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 销 合 作
2018-02-12
【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概况】截至2017年末,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94个,其中,省社1个,设区市13个,县(区、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县社)80个。
基层供销合作社 全系统有基层社1145个,与上年持平。其中:集体企业665个,有限责任公司87个,股份有限公司74个,股份合作公司35个,农民合作社12个,其他272个;由县社垂直管理的780个,实行属地管理的158个,保留牌子实行民营的103个,其他104个;实行自营的845个,占73.8%,承包经营的71个,占6.2%,租赁经营的95个,占8.3%,停业、歇业等134个,占11.7%;吸纳农村大户或能人加入的有346个,上级龙头企业通过资本、业务带动的有269个,通过农村综合服务社或庄家医院改造建成的有126个;基层社经营网点16777个,其中日用消费品网点6335个,农业生产资料网点5550个,农副产品收购网点1753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910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 年末,全系统组织农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8872个,比上年增加445个;入社农户117万户,带动农户540万户。其中,农民合作社联合社588个。各类专业合作社中,农产品类6982个,农业生产资料类63个,综合服务类1283个,其他类544个。
在农产品类专业合作社中,棉花专业合作社149个;干鲜果蔬专业合作社2049个;粮油作物专业合作社816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55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73个,水产专业合作社969个,畜禽专业合作社1561个,其他1210个。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等认证的专业合作社3739个。其中,通过有机认证的有422个,通过绿色认证的1290个,通过无公害认证的2027个。有产品注册商标的专业合作社835个,有经市、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品牌的专业合作社382个。
企业结构 年末,全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1697个(不含基层社)。其中,省社所属企业14个,设区市社所属企业160个,县社所属企业1256个。从股权结构情况看,全资企业397个,控股企业186个,参股企业548个,开放办社吸纳的有业务指导但无资产关系的企业566个。从产业类别情况,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企业1232个,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187个,农副产品经营企业199个,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202个,再生资源经营企业93个。各类生产加工企业249个,其中,工业品生产加工企业147个,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96个,再生资源生产加工企业6个。其他服务业法人企业216个,其中,宾馆、饭店和餐饮业企业18个,物流业企业9个。从连锁配送企业情况看,全系统连锁企业316家,拥有配送中心390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5.4万个。其中,直营连锁、配送网点1.1万个,加盟连锁、配送网点4.3万个。县及县以下连锁、配送网点5.1万个。其中,县级0.4万个,乡镇级1.6万个,村级3.1万个。从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情况看,全系统有各级政府和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5个,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2个,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个。从电子商务企业情况看,全系统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209个。登记注册为电子商务企业92个,其中,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17个,入驻商户4.5万户。
社会组织 年末,全系统主管、领办各类社会组织629个,会员8.8万个(人)。其中,农村(民)经济组织联合会348个。从隶属关系看,省社主管、领办10个,设区市社主管、领办62个,县社主管、领办357个,基层社领办200个。从组织性质看,协会(商会)265个,学会(研究会)7个,联合会352个,民办非企单位4个,基金会1个。在行业协会中,农产品协会82个,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35个,农业生产资料协会30个,再生资源协会35个,烟花爆竹协会32个,其他协会51个。从会员情况看,全部会员中,团体会员3.7万个,占42%,个人会员5.1万人,占58%。
【供销合作社综合经营】2017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0782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984亿元,增长3.4%;农副产品类销售额4261亿元,增长11.7%;消费品类零售额3328亿元,同比增长5.3%;再生资源类销售额381亿元,增长1.3%。全年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271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2274亿元,增长19.7%;再生资源市场交易额105亿元,增长22.1%。全系统连锁企业销售额2461亿元,同比增长8.1%。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150.6%。其中,进口额6.7亿元,增长167940%;出口额4.5亿元,减少0.1%。全年从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农产品购进额2931亿元,同比增长33.9%。全年农业生产服务收入额6.3亿元,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服务业营业额16.6亿元,同比增长27.7%;物流业营业额2.4亿元,与上年持平;资产经营额3.7亿元,增长1%;房地产开发经营额12.5亿元,增长92.3%。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出台《江苏省“十三五”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7—2018年)》等文件,省财政将“江苏省新农村现代流通及供销合作社发展引导资金”从8000万元增至1亿元。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批复明确省供销合作总社承担“设立供销合作社产业发展基金”“健全联合社三会制度”两项专项改革试点任务。省供销合作总社扩大专项改革试点,批复40个市县供销合作社分别承担7方面24个专项改革试点任务。明确相关县供销合作社牵头负责,在20个乡镇基层社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民合作社试点工作,形成“2+24+20”专项改革试点布局。
(杨 帆)
