于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尼泊尔裔印度人作为印度社会中的他者逐渐开始寻求政治话语权。“无论他们[尼泊尔裔印度人]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他们始终是印度社会中的他者,无论是宗教还是种姓制度”[2]62。虽然人口数量占优势,但尼泊尔移民一直在社会中扮演着他者的角色,如小说呈现,“尼泊尔人先后被赶出了阿萨姆邦和梅加拉亚邦,然后不丹国王又极度不满——”。[3]136许多在梅加拉亚邦工作生活的尼泊尔人因没有许可证而被驱逐。安全感的丧失促使了这一民族地方运动(ethno-region movement)的爆发。

但民族地方主义并不是要建立新的国家政权,而是在原有政权制度下寻求自制。韦尔朗(Werlen)在论述民族地方运动时指出“民族地方运动是在承认原有国家政权的基础上对现存政治权利分配的挑战”[4]203。生活在印度的尼泊尔人一方面强调自身文化身份的差异,但同时将生活了几代的印度视为自己的祖国,如小说中示威游行者高喊的那样:“在我们的祖国,我们为之流血的国家,我们却被当奴隶对待”[3]168。不满的不是国家对国家的殖民,而是自己祖国对人民的不公。由此看出其真实诉求是在印度政府下实现自治,一种“统而不同”的民族诉求。

廓尔喀运动不仅体现了印度尼泊尔人政治诉求,也是对在经济社会中所受歧视的斗争。从19世纪末到印度独立以来,大吉岭地区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尼泊尔移民的后代。作为人口支柱为印度独立,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处处遭受歧视。如同小说中的疑问一样,“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代了。为什么尼泊尔人不能上学接受教育?”[3]136。没有受教育权利,同时也只能在噶伦堡贫民窟苟且生活,在很多印度人眼中,他们是“堕落分子”“文盲”,即使有能力,也会像基恩一样因为尼泊尔身份而遭到拒绝。相反,赛伊的祖父却可以享受下午茶和饼干,诺妮姐妹雇佣尼泊尔人巴德胡看门,鲜明对比更让尼泊尔人迫切感受特殊民族身份招致的不公以及独立政权的必要性。

在廓尔喀运动这一问题上,西孟加拉邦政府一直将尼泊尔裔印度人的民族诉求定义为政治“暴动”与“国家分裂”。在一份由西孟加拉邦政府发行的文件中,西孟加拉邦政府阐明自己立场时说道,“邦政府的基本策略就是要通过引导找出尼泊尔人中的分裂分子”。[5]33即此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分裂分子蓄意煽动。如西孟加拉邦政府一样,印度各政府一直认为廓尔喀运动等民族问题势必导致国家分裂,印度虽然出台一系列反歧视措施,但却仅仅针对社会群体(如低种姓制度人群)并未考虑到像穆斯林一样的少数民族……因为印度政府认为最重要的是国家统一……很多领导者坚信少数民族自治意味着分裂。[6]69如同小说中的尼泊尔裔印度人,消除宗教带来的政治经济不公平是生活在印度少数民族最迫切的诉求,而政府却未听到少数民族的声音,势必导致信任的缺失,反抗与暴力。

三、看得见的暴力

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印度政府只强调国家统一,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真正诉求,总在事情恶化成恐怖暴力时通过政治协商满足少数民族一定的要求。但这种方式则让更多的少数民族认为只有诉诸恐怖暴力才能让政府听到自己的声音。廓尔喀运动领导者Subhas Gheising一直主张暴力争取权益,采访中他曾表示“印度的政府只能理解暴动语言,任何发起暴动的组织诉求都得到了满足”。[7]122故事开端描写了一群尼泊尔少年闯入赛伊祖父家中抢劫,“尽管打扮得像游击队而且确有任务在身,他们看样子却很不像回事,其中年龄最大的看上去也不到二十”[3]4。就是这样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却成为恐怖暴力最积极的参与者,并且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贫穷,忍受饥饿,在抢劫时总是对食物有着无限的渴望;他们痴迷崇拜电影中暴力行为,并付诸实践,沉浸在幻想的英雄主义情节中。为何对民族权力的争取却沦为少年玩得不亦乐乎的暴力游戏呢?“恐怖主义参与者通常很年轻,出身贫穷…促使他们成为恐怖分子的不仅是物质匮乏还有精神空虚”。[8]94忍饥挨饿,精神匮乏的生活让尼泊尔少年感受到社会的不公,而运动的领导宣传者则利用年轻男孩心中的不满,极易冲动的特点,将其变为争取民族权力的暴力实施工具。

