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亚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2018-02-12程绍民沈鹏英付丝羽熊英琼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亚健康高校教师教师

★ 程绍民 沈鹏英 付丝羽 熊英琼(.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昌 330004;.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南昌 330006)

今天的医学不仅是关于治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上个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Berkman教授通过研究首先提出:人体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国外将其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我国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机体不健康但没有疾病,只有一些功能性的改变,无器质性病变,呈现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容易罹患疾病。亚健康状态所反映出来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并不能作为确诊某种疾病的绝对依据,但可以预示各种严重病变的潜在危险。因此,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研究的广泛深入,正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注重生存质量的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1999年,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会议研讨会指出,目前我国的亚健康人群约70%[2]。相关研究表明亚健康的发生常与社会、职业、心理、遗传、生活事件与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我国,知识分子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其亚健康状况尤其令人担忧。王育学教授做过一个5万例的人群调查,亚健康的正态分布率达到56.18%,其中大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他们中以白领、知识分子为主[3]。在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只有53.4岁,比该地区的平均寿命低20岁左右[4]。刘畅智对其所在高校教职工亚健康状况的370名人群调查中,发现健康状态者仅占24.86%,亚健康状态者占75.14%。可见高校教师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亚健康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5]。司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某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主观自评,发现有超过九成的高校教师自评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晋升职称的压力”“完成科研任务的压力”“工作时间过长的压力”排在导致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工作类因素前三位[6]。章笑来等通过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亚健康人群中,中级职称的要明显好于高级职称的人数,男性要好于女性[7]。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师生人数成倍增加。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校教师处在科学研究和知识更新的最前沿,面临着较大教学与科研的压力;此外,各地都在建设高校区、大学城的管理模式,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该校位于南昌红角洲高校区,教师们每天奔波在上下班路途中的时间长达近两个小时,长时间的交通疲劳更加使得广大教师们身心疲惫,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

长期以来,在众多高教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当中,更多的是重视对教师认知、动机、态度、个性因素及领导、团体与组织行为的研究;国家各级教育机构都偏重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而对教师的健康问题,尤其心理健康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忽视了健康是教师本身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没有意识到躯体和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加强对高校教师健康问题的研究,以提高教师躯体和心理健康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课题。

因此,我们设想通过设计针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特点的调查问卷,确切详细地了解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危险因素,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并拟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及特色鲜明、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方案,以期有效改善教师健康状况。

1 研究方法

1.1 设计问卷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健康测量量表和国内比较成熟的亚健康测量量表,根据亚健康定义综合考虑南昌各高校的地域交通实际和高校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制定出适合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特点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封闭式问卷,结构拟分为三大部分:躯体症状、心理症状、社会症状。问卷内容及选项设计,适合计算机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2 问卷调查 ①调查对象:2011年9月在职的南昌部分高校教职工,随机、分层抽样;年龄21~60岁;男女各半,共320例。②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以下属学院为单位,集体发放调查表,实施现场问卷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86例。

1.3 问卷分析 将问卷选项、判断标准等适合计算机归类分析的数据录入,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分类分析,对该校教师亚健康状况获得初步判断。而后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把关判断,确定评估结果。发现疾病者,建议转入正常临床诊疗路径;未发现明确疾病者,则进入下一步流程。根据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及中医养生学理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危险因素,从而为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身体调养、心理咨询辅导等方面的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2 研究结果

2.1 高校教师亚健康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①躯体症状:乏力、无食欲、心悸、睡眠较差、易疲劳、肥胖、视力下降、颈肩僵硬、口腔溃疡、慢性咽痛、便秘、抵抗力差、经常性感冒等。②心理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长时间情绪不良,处于紧张、压抑、敏感状态,易受刺激;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思维涣散、反应迟钝等。③社会症状:社会适应能力差;觉得别人都不好,别人都不理解自己;怕与人交往,厌恶人多,在他人面前无自信心,感到紧张或不自在;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甚至于有自闭症趋势等。

严重的身心疲劳造成亚健康状态,久而久之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引起自我认同的缺失,甚或最终导致个人健康的严重损害。

