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地质岩石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018-02-12潘少逵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岩石导师

潘少逵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地质岩石学是岩石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包含的内容较多。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其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手段枯燥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由于地质岩石学所涵盖的范围较广,还有许多岩石没有被开发和研究,也就使得地质岩石学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较高,如何在地质岩石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地质岩石学教学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地质岩石学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需求

岩石学是地质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岩石的结构和组成、历史演变、分布区域等内容的学科。岩石学所研究的范围不仅仅包含地球中的岩石,如陨石等来源于宇宙的岩石,同样在岩石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创新型人才是指专业能力过硬,并且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对于不同的问题总能够寻找新的解决途径,能够发现新事物或开拓新的领域的人才。由于地质岩石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地球上的各种岩石,要充分的了解岩石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剖析岩石所形成的条件以及经历的历史,并分析岩石的形成规律,从而达到探索自然的目的。而由于自然界纷繁复杂,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岩石类型在等待研究,加上科学本身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因此,培养地质岩石学创新型人才,不但是促进地质岩石学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在新形势下,面临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所必然面临的时代选择。

二、地质岩石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1、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多元化的育人模式,也就是指针对每个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多元化的育人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分级导师制。地质岩石学的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可以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采取分级导师制度,例如,将大一和大二学生分为一级,主要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主要负责奠定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不采取分专业的教学内容。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对地质岩石学各专业内容还不够了解,因此,可以使用班级导师制度,每个班级由一位导师指导,一方面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产生专业兴趣,从而决定学生的未来专业方向。除此之外,大三和大四可以分为一级。大三、大四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对某一方向的专业会具有更大的兴趣,因此,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时就要利用到本科生导师针对某一方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知识,规划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在这段时间内,导师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导师所负责的学生数量不能太多,要以五、六人为标准,并且这些学生都要具有相同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才能方便导师进行指导和教学工作。

第二,一对一导师教学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而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由于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很难培养出具有极高素质的顶尖人才。因此,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顶尖人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建立一对一导师的教学模式,实施英才教育。可以通过结合大一和大二两年的总成绩排名,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通过面试等方式层层筛选,选择出最优秀的人才,并分给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过硬的教授一对一指导,从而给予其更优质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出学术界顶尖的人才。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质岩石学的教学内容冗杂,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教学内容枯燥而丧失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学习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讲解本课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确课程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的用途,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其次,教师要注重提出合理的问题。地质岩石学本质上是一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学科,需要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而通过给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科研探索的氛围当中,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再次,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入实例。地质岩石学研究的范围是地球上所存在的岩石,在提出问题或讲解知识点后针对性的引入实例,或是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有效的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联合实际,从而深化学生理论基础,提升其应用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用生动的教学方法讲解枯燥的知识。地质岩石学中各种岩石的物理属性、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岩石的各种属性,而是要利用生动的教学方法讲解。例如,每一块岩石的演变历程,都可以视为一段故事,教师通过讲解故事的方式,既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问题,又能够直观的体现出岩石的演变历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实践教学

创新型人才是指专业能力过硬,并且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对于不同的问题总能够寻找新的解决途径,能够发现新事物或开拓新的领域的人才。这也就需要学生具有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国内外知名大学在地质岩石学专业上,实践课程的总课时在三分之二左右,但其他大学实践课程只占有总课程的一半甚至以下,实践教学课时无法满足地质岩石学教学的需要,因此要注重提升实践教学课时,并且在非教学时间内依然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显微镜、衍射仪等实验设备,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

另外,要定期组织学生野外实习,将野外实习与课堂学习、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兼顾理论与实践多方面的教学。通过野外实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到附近地质情况中所产生的岩石的各种属性,结合所学知识对岩石进行分析,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使得教学内容和手段更加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学习前沿地质岩石理论

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针对某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进行解答,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从而寻找解决路径,这也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和专业功底,还要具有广阔的视野,了解前沿地质岩石的科研成果及理论。而现如今,由于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工作量上,导致很少有教师会广泛的阅读地质岩石理论的期刊杂志,也就很难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于一些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而言,甚至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在地质岩石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也要广泛的阅读前沿的地质岩石期刊杂志,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利用多种角度解决问题,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动力。

结语:

培养地质岩石学创新型人才,不但是促进地质岩石学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在新形势下,面临经济的重要转型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所必然面临的时代选择。因此,地质岩石专业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通过分级导师制或一对一导师制等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育人模式,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最合适的教育。其次,由于地质岩石学的内容枯燥、冗杂,需要通过举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由于地质岩石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科学,因此要提高实践教学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并定期的组织学生野外实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由于地质岩石学正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想要针对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解答,必然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功底,因此,教师要广泛的阅读高质量期刊和杂志,从而学习到前沿的地质岩石理论,全方位的提升地质岩石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筱敏,季汉成,谢庆宾,张琴.加强“沉积岩石学”双语课建设培养国际化地质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10,(03).

[2]张宁,桑隆康,王国庆.国家精品课程《岩石学》之《沉积岩石学》的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3]李益龙,王国庆.变质岩岩石学室内教学中的难点和改进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7,(02).

[4]江姗.增强工科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的实践性——以《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4,(02).

猜你喜欢

创新型岩石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3深源岩石
一种叫做煤炭的岩石
海藻与岩石之间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