随后廓尔喀运动开始实行“法西斯式的政治兜售”(Fascist propaganda),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聚众暴民”(rabble)。任何层级的运动领导者都拥有着极大号召力,收到无数追随者的崇拜。小说中这样描写一位运动参与者见到廓尔喀民族解放阵线噶伦堡分部头目普拉德汉时的姿态:那人被引到普拉德汉面前,不停地点头哈腰,眉眼不抬一下,口中谀辞如潮:‘尊敬的大人,见您尊面不胜荣幸,您尊贵而仁慈,求您逛降福祉,愿神的恩泽如雨露沐浴大人……”[3]257 其维诺姿态以及普德拉汗对罗拉的嘲讽使整个运动蒙法西斯式领导崇拜的影子。

利用这一心理,小说中的暴动组织者人血沸腾的讲述着印度尼泊尔人所受的种种磨难,高潮处他“挥舞着反曲刀,一刀割破了木质,举起滴血的手展示给所有人看。”受到鼓舞的人群呼号这廓尔喀万岁,“个个血脉贲张……三十个支持者冲上前,同样用反曲刀割破拇指,用血书写了一份要求廓尔喀独立的公告”[3]168-69。在法西斯式的政治宣扬中,鼓动者常通过重复煽动性的演讲让人们成为“聚众暴民”,这些人盲目实施暴力活动却对自己行为的政治目的浑然不知。[9]119一时间,似乎所有参与运动的尼泊尔裔印度人都坚信从印度人手中利用暴力抢回房子,土地就完成了偉大历史使命,暴力恐怖逐渐堙没了最初的诉求。

西孟加拉政府对少数民族诉求的不理解,印度尼泊尔人极端暴力争取权益的方式让双方之间的信任消失殆尽,真正的民族诉求早已被暴力活动,武力镇压的恶性循环掩埋。无论最初的初衷是什么,留下的只有罢工,宵禁,鲜血和尸体。到1986年,在持续不断的暴乱之下,大吉岭地区已几乎成为废墟,酒店,商场空无一人,经济严重下滑。[7]1无论是印度人还是尼泊尔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尼泊尔裔印度人争取权利的处境也是少数民族争取权利的缩影。

结语:

德赛将故事置于廓尔喀运动这一历史背景下,既描写了尼泊尔裔印度人真实的生活状况,也展现了运动暴乱,一方面展现了尼泊尔裔印度人独特历史,文化下的民族诉求,以及西孟加拉政府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时对少数民族诉求的误解。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廓尔喀运动领导者用暴力争取权利带来的后果,二者之间的信任缺失使恐怖暴力侵蚀了整个地区,最终少数民族的民族诉求被堙没,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的社会。小说中尼泊尔印度人的生存困境,暴力冲突也是当今印度社会少数民族生存现状的缩影,揭示印度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Sarkar, Swatahsiddha. 2013.  Gorkhaland Movement: Ethnic Conflict and State Responce. Concept[M].

[2]Sinha, A.C., Subba, T. B. ed. 2003. The Nepalis in Northeast India: A Community in Search of Indian Identity. New Delhi: Indus Publishing Company[M].

[3]德赛·基兰. 2013继承失落的人[M]. 韩丽枫 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4]Wenner, Miriam. 2013 "Challenging the state by reproducing its principles: the demand for" Gorkhaland" between regional autonomy and the national belonging." [J] Asian ethnology 72.2 : 199-220.

[5]Government of West Bengal. 1987. Gorkhaland Agitation: Facts and Issues, Information Document II.[M].

[6]Bhalla, A.S., Luo, Dan. 2017 Poverty and Exclusion of Minorities in China and India.[M] 2nd ed.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7]Government of West Bengal. 1986.Gorkhaland Agitation The Issues: An Information Document[M].

[8]Laqueur, Walter. 1999. Fanaticism and the Arms of Mass Destruc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暴力少数民族印度
反性别暴力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暴力”女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暴力云与送子鹳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印度式拆迁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