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的人本性分析
2018-02-12张丽红
张丽红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曾说,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究根溯源,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的诞生都指向人学,医学是为了人的生命健康而产生的科学,医学教育是为这门科学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医学教育之本在人。
一、医学教育人本性的应然性
希波克拉底誓言、日内瓦宣言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中国医学生誓言,都表明了医生职业的神圣性来自于对人生命和健康的责任。因此,医学教育之本在人具有两方面的涵义。
1.医学职业利他性决定了医学教育以人为本
医学职业是最为利他的职业之一,“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辞海》),”医者天然具有促进他人健康的义务;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但不是纯粹的自然人,而是有个性特征和社会性的人。仅仅依据医学技术也可以完成诊断和治疗,但患者的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等因素纳入医者视野时,诊断和治疗就会发生改变。鉴于医学的人学本质,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人道主义、奉献精神、仁爱精神等,即人文精神应是必备内容。中国自古有“医者父母心”的职业要求;在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倡“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医者精神。这样的职业要求和精神并非单从技术能力方面来考虑,而是对医者的道德要求。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不仅要通过专门的课程进行,而且应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最基本的要求是唤起医学生的“四端”。
人皆有仁义礼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称为“人”。人之“四端”在医者的言行中体现更为充分。失去了与同类的通感,只见病而不见人,医患之间就不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与其他交易行为无差的契约关系。医学生当然具备“四端”,医学教育的目的是焕发其固有的“四端”,使其在作为医务人员服务于人、服务于与自己一样具有类属性的群体中的一员时,能够自觉实施利他行为而不附加条件。
2.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决定医学教育以学生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是在党特别重点针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方向性指引。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校中一员,要积极落实思政会议精神,培养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需要把思政工作做好做实。习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医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必须坚持以医学生为本,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围绕学生,医学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的过程是社会要求与个人需求融合并逐步协调的过程,医学教育既是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又是为有志于医学研究的学生提供成材的机会。医学教育要关注学生需求,引导学生确定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规划,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
关照学生,医学教育要在具体生活中关照学生身心健康。医学专业的学习是最一丝不苟的学习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精力和体力较比其他专业学习要多得多,学习压力大,要特别关照医学生的身心健康。
服务学生,医学教育要把服务理念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只有观念转变才有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在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环节都要贯彻尊重学生的理念、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使医学教育更符合实际,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共同体一员,为学生参与学校建设和教育发展提供渠道,学生参与是依法治校应有之意。
二、医学教育人本性的异化
医学教育在应然性上是以人为本,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人本性逐渐淡化直至经历了一个异化阶段。
1.西方医学教育人本性的异化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根据“四元素说”把医学发展成为专业学科,使之与巫术分离,标志着西医的正式诞生。1543年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一书出版,使医学开始摆脱蒙昧主义,开辟了人类认识人体构造和机能的新纪元。但对医学技术的依赖使医学实践走向技术主义,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逐渐远离。医学实践中患者已经不是完整意义的人了,只有病痛的存在,人被“分割肢解”为分散的器官。在医学教育中技术教育代表了医学教育的全部。比较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常见诊断,医生开处方的药量会有10至20倍的差别:美国的人均外科手术率是英国的2倍,乳房切除术的比例是英国的3倍,冠状动脉手术是英国的6倍;美国的高血压到了英国则是正常的,而在德国就算病状;欧洲使用的抗生素量远远小于美国[1],在医疗技术趋同的发达国家之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有一个,医者职业精神的差别。
医疗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学教育中就体现为对人本精神的背离。医学生的教育长期坚持技术至上,忽视了医学生本身对人文素质的要求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教育与医疗实践形成了一个医学与人文背道而驰的恶性循环。
2.中国医学教育人本性的异化
“西方医学输入我国,约始于1800年Morison及Livingstone氏创设诊疗所于澳门。”“1881年(光绪八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创办北洋施医局,招收学生,分甲乙两种,甲种四年,乙种三年毕业,以英人Mackenzie为医官,此为中国办理西洋医学教育之始。”[2]在这之前中国本土医学发达,但医学教育却欠发达,南北朝时开始设置太医署教授医学生员,唐朝时太医署发展到完备状态,并逐步有了考试制度,但长期缺乏正规的覆盖范围较广的医学教育。西医和西医教育传入后,中国医学教育确实取得了长足进展,到20世纪30年代国立、省立、私立、军队的医学院校达三十多所。西医的传入冲击了中医的地位,效仿西医教育的鲜见的中医教育并不被教育行政部门承认,因此,西医教育成为医学教育正统。同样受技术主义影响,医学教育始终未见对人文教育的关注。民国时期国立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只有党义、英文、军事训练三个非医学课程,且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私立医学院校除了英文更无其他科目。
