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医籍《证治要义》妇产科食疗特色*

2018-02-12赖微微李丛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证治食疗方要义

★ 赖微微 李丛(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陈当务,字惠民,江西抚州人,生活于清·康熙至乾隆时期,寿逾70岁,但生卒年月不详。戴第元序言中称其为明朝忠臣石夫公曾孙,并称赞“性朴直,落落不合与俗”[1]叙一。后家道中落,不得已放弃仕途,闭门习医13年。将自己学习注解《内经》《本草》《伤寒》《金匮》等经典的心得著成《医学四义》,包括《内经篡义》《金匮晰义》《本草条义》和《证治要义》。

《证治要义》为目前所见最早完整使用“辨证论治”一词的古籍。全书共十卷,内容涵盖八纲辨证、养生要点及诸科症治。每述一病,先明辨病因病机及证型,再集合前人相关阐述,最后记录个人临床经验。细观全书不难发现,擅长饮食疗法是陈氏临证的一大特色。作者精研药食同源之理,对药用食物了如指掌,在各科症治中都贯穿着食疗思想,力图以常用之物济世救人。该书也被评价为“方不泥古,制药不越常品”[1]序三。

古代旴江流域民间素有“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的俗语,原因在于妇女有经、带、产、乳的特殊生理,而且往往更易受七情困扰,变生诸症难以药痊。《证治要义》卷六专设“妇科”一卷,讨论妇产科常见病证治,在常规的药物疗法之外,尤重食疗。

1 调经种子

对于月经病的治疗,陈氏提出:“调经者先顺其气,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偏僻者恕以待之,劳碌者逸以养之。调其五味,调其七情,调其起居,调其汤药,俟其气和血畅,自然附络循经”[1]130。调经总纲以调气为先,补不足损有余,还要根据患者不同性情采取不同的生活调养方式。陈氏认为相较于调七情、起居和汤药来说,调饮食最为关键。在食材选择上,陈当务认为羊肉与乌贼鱼同为妇人要药,羊肉补阳而乌贼鱼补阴。

陈氏治疗月经病的食疗方即首选羊肉。将月月红花根杵烂,与泽兰、羊肉、清酒一起煮食。月月红花即月季花,月季花根甘苦微涩,性温归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散结的功效。配合活血利水的泽兰,温中补虚的羊肉和清酒助药势。此食疗方经前用可补血,行经时用能和血,经后用可调整经期及预防痛经。

第二张调经种子的食疗方即秘传济阴羹,将黄芪、白术、广陈皮、木香、红花、乌药、当归、附子、元胡索、蛇床子等药共四两研末,取乌骨雄鸡一只剖开洗净,将药末放入鸡内,加酒煮烂成鸡羹;药末中也可加入糯米粉做成丸,早晚服用[1]134。这道济阴羹补气活血温中健脾,可活血调经亦可补虚生子。

2 崩漏带下

崩中漏下素来为妇科急危重症。陈氏认为崩漏病因病机有二:其一为七情过极,五志之火亢甚,罹及冲任,若冲任本来虚损,则血被火逼而妄行;其二为劳动过多,脾胃虚损不能培植肝木,而肾又虚衰,不能供济,以致枯木生火,逼血下行。所以妇人崩漏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脾、肾的不足,治疗应调其脾胃以统气,大升大举,以助生发之气。食疗方用龙眼肉二两、荔枝肉二两、艾茸一两同酒共煮,京墨为引。

龙眼俗称桂圆,被誉为“果中极品”,开胃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被认为与人参相类似[2];荔枝肉甘温微酸,功能益智健气、暖补脾精、滋补肝血。《本草纲目》对二者进行了比较:“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平和也”[3]。《证治要义》中用龙眼、荔枝升阳补气,艾茸温经散寒,清酒活血化瘀,加上止血的墨汁,几味药相得益彰。

至于带下病,陈氏认为气虚不能摄养是根本,治疗也以养脾胃升阳气为第一要义,其次情志不遂者要重视调理气机。带下食疗用脂麻汤,即“黑芝麻和甘草、食盐、青茶叶同擂为汤”[1]142。这里的“汤”即擂茶,又名三生汤,是一种南方特色食品。一般用炒熟的花生、芝麻、绿豆等加茶叶、食盐,用擂钵捣烂成糊,冲开水调均,还可加入炒米,清香可口[4]。黑芝麻味甘性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青茶即乌龙茶,可提神益思、消食生津。此食疗方除擂茶常用的食材外,加入补脾益气的甘草,既不损滋味又针对带下病因,可谓绝妙。

《证治要义》中还记载了更为简单的止带食疗方,如嫩芭蕉叶与猪肚同食、石榴壳与野鸡同食、鸡冠花与鸭血同食等;甚至于单方,比如专食黄精或蟠桃果也能止带[1]142。

3 胎产诸疾

胎产期用药关乎母婴健康。孕期用药不当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往往无法挽回,而产后体虚加上哺乳,产妇也往往不耐药毒。从敦煌遗书中的妇产科古医方开始,中医两千多年来都将食疗作为调理胎产疾病的重要方法[5]。

妊娠早期,孕妇易出现妊娠恶阻,多因脾胃虚弱或肝胃不和导致冲气上逆、胃失和降。若呕吐日久,饮食不入,可继发恶阻重症,影响孕妇身心健康及胎儿发育。因患者不能饮食导致药物也难以内服,治疗颇为棘手。对此,陈氏提出一个巧妙主张,可根据喜好先用食物的气味熏开胃气,然后因病用药。例如喜好酸咸口味的,就用姜醋煮鲫鱼汤,让孕妇去闻鱼汤的香气,待食欲激发胃气舒畅后再用药[1]155。妊娠转胞,小便不通气急胀满,也是孕期急症,多责之中气不足,食疗可用童便加白糖化服[1]155。

产后胞衣不下即胎盘稽留,要视情况决定食疗还是药疗。如果产妇腹部不觉胀满而且喜按摩,这只是产后气虚无力推动胞衣,可用食疗固护元气。陈氏用参汤、鸡肉、龙眼肉汤,稍加姜、酒以温中补气,胞衣可得自下。如果产妇腹部胀满疼痛手不可近,这种情况更为危急,是由于感受寒邪或情志忧郁,经脉失畅血不归经而有败血渗入胞中,这时应以活血化瘀药及时救治。

有素体虚弱的产妇生产后气血大脱昏绝不知人事,用急救措施转醒后,要辨血虚或瘀血的不同针对性用药。如果家贫或仓促间没有备用的药物时也可用食疗替代。血虚者以龙眼肉煮酒服之,有瘀血者则加童便、菊花根,或者随意吃些酒肉、糕饼、甜果等补助元气。

对产后饮食调摄,陈氏认为有富贵之家往往产后恣意服用鸡、面、参、芪等补品,使得瘀血郁结不散,甚至积久成热阴液耗伤而成骨蒸;而有些贫苦之家,产后非但没有饮食调养还要勤力作劳甚至冒犯寒暑,导致虚与邪相搏结而成蓐劳。正确的做法是,新产后不要急着进食辛咸厚味的食物,而要饮少许童便或姜酒以滋阴活血[1]159。

4 小结

江西旴江流域自古以来自然环境优越,粮食物产丰富,社会经济繁荣,医学文化发达[6]。旴江医家对临床各科证治既秉承传统又不乏创见。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就注意到药物的毒性问题,明确指出治疗上不宜过分依靠药物,哪怕是无毒的药物也只能用到病去九分就不再用,而要以“谷肉果菜”的饮食疗法清除余邪。此后食疗作为中医疗法的组成部分备受重视。

在旴江医籍中,《证治要义》是食疗特色较为鲜明的一部。作者认为病情变幻无常而医者识力有限,故将四方游历时收集的有效食疗方收集在书中,以备不时之需。《证治要义》中妇产科食疗方较为集中,涵盖经、带、胎、产各个方面。其妇科食疗思想颇具特点。

其一,注重温中通阳。陈氏一再告诫妇女“饮食切戒生冷,身上切戒寒凉”[1]134。食疗选材上,认为温中补阳的羊肉不次于固精敛阴的乌贼鱼。调经种子的秘传济阴羹使用大队温性药物与乌骨雄鸡、酒相配以温暖胞宫。其余食疗药物如龙眼、荔枝、艾、黑芝麻、甘草、野鸡、猪肚、参、姜等等也多为温补之物。

其二,擅用食物之气。一般食疗利用食物的滋味发挥功效,而《证治要义》中创造性地利用食物的气味,让食入即吐的患者以鼻嗅平日喜爱的食物气味,达到调畅胃气的作用。这个思路显然来自中药熏蒸、嗅鼻等外用法,可谓将食物的药用达到了极致。

其三,药食选择有度。陈氏尽管对食疗非常重视,但并不一味推崇,强调在辨病的基础上,适当选择使用。若病症缓浅可用食疗;若病症深急应果断采用药疗,以免贻误病情。充分体现了陈氏对食疗运用的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证治食疗方要义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食疗处方调治优势在临床推广的实践与体会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要义”
6款食疗方,防治乳腺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食疗方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