2.2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层面:①社会对高校教师期望高,而实际上教师地位低。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理念的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高校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教师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智力开发者、能力培养者,还希望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灵魂铸造者、人生指引者。教师要完成这一多重角色任务,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献更多的年华,这些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工作压力。可是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好转,教师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而言,高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仍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青年教师,可以说面临着一定的生活压力,清苦的物质生活与繁重的教学工作、沉重的科研压力极不相符,使得高校教师这一高尚职业不仅不为社会艳羡,反倒令从业者失衡,感觉不公,甚或自卑,失去了对教育工作的热爱。②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过于专制,甚至官僚。有些高校在管理中方式陈旧死板,对老师束缚太多、要求过细。不仅要求坐班,上、下班还要指纹签到。虽然希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口号喊了多年,但目前有些高校管理还是属于长官意志,缺乏民主,如考评体制缺乏客观性、公正性,还是论资排辈,尤其是领导优先,使得那些处于一线教学科研的教师觉得前途渺茫,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而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高校实行的“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制”“职称评聘结合制”等竞争性的评价制度,其初衷是为了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动力,但结果是,为了达到目标、完成指标,使得教师们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考核后同一学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经济上的压力和竞争性评价制度给教师带来持续不断的紧张感。此外,在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后,教师们还要参加很多工作,如各级各类竞赛、培训、课题研究等工作,以及通过教育部高校评估、示范性专业、各级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等各类评估,不仅没有双休日,甚至于寒暑假也在加班加点地工作,精神长期处于应急状态,且得不到相应的补偿。面对工作压力,有的教师没能适应形势需要,感到恐慌和无所适从,进而导致心理危机。③教师未能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正如前文提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理想化的高度期望与教师职业的现实境况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本身专业素质高,理论知识面广,还必须有极强的心理耐受力。面对超负荷的压力,心态调整不当,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近五年来,招聘高校专职教师的学历标准基本上都是要求博士研究生,这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都比较有个性。青年博士们,寒窗苦读近二十余载,就业后勤奋工作,但是结婚、购房等现实的生活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努力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科研任务的压力。就科研能力而言,他们大多经历了系统的、专业的科班培训,但是在完成标书撰写和申报之后,实际上在课题的立项方面,未必占有优势,反而立项更多的是那些具备行政职务且人脉资源丰富的同事,加之他们社会阅历浅、社会交往能力一般,这一代人不少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个性,不懂得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等各层次的关系,所以往往产生由过度自信——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这一落差往往让他们很难接受。35~45岁之间的中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中的“夹心层”,状态也堪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大多处于晋升高级职称的时候,职称的晋升不仅是自我认同的体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物质生活。职称晋升,尤其是高级职称的晋升,在高校中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不仅要求完成必备的教学时数,还要课题、经费、论文、论著及获奖达到一定的指标。中年教师们在家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在学校也是骨干力量,繁重的教学科研让他们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往往身心俱疲。高年资的老教师们日子也不轻松,大多数高校的绩效改革方案打破了原有的评价体系,既可以低职高聘,也可以高职低聘。这就要求老教师们也要面临着科研立项、论文发表等方面的压力。部分老教师虽然教学方面颇有造诣,但并无科研方面专业培养的背景,面对科研压力往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加之各个年龄层次之间,甚至同一年龄层次、不同专业之间,教师相互感情交流不够,人际关系淡漠,在科研立项、荣誉申报等方面存在着利益冲突,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性,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3 对策

健康管理是在经济发展推动下出现的新事物,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并提供健康咨询指导以及对影响动个人及集体 的积极性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健康效果[8]。健康管理具有标准化、定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其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9]。其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都将严格依据循证医学和循证公共卫生的标准来确定和实施。

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科技投资对总体人群健康的回报率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新药、新手术和其他新技术的投入成本越来越大,各个国家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医疗费用占国家GDP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但其对总体人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人类健康长寿的贡献却越来越小。因此为了保证人人享有健康,当务之急不是改良诊断和治疗系统,而是重视健康维护和管理系统[10]。

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倡导于美国。美国健康管理研究人员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健康管理将获得一个90%和10%的比例,即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会降到原来的10%;而未做健康管理的10%的人,医疗费用则比原来上升90%[11]。在我国,健康管理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正在逐步完善,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具有显著的迫切性。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前些年该校没有参加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在公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省内各高校都未参加),高昂的医疗费用支出成为学校的一个沉重的包袱。通过对其中一些高校教职工的医疗费用支出的结构来看,主要是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所占比例较高。在高校教师中间,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对其所处亚健康进行干预,而且要把干预的年龄段向前推。只有这样才能使在职和退休后教师们各种疾病的发生降低,这样不仅能节约医疗费用,而且对于保障教职工健康水平,都有积极的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对于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健康管理。3.1 社会加强对教师群体的关注 全社会在寄予教师这个群体高期望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他们理解与宽容,关心与尊重。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应该改善教学设施条件,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努力提高教师的薪资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自我归属的认同。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预防这一群体的紧张、焦虑心理,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只有全社会都真正关注高校教师的生活与工作,尊师重教,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威信,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激励教师勤奋工作,真正热爱教书育人这一伟大事业。

3.2 学校实现管理服务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机构在管理教师的同时,更应强调服务意识,真正贯彻在以人为本的方针,而不仅仅是喊喊口号。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群体的内心感受和切身利益。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的工作场所都在学校,学校硬件、软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时的心理压力。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平台,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让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转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投入各项工作。学校管理层应当真正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深入基层,切实了解教师的需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注重工作激励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的归属感,使教师在学校这个平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营造民主、平等、阳光、和谐的校园。

3.3 教师改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遇到心理问题时,不应回避,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应该心胸豁达,要认识到自身内环境的重要性,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寻找自身因素,自我调适,客观分析,寻找解决之道。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珍惜自己的工作环境,爱护身边的同事与学生,体会教学科研的乐趣,积极乐观地生活工作,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

猜你喜欢

亚健康高校教师教师
最美教师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