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扩大安徽省居民消费需求的思考

2018-02-11刘贵平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徽省

刘贵平

摘要: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在“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贡献最大。中国长期以来存在消费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问题。安徽省居民消费不足尤为突出,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要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如此安徽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安徽省;居民消费需求;对策措施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方针。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費潜力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安徽省在今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一、安徽省居民消费需求存在明显不足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得以升级,消费环境得以改善,新型消费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安徽省的居民消费需求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甚至与中部地区其它省份相比,居民消费需求都相对比较落后的。

从消费规律来看,一般来说,衡量某地区消费需求高低可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衡量。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消费品零售额是2.61万元,安徽省则只有1.63万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即使是与同为中部地区自然环境、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与我省差距不大的湖北、湖南两省相比,我省的消费需求都明显落后,据统计2017年,湖北、湖南两省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是2.98万元、2.07万元,明显高于我省。

反映地区居民消费需求水平的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般来说第三产业占比越高,消费率就越高,而且他们具有高度一致性,比如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一般在75%、80%,它们的消费率也在75%、80%。中国2016年第三产业占比为52%。安徽省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安徽省第三产业占比只有41%。这表明安徽省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还比较突出。

城市化率的高低也能够反映居民消费需求的高低,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非常大,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1,安徽省也大致是这个比例。目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大概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3倍左右,城市化率越高其居民消费率越高,2017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8.52%,安徽省则只有51.2%,差距是相当明显的。

综上所述,安徽省居民消费需求存在明显不足。安徽省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内需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极大的影响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会使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二、扩大安徽居民消费需求对策措施的思考

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作用规律,我省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措施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一)加快我省城市化进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城市化率与居民消费需求呈正相关的关系,据测算,安徽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有大概40万到5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左右,约拉动最终消费1.6个百分点。各国发展经验表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确实会产生巨大的消费“累计效应”。当前安徽城市化严重滞后,城市化率2016年只有51.2%,比2016年全国城市化率58.52%低7.3个百分点。可见,包括我省在内的我国城市化存在着农民向城市转移较快,但转化为市民的速度非常慢。过低的城市化率也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提高居民消费率急需提高城市化率,加快城市化的核心是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以及附属其上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实行以稳定就业和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从而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居民身份统一,实现机会均等、权利平等。

(二)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增加公共产品和公益性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

我省由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理念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如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都存在供给不足,服务不够问题,并且有些准公共产品收费价格过高,比如去年以来一些准公共产品及服务如水、电、气等的价格上涨,这些准公共产品都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价格上涨必将加重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支出成本支出,居民的基本生活品的成本增加势必以降低高一层次消费品的消费为代价,所以,增加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并且适当降低其收费价格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我省在“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积极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要把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重点,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服务以更好地扩大居民消费。

(三)缩小我省居民收入差距,特别是城乡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安徽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十三五”以来尽管增长比较迅速,但总体水平还非常低,特别是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还非常大。资料显示:我省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倍以上。我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十分突出,2017年合肥、芜湖、马鞍山人均GDP分别是:1.42万美元、1.28万美元、1.18万美元,而经济欠发达的六安、毫州、阜阳、2014年人均GDP分别是:0.4万美元、0.35万美元、0.31万美元,前三个城市人均GDP是后三个个城市的4倍以上。收入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过大的经济差距及居民收入差距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居民收入差距大会制约消费的提高,高收入者收入水平高但消费欲望不强,而低收入者消费欲望强但无力消费,由于安徽省经