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全“慎动”养生思想探析

2018-02-12左晓柳钟志兵江西中医药大学206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养气心神形体

★ 左晓柳 钟志兵(.江西中医药大学206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南昌 330004)

万全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养生思想造诣面壁功深,其所著《养生四要》不仅总结了前人的养生思想,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书中提到:“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1]。“慎动”作为其中之一,在养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慎动,主静之用;主静,慎动之体”,“慎动”并不是绝对的不能“动”,而是要相对的来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不可过极,这才是养生之道。万氏认为形神活动要动中有节,动静不失常度,故而形体和精神才能保持统一,如果形神妄动,就会损耗阴精阳气,最终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在《慎动》一卷中万氏阐述了慎动的理论原则、妄动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慎动——心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主宰着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万氏认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1]。是故心静乃是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慎动”思想的核心内容。心静是指要保持心神的宁静淡泊,心清静无为有利于协调机体内外活动,提升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那么人的寿命也就会延长。万氏认为人的本性偏于清静,但是容易被七情六欲所影响,进而出现心神妄动、劳心过度,神为形之主,当精神涣散时,人体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故而人体寿命不能长久,也就是万氏所说“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以此养生则殃”[1]。

万氏在“慎动”中最重视的就是心静,心神恬淡虚无、精神调和是机体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为了达到心静而不妄动的目的,万氏提出了打坐、调息等方法以收心养性。打坐是锻炼人的静力,通过集中注意力调节人体身心状态,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打坐之法并不是简单地坐下而已,它要求口不妄语,目不妄视,耳不妄闻,以此达到心不妄动的目的。这与中医气功的调心入静、西方瑜伽的冥想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人在刚开始打坐时心情浮躁波动,是很难入定的,万氏结合自己打坐的心得,提出一些静心凝神的方法,如长期坚持练习,寄思于物或守中来约束心神。打坐和心静是相辅相成的,打坐是静心的一种方法,而心静又是打坐的目的,因此打坐的关键在于心,只要心至清至静,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也都相当于是打坐了。

2 慎动——情

万氏认为身体的劳伤和疾病是比较容易治疗的,而情志之病相对来说较为难治,因此,他提出养生要慎动“情”,即情志要保持平和,不可过极。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阴,阴性主静,故而五脏对应的五志应以静为主,五志有常,精神调和,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则协调运行;五志过极、情绪波动异常,则人体脏器会出现功能紊乱、气机失调的现象,如过怒会导致肝气上逆而生肝病,过喜则会伤心而出现精神涣散等,此类病症若不及时疏导,时间日久便会成为难治之证。故而情志养生应该被重视,人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淡然的看待万事万物,则可精神舒畅,心静神安,慎动“情”即是此理。现代社会心理问题在健康问题中日益突出,万氏所提倡的情志养生方法对于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的治疗是大有裨益的。

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草木不凋论》中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2]。五脏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存在生克乘侮的关系,故此五志之病可用五行相胜之理来治疗。肝属木,肺属金,金胜木,故悲可治怒,所以当一个人非常愤怒的时候,可以用悲怆婉转的话来感化他,以平息其愤怒;心属火,火胜金,故喜可治悲,所以当人悲伤忧愁的时候,可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逗乐他,以开心代替悲伤;恐治喜、怒治思、思治恐等皆同此理。对于情志诱发的疾病,万全也列举了具体的方药:由过怒所致疾病可用四物平肝汤,由过喜引发的心神疾病宜用黄连安神丸,过思所致疾病宜用二陈汤,过悲所致病证可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过恐引发的疾病可用远志丸治之。这些方剂对于现代的情志之病的治疗亦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进行研究和实践。

3 慎动——形

形为神之体,形体是神依赖的物质基础,除调心养神外,形体的颐养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万氏认为形劳要有常度,不可过极,不能不“动”,也不能过“动”,要达到劳而不倦、动而不怠的目的。正常情况下,人要想保持气血的正常运行,必须要运动,适度的劳动可以畅通气血,锻炼筋骨肌肉,调和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其增强体质。《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指出“生病起于过用”,“过用”是生病的起源,它包括很多方面,形体劳作便是其中之一,如果形体劳动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范围,就会耗精伤气,损伤筋骨,影响脏腑功能,形成虚性体质,进而滋生各类疾病,视、卧、坐、立、行久的五劳所伤和视、语、思、欲过所导致的四损等皆是形劳过度所造成的[3]。

万氏主张动静不失常度,人体养生应讲求劳逸结合,避免过劳或过逸。视、听、言、欲皆是人体组织器官在工作,如果超过了一个度,对人体是有害而无益的,因此,万氏提出应“俭视养神,俭听养虚,俭言养气,俭欲养精”[1]。万氏为了更好地调养机体脏腑器官功能,在动静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属性和形体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养生保健方法,如:“目宜常瞑”“发宜常栉”“齿宜数叩”“津宜常咽”“腹欲常摩”,这些具体措施恰恰体现了动中有节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来看,万氏在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也能如此清晰而准确地认识人体组织器官并且能正确的发挥其功能,可见其养生功力之深。

4 慎动——气

气是人体脏腑器官行使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生命是形、气、神的三位一体,养气对“形”“神”的生成、功能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4]。万氏在“慎动”这一卷里,详细写了很多关于养气的内容,他认为懂得养生的人也一定知道如何养气,而懂得如何养气的人则一定可以长寿。《养生四要》中提到“动则息出乎肺,静则息入于肾,一动一静,心实主之”[1],气与肺、肾、心有关,肺主气的宣发肃降,肾主纳气,二者在心神的主导下一出一入、一动一静,维持了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有序。“百病生于气也”,气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如果过度消耗人体元气,将会导致形神活动异常,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降低,进而扰乱了健康的生命秩序,故保养定气在养生中有着重要意义。

万氏也提出了保养定气的具体方法,他认为“调气者,顺其气也。服其气者,纳其气也。伏其气者,闭其气也,皆曰养气”[1]。人的呼吸与天地运转相对应,养气要顺应自然。调气要求顺着经络运行而调,万全强调要调“胎息”,即是呼吸吐纳缓缓而行,绵延不绝,就像在母亲的胎腹之中,身体随着气的运行而自动运转。服气是纳气的一种养生方法,服气时要注重内外平衡,因时、因地、因人而服,不可一味的不分清浊的服用,否则只会适得其反[5]。伏气是指固守元气,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应顺应其先天之性潜藏护养、培元固本。此外,他也在前人调气的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理解,认为“进阳火”和“退阴符”的关键在于一念之间,与时间并无固定关系。一念之间是指善恶之念,心中常存善念则是“进阳火”,心中被恶念所扰,摒弃恶念则是“退阴符”,养生之道在于要存善去恶,善念促使心中坦然,恶念易使心被困扰,所以心存善念有利于保养人体正气,促进身心协调。

“慎动”养生的核心应是动静平衡有度,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形神合一。《慎动》一卷只是万氏养生知识和经验的一小部分,但是却体现出万氏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养生见解,在养生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他的很多养生著作都值得我们继续去研读和探索。

猜你喜欢

养气心神形体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