延伸阅读:“十二五”时期全省供销合作社发展情况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金融、现代物流、农产品加工、园区经济等新兴业务,经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多种形式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成为系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2015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9291亿元、利润46.5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倍和2.5倍。现社有法人企业1600多个,比5年前增加400个,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110个,比5年前增加71个,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迅速崛起。2015年,全系统所有者权益345亿元,比2010年增加211亿元,年均增长21%;资产总额2006.5亿元,年均增长17%;5年累计上交国家税费153亿元,社有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基层组织建设、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和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为重点,选择13个县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加快构建为农服务体系。五年来,全系统每年供应化肥1000万吨以上,占全社会供应总量70%以上,为全省粮食“十二连增”作出贡献。2015年实现农副产品收购额1882亿元,年均增长30.3%。建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680家,带动农户200多万户。累计创建210个省级基层社“标杆社”,有56个基层社被评为全国“标杆社”,总数名列前茅。建办为农服务社16008家,组织实施“全省农产品经纪人创业兴业培训工程”,举办培训594期,共培训近7万人,增强广大农产品经纪人搞活农产品流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
流通网络不断健全。至2015年底,全系统累计新建、改扩建区域配送中心375个,培育连锁企业295个,连锁网点总数达48696个,实现连锁销售总额2270亿元,比2010年增加1190亿元,年均增长16%。连锁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63个,比2010年增加93个。累计投资4亿元的苏果淮安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年配送总量达到100亿元。全系统建办各类农产品市场335个,2015年实现市场交易额1637亿元,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了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超市与为农服务社为终端、信息化广泛应用的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产品购销等连锁经营网络。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全系统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改革、一手促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国20%以上,百强县级社占全国25%以上,基层社“标杆社”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江苏省供销合作社连续十年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评特等奖,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连续五年举办海峡两岸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开展“2012国际合作社年在中国”活动,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各级供销合作社弘扬为农、务农、姓农核心价值理念,大力推广供销合作社标识,注重舆论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销合作社经营的农资、棉花、再生资源等传统业务面临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严峻挑战,社有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各类资本加快在农村地区抢滩布局,农村市场主体、商业经营模式多元化竞争更加激烈。供销合作社自身发展的体制问题亟需破解,基层薄弱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社有企业大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农资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优惠政策取消的挑战,棉花企业应对市场复杂变化能力不足、去库存压力增大,日用消费品企业面临高成本、强竞争、低回报的问题突出,再生资源企业业务经营持续低迷、经营空间进一步压缩,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部分企业风险隐患增大,为农服务功能和经济实力急待进一步提升。
(苏 鉴)
【供销系统为农综合服务】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依托社有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大力建办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流转、全托管、半托管、定制式个性化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截至2017年底,累计建办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0个,新增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近9.33万公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田服务面积39.27万公顷,其中,土地流转6.67万公顷,土地托管32.6万公顷。全系统配方施肥面积10.47万公顷,统防统治面积10.27万公顷,农机作业面积10.87万公顷。科学试验示范田面积3.67万公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建立综合服务社(中心)16008个,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364个。庄稼医院10329个,增加1241个。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8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516.5万份。
【农产品市场建设】全年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271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2274亿元,增长19.7%;再生资源市场交易额105亿元,增长22.1%。办好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现场销售农产品2419万元,签订70亿元长期购销合作协议,再创新高。在全省推广苏州等地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和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集中处理的经验。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县级电商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推进乡村服务站点建设,“网上供销合作社”建设取得新进展。电商销售额新增近150亿元。继续推进“千个乡镇基层社为农服务工作行动计划”,按照“一院两超三站”标准,完成48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的综合服务社改造升级工作。分类推进基层社改造,总结推广东台时堰、兴化临城、句容郭庄、江都小纪的经验,将部分经济实力强的基层社建成以农民为主的综合性合作社,积极探索“三位一体”或“多位一体”综合合作。按照“三体两强”要求,创建43个示范基层社。按照“六有”标准,完成105个薄弱基层社改造。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45个,累计达88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