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唐山民俗翻译

2018-02-12臧桂营孙乃荣蔡军艳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皮影唐山民俗文化

臧桂营 孙乃荣 蔡军艳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30)

在一带一路的世纪大战略背景下,基于文化平等认同基础上的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频繁。集中展示人民大众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民俗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促进交流和发展的软实力作用。正如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所说:在认识民俗对于促进民族自豪的重要性方面,以及为发现世界观和价值的本土认知种类和模式提供宝贵的资料方面,这是一个先于其时代的学科。

唐山以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彰显着这一地区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是燕赵儿女思想精华和智慧的结晶。在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方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述方面,表演艺术方面等诸领域都留存着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瑰宝。

一、翻译生态学的研究背景及理论视角

在翻译界,生态学已经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专家和学者将对文化的关注置于与自然界互动的考量之下,诸多学科开始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是翻译适应选择论,其核心是译者与翻译环境的关系问题。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在由译者与翻译环境组成的翻译生态系统里,译者处于中心地位。“译者中心”是指在涉及翻译行为的问题上,译者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不是对客观的翻译生态环境的人为改变,而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强调译者中心,既是对译者的重视,也是对文本的重视。因为译者能力的高低和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译作的质量。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译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西米奥尼(Simeoni)提出的“译者惯习”理论认为,译者具有“以社会规范认同的方式进行翻译的能力”,即译者在规范的制约下做出的具有“顺从”性质翻译决策和选择。另一方面,译者或译者群体对翻译环境,尤其是原文和译文的选择过程中,也积极地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英国学者查尔斯顿(Charlston)提出“译者姿态”理论。该理论指出,译者为弘扬自己认同的文化,即“文化荣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主动选用一些翻译策略,并放弃一些翻译策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姿态”。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些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为民俗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

二、唐山民俗翻译中的“三维转换”方法论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1)。许渊冲教授提出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理论。这里的语言形式,指从源语向目标语转化过程中,既要字、词选用适当,又要把握韵律、节奏,句子的长短、形式要考虑在谋篇布局上的协调统一,从而尽量做到译文的音乐韵律美和结构形态美。

唐山民俗文化丰富,尤其表演艺术方面,底蕴深厚,评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曲种之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山皮影作为中国影戏的一个分支,更是于2011年获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面以唐山皮影为例,考察民俗翻译中的“三维转换”。

原文:皮影的唱腔

唐山皮影的唱腔艺术最早源于唐朝和尚念经颂词和讲唱宝卷的腔调(高冀颖2017),所以它也曾被称为“影经”,“影卷”。在后来艺术实践过程中,艺人们不断融合其它曲种的艺术和唱腔特色,结合当地的地方音“老呔”音,最终形成了唐山皮影特有的唱腔风格。

译文:Lyrics script

Initially,all lyrics were sung in a sutra--chant tune,so it was called“Yingjing,sutra for shadow play”;Later,under influence of Baojuan,another folk art,it was called“Yingjuan”.The rhythm of all spoken and song parts conforms the Laoting dialect.

在此译文中,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唐山皮影唱腔的演绎过程。译文为了保留唐山皮影的民族特色,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将唐山皮影唱腔悠久的文化渊源与唐山的地理、人文环境因素综合考虑,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审美特色,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

唐山皮影深受国粹京剧的影响。剧中人物生、小、髯、大、丑与京剧中人物生、旦、净、末、丑相似。与其他地方的皮影不同,唐山皮影独创了两个滑稽角色:大手楔,小手楔。这两个人物一般只是在静场的时候出来调节一下气氛,与剧情里的人物和内容没有关联。这两个人物的塑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据民间传说,“大手楔”和“小手楔”是两个有残疾的孩子,被遗弃在庙中,一直受到师父的照顾,后来为救病重师父,出去乞讨。他们将师父的形象刻成影人,以便向世人传颂师父的功德。

译者对“大手楔”,“小手楔”采用音译的方法,即“Da Shou Xie”,“Hsiao Shou Xie”,对这两个人物的作用也进行了介绍:They usually appear in scenario links,telling jokes and humors to adjust the theatre atmosphere.没有文化背景的介绍,译入语读者容易觉得这两个人物的出现很突兀,尤其在观看直观的影像资料时候。本人童年观看皮影时,这两个人物上场后,一度以为是后台操作失误。

唐山皮影集戏剧、绘画、雕刻、剪纸于一身,皮影的造型因雕镂精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影人的雕刻分为阳刻和阴刻。皮影的雕刻始终贯穿着中国的美学理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及“阴阳”等理念都对唐山皮影的雕刻起了深远影响。

译者对“阳刻”和“阴刻”的翻译分别如下:

Yangke,thegarland,taking off the leather to make lines;

Yinke,the diaglyph,making the line by retaining the leather;

民俗学文化异质性的特点使其翻译出现文化缺省现象比较普遍。译文中,译者采取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有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独特的异域民俗文化。如果不受篇幅的局限,译者能将阳刻和阴刻的雕刻方法解释的更加具体,对阳刻和阴刻的文化负载内涵进一步拓展、延伸,将更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交流,传播。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唐山皮影的剧目主要包括传统剧,如《五锋会》;现代剧,如《刘胡兰》;动物寓言剧,如《人参姑娘》。因受现代多种媒介手段的冲击,传统剧目上演场次已经很少。动物寓言类因其唱词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而深受青少年们的欢迎。因而唐山皮影加大了这类题材的翻译,本人童年曾有幸多次观看皮影戏的演出,至今仍然对其“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奇妙的舞台赞叹不已。舞台下,尤其在农村地区,观众观看演出的过程亦是交际的过程;舞台上,透过屏幕,观众与历史对话。以唐山皮影艺术为题材的舞蹈《俏夕阳》更是于2006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并多次到国外演出。国际间的交流为唐山的旅游文化带来了积极影响。

结语

当前,民俗学与翻译学的跨学科融合越来越成熟。翻译过程中,对民俗文化异质性和持续性的尊重是施行“一带一路”战略和理解全球化的关键。生态翻译学强调适应选择论下的“译者中心”,译者因其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统领地位,在民俗文化翻译时,要谨记文化身份问题,保持民俗文化的异质性和清晰度。翻译方法上,要突破其表层结构--语言维的翻译,更要进行深层结构的发掘,即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06).

[3]高冀颖.唐山皮影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

[4]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5]王丽娟,王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广州民俗翻译探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皮影唐山民俗文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月光皮影
唐山香酥饹馇圈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皮影的来历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