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市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8-02-12向晓蓉

乡村科技 2018年27期
关键词:铜仁市贫困村贫困人口

向晓蓉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贵州 铜仁 554300)

1 铜仁市精准扶贫现状

贵州省铜仁市位于武陵山腹地,是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区之一。铜仁市10个区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十三五”期间,铜仁市有58.32万贫困人口、1 565个贫困村,其中深度县1个、极贫乡镇2个、深度贫困村319个。2016年,铜仁市减少贫困人口15.25万人;2017年,铜仁市减少贫困人口12.81万人,519个贫困村出列,碧江、万山、江口、玉屏4个区县已经退出;2018年,铜仁市计划减少贫困人口21.2万人,603个贫困村出列,石阡、印江、思南3个县退出;2019年,铜仁市计划减少贫困人口9.06万人,281个贫困村出列,松桃、德江2个县退出;2020年,铜仁市计划实现281个贫困村出列、沿河县退出。

2 铜仁市精准扶贫实践困境

2.1 精准管理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识别机制是政府分配与基层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识别机制。铜仁市虽然通过多次组织开展精准识别,但因铜仁市识别人员对农村的熟悉程度不一样、专业素质有差异、村级基层干部精准扶贫政策认识存在偏差、贫困群众故意隐瞒收入等,导致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退出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在识别中被对象牵着鼻子走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乡镇为达到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户指标,很多非贫困户“被”识别为贫困户,“漏评、错评”的情况较为严重。

2.2 产业扶贫后劲不足

产业扶贫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铜仁市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生态养殖业、食用菌和油茶等特色主导产业。但是,由于农业产业培育不强,产业配套设施较差,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市场需求定向引导欠缺,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致使产业“造血功能”不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受益面较低。

2.3 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是国家扶贫政策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现阶段,由于各级扶贫开发投资基金需通过资金申报、专家评审、基金置换、项目批复等烦琐程序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扶贫专项资金及涉农整合资金下达较缓慢,县乡在项目选择上考虑不成熟等因素导致产业扶贫项目推进较慢,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

2.4 帮扶合力压实不够

近年来,铜仁市围绕贫困区县、乡镇和村制定、出台了“五主五包”政策、定点包干措施、干部驻村帮扶及贫困村提升工程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为关心扶贫干部、提升干事创业激情,研究出台了《铜仁市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暂行办法》和《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的意见》,但是仍然存在帮扶工作不实、帮扶干部责任压实不紧、部门帮扶合力不够等现象。

2.5 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贫困农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精准扶贫难度也因此而随之增加。一是不愿脱贫。一部分贫困户由于存在政策依赖思想,担心脱贫政策会变,主观上不愿意脱贫。二是不能脱贫。由于部分贫困户文化程度较低,没有相应的发展技能和劳动力,加之村集体经济带动力量不强,虽然有脱贫致富的想法,但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脱贫,从而产生了帮扶工作“一头热”的情况。

3 铜仁市精准扶贫应对策略

3.1 用“高”的标准实施精准管理,提升攻坚质量

认真开展精准识别质量提升行动,做到“该进的不漏一户一人、不该进的不进一户一人”,全力提高识别精准率。严格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对标对表,做到退出程序规范、公开、公正,全力提高退出精准率。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政策,力争帮扶措施不漏一项、不漏一人,做到帮扶措施群众认领、帮扶工作群众认可、帮扶成效群众认账,全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3.2 用“宜”的原则抓好产业扶贫,增强发展后劲

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及市级脱贫攻坚基金投向要求,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遵循“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的原则,以市、县(区)明确的主导产业为重点统筹布局扶贫产业,指导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立足自身特长和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选准选好脱贫产业和路径,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同时,实施“投资绿卡”制度,向规模以上企业发放“投资绿卡”,对其子女入学、就医、办理相关证件等事项进行特事特办。出台工业企业发展奖励、明确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等办法,对规模以上企业纳税实行“先征后奖”,推出投资项目审批“一条龙”无偿代办,高效服务落地企业[1]。

3.3 用“特”的方式创新“三农”样板,提高扶贫效益

深入开展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进程。加快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精品水果产业园、蔬菜产业园、现代畜牧产业园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针对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的现象,出台农村撂荒土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采取土地入股、租赁等方式有序引导撂荒土地承包者的经营权流转,合理流转土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营主体,使农户、村集体、企业实现互利共赢。

3.4 用“治”的办法创新社会管理,注入扶贫活力

创建乡镇“大部制”改革并在全省推广,把乡镇以前的站办所优化整合为“四办四中心”,实现资源整合最大化、办事效率最大化、干部培养最大化、服务群众最大化。开展“边际共建”实践,与两省交界村、镇开展跨省“五联工作法”(支部联建、村务联议、产业联合、设施联用和生活联谊)试点,走出一条矛盾联解、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同兴和共同致富的小康之路[2]。

3.5 用“广”的举措加强农民教育,营造浓郁氛围

加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勤劳致富之星、勤俭节约之星、孝老爱幼之星、脱贫之星”等评比活动,奖励通过勤劳致富率先脱贫户,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整治争当贫困户、争要扶贫政策、隐瞒收入和隐瞒住房现象以及不履行赡养义务、遗弃老人和无理缠访等行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浓郁氛围。

4 结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下,作为深度贫困地区,铜仁市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扶贫攻坚的决胜时刻,要因地制宜,突破精准扶贫在实践中的困境,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铜仁市贫困村贫困人口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隐形贫困人口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