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韵渡诗魂,醉态各异妙笔生

2018-02-12冉子成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太白陶渊明饮酒

冉子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人体若是酒杯,美酒便是灵魂,因为酒是接通人性灵魂深处的桥梁,也是联结悲欢离合的秘密精神通道。悠悠历史的时空里,中国是酒的故乡,创造了丰富的酒文化。酒的世界里,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借酒消愁;可以麻痹自己,像“阿Q”般处世;可以激发灵感,创作诗歌……

谈到酒和诗,我们不得不提到陶渊明和李白。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魏晋伟大的诗人和辞赋家。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酒神”;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其诗歌代表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酒仙”。陶渊明和李白的饮酒诗流传千古,影响巨大。二人的饮酒诗除了借酒消愁,及时行乐等异曲同工之妙外,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让我们借着诗人的余辉 ,找寻诗人内心深处的答案。

一、陶李诗篇万古传,各领风骚数百年—贡献不同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一口气写了20首,此外,以酒命名的诗作还有《止酒》《述酒》。据学者统计,陶渊明诗文137篇(诗125首,含《联句》),写到酒的累计58篇(《饮酒》20首中未明言酒者10首尚不算在内),约占42%,如此高的饮酒诗比例,在晋之前绝无仅有。可见,酒是陶渊明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从陶渊明始,饮酒诗才正式登上诗歌的舞台。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力创作饮酒诗的文人,是中国古代大量创作饮酒诗的开山鼻祖,在饮酒诗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酒是陶渊明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更是其人生理想、政治抱负、家国情怀的抒发品。酒是陶渊明诗歌创作的发动机,其诗歌始于酒,终于酒,酒贯穿其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

如若说陶渊明是大量创作饮酒诗的第一人,那么毋庸置疑,李白则是中国饮酒诗的集大成者。“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据统计,李白现存诗歌1050首,其中有关酒的有218首,占其诗歌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太白写下了不少弥漫着酒香的诗篇,诗与酒在他的笔下完美结合,巧夺天工。饮酒诗构成了太白诗歌交响乐中最精彩的篇章,也为中华诗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因不同

陶渊明和李白同样作为中国饮酒诗的发展者、促进者,为饮酒诗的成型,成熟做出了不可磨灭,彪炳千秋的贡献。但二人在风格、贡獻、作用方面各有千秋,其饮酒诗创作成因离不开诗人所处的时代。

魏晋时期,表面上曹氏和司马家族建立了相对统一的国家,实质上仍是一个动荡时代,而且这一时期酒风盛行。陶渊明身处这样的时代,就在不经意间,酒进入了个人的生活,换了一种身份进入了诗歌。若是没有纵酒派,我们很难想象陶渊明会有如此多的饮酒诗作。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看尽当权派的虚伪做作,对出世彻底心灰意冷时,他想到了身后的归隐,用酒和诗一吐心中之块垒,一解内心之郁闷。

反观大唐,那是一个路不拾遗,恢弘 壮阔的时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两个盛世。正是这样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使李白眼界开阔,心境高远,少了魏晋文人的苦闷与压抑。也正是这样繁荣开发的时代,唐代造酒业高度发达。有这样丰富的 酒的世界,唐人皆性嗜酒,太白也不例外。李白作为诗人,饮酒之后,必有诗作,于是一系列的饮酒诗流传于世。

三、解印绶去职,凤歌笑孔丘——作用不同

陶渊明和李白留下了众多的饮酒诗,吟出了许多千古名句,二人都为中国饮酒诗的起步、发展、成熟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我们驻足于各自饮酒诗的贡献与成因时,不得不去反思他们饮酒诗背后的故事,他们为何留给后人这众多的千古饮酒佳句,意欲何为?作用在哪?

陶渊明的饮酒诗主要表达梦想与现实。早期的陶渊明是有一腔抱负的,五次入仕便是证明。他试图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拯救世间,即便能改变一点黑暗的社会面貌也在所不辞。罢官后,《咏二疏》和《时运》的描写,可以看到陶潜羡慕二疏生活在一个太平年代,满腹经纶的学问被统治者赏识,自己也想返回到孔子的儒家中去,更想回到三皇五帝时期去大鹏展翅。然魏晋黑暗的社会现实彻底吞噬了陶渊明的梦想,他只能解印绶去职,借助饮酒诗去抒发排解内心压抑的苦闷,走向自由的属于自己的世界。

李白豪放豁达,用饮酒诗张扬自己率真逍遥的个性。他将自己的真性情用酒来表达,酒中浸泡着诗人那颗纯真的赤子之心,他不是用酒来逃避现实,麻醉自我。而是用酒来表现自我,实现个体价值,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人生。酒是生命的汁液,给李白以真情;酒是人生的明镜,映照出李白豪迈狂放的个性。

四、结语

酒韵渡诗魂,醉态各异妙笔生。诗人陶渊明和李白作为中国饮酒诗坛的双子星,为中国饮酒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醉酒后妙笔生花的饮酒诗作读来朗朗上口,品来韵味无穷,更是后代文人们模仿习作的榜样垂范。两位诗人的饮酒诗在成因、贡献以及作用上各有千秋。但他们都用饮酒的方式为后人奉献了一场诗歌的盛宴,他们如同两颗璀璨的明星,其光芒永洒人间。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中华书局出版,2003.

[2]李辰冬.陶渊明评论[M].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5.

[3]王琦(清)注. 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出版,1979.

[4]黄天碌. 李白酒诗注[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太白陶渊明饮酒
你好,陶渊明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紫瓯香茶醉太白——简谈“太白韵”紫砂壶的构造与文人风采
恐龙科普秀——太白华阳龙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太白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
《陶渊明 饮酒》
李白与太白鸭
与猫狗共饮酒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