新中国成立后,医学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要求并无不同,非医学专业教育课程以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为主,建国初期主要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和文教政策与法令;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要是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80年代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德教育课程;“98”方案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马克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等;“05”方案课程整合成现行的四门课程。这些课程只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为适应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事法学成为各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但医学教育应有的系统的人文教育课程始终没有建构。从教育现状看,重技术轻人文的本末倒置现象依然存在,医学教育的人本性未获得彻底彰显。
三、医学教育人本性的回归
回归到人的本位既是医学本身人学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反思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疗的影响和医患关系异化的过程中,重新诠释人类文明的结果。
1.西方医学教育之本的回归概况
在反思了医学与人文背离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后,西方医学教育重提以人为本,学生在校学习和在医院实习期间都会受到有意识的人文教育和影响。20世纪60年代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南伊利诺大学最早开始成立医学人文系,而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也开始强制在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中增加对医学人文方面的考核。此后,医学人文研究快速发展,开展相关研究的院校数量迅速上升,到1999年,75%的美国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1995年起创刊发行Academic Medicine(Acad Med)专门发表医学人文相关文章[3]。医学教育内容的人本性在医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上可见一斑。如日本的大阪医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的医学生课程中安排了哲学、伦理学、国史、西洋史、东洋文学、西洋文学、法学概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思想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科目,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人文精神。美国哈佛医学院以能够理解并运用医学的人性和社会性为目标而设立的一系列人文课程,为同行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和借鉴。
2.中国医学教育人本性的回归
中国医学教育如何对待人本既受到世界医学教育的影响,又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背景相关。
(1)医疗改革是医学教育人本性回归的社会背景。从中国医疗改革的历程中可隐见医学教育人本性的逐步回归。1950年8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开始逐步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并实施到1978年,但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20世纪80年代医疗改革启动,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00年全面市场化的医院改制推行,与改革初衷相悖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出现;2005年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说法;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2016年多部委联合出台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品价格。医疗改革的探索过程是从单独考虑一方利益到综合考虑患者和医者的各自诉求的过程,即人本化的过程,医疗改革方向和节奏的变化在医学教育中体现为对医学人文教育认识的逐步深入。
(2)医患关系异化是推动医学教育人本性回归的重要因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医疗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要求。通过医疗改革,医疗机构从事业单位转变为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医疗机构的新特征,医疗机构成为营利性组织。医疗机构经营的效果最终由效益评价,经营压力层层落到一线医护人员肩上,救死扶伤的认识逐渐被淡化。过度医疗成为诊疗中常见现象,加上以药养医的改革思路,药品加价率畸高,医患之间矛盾渐渐增多。天价医疗纠纷、患者及患者家属伤医、杀医案件并不鲜见,医患关系由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关爱与尊敬的关系异化为对立关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精神的欠缺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本教育力度是解决医患关系异化的根本途径之一。
(3)医学教育改革与医学教育标准的实施是医学教育人本性回归的内在动力。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2014年11月国务院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把医学人文素质、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医学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16年又印发了修订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08版标准在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中提出了12项具体要求,16版在第一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开宗明义提出“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在学生职业素养领域提出了7条具体要求。这两个版本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的强调不亚于专业技能。为医学教育改革计、为达到临床医学教育标准,医学院校都要以人为本,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4)高校思政工作空前繁荣、传统文化传承是医学教育人本性回归的有利条件。国家在连续颁布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若干重要文件之后,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习总书记的讲话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并成为指导高校思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医学院校的人本教育随着思政工作的深入发展将获得更多支撑。2017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意见共有18条,其中主要内容是要继承和发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在重点任务中提出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特别提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医学院校在落实这个意见中大有可为,中国的中医人文思想非常丰富,与现代医学职业道德本质一致,都是为了“人”。因此,要对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传承的外在要求,又是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人本性回归的内在要求。
医学教育之本在人,脱离了对人的考量的纯粹的技术性不是医学应有的发展前途。片面依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医学。医学是最能直接参天地之化育的学科,医学职业也是最能实现大学之道止于至善的高尚职业,真正的医学教育必然是以人本性为核心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涛.世界各国医学教育[M].北京:中华医学杂志社,1933.
[3]焦洋.一位年轻医生眼中的美国医学人文教育[N].健康报,200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