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肖台村地栽木耳产业调研
2018-02-12史小军贾振江
史小军 贾振江
肖台村地处陕西省柞水县杏坪镇东北部,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646户,人口2 372人,有贫困户196户,589人,是商洛市农业局牵头包扶的贫困村。2017年商洛市农业局积极组织该村发展地栽木耳产业,当年即实现了参与贫困户脱贫。
1 基本情况
2017年,肖台村在市农业局的扶持下,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陕西秦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丰民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为龙头,12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0亩,发展订单地栽黑木耳18.7万袋,生产干木耳6 961.3 kg,销售额达45.9万元,收入17.89万元,户均收入1.49万元。示范带动该村2018年流转土地324.52亩,267户种植地栽木耳180余万袋。
2 主要经验
2.1 精准选题 市农业局领导多次调研,同时组织市农科所、市农技站、市植保站等单位联合调研,在充分立足该村环境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发展地栽黑木耳产业脱贫。
2.2 解决资金 先后为陕西秦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争取投资139万元,丰民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投入产业精准脱贫项目资金15万元。更新设备。建立30亩地栽木耳基地,解决土地流转费用、地栽黑木耳菌袋生产加工的有关设施、草帘、地膜、编织袋、灌水设施、雾化喷头、晾晒设施等基础投入,为贫困户补贴0.3元/袋,解决了合作社、贫困户地栽木耳的起步原始资金问题。
2.3 开拓市场 多种渠道宣传推介 “柞水木耳”,多方与相关企业洽谈合作,扩充销售渠道。与北京金百万餐饮集团公司初步达成香菇、黑木耳及珍稀菌类进入北京市场战略合作意向。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 地栽木耳技术要求较高,菌袋配料、灭菌、发菌、化袋、配管都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要求进行,一步失误,都会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绝收。因此,建议包扶单位和牵头企业必须加强对从业者的技术培训。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市内外、县域内发展较好企业、合作社、特色小镇的横向联动,加大定时、定向科技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土专家,逐步提升从业者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实现地栽木耳技术人才的专业化、本土化,为地栽木耳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3.2 夯实基础设施 建议牵头企业和合作社借鉴现有成功的产业领养、借袋还耳、入股分红等操作模式,向基地注入资金,帮助基地购建排水设施,建设晾晒烘干贮藏设备。建议每3~5亩配备排水设施一套,每30亩建设100~150 m3烘干房1座或1 000 m2风干厂房1座。同时针对当地特殊小气候,加强与气象部门协作,在当地建设小型观测点,收集、积累当地地温、气温、降雨、光照等气象资料,为地栽木耳移植时期的确定、后期管理等提供决策依据。
3.3 增强利益联结 建议合作社主要负责人退出村级行政管理,或减少村级行政管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合作社的发展、管理上来,同时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健全财务管理及相关制度,充分调动经济杠杆,提高会计核算和运营管理水平。推动入社成员、地栽木耳农户及村组的“三变”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产业资金向股金转变,鼓励入社户参与地栽木耳管理、劳动,获取劳动收益、享受利益分红并承担相应风险,增强利益联结,健全作业台账、生产日志,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
3.4 适度规模发展 由于当地地处山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贫困户老弱病残较多,劳动力严重不足又文化水平较低,如盲目扩大规模,会造成管理不到位,采收期出现用工荒等而影响产业发展。因此,建议在现有条件下适度发展,以每户年发展2万袋,年发展20~30户为宜。在管理好、示范好、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2~3年内,依靠“能人带动”,结合市场变化逐步扩大规模,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发展,进而实现规模化生产。
3.5 标准化生产 柞水木耳栽培历史悠久,市场久负盛名,目前西川“木耳小镇”发展有声有色。建议牵头企业、合作社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品牌意识,向“木耳小镇”靠齐靠拢,借势发展。在生产中加强日常生产监督,严格按照《柞水木耳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操作生产,实行标椎化、规范化生产,严格采收、分级标准,及时收贮,标准化分级、包装,提高木耳商品性,提升“柞水木耳”名片的市场含金量,促进地栽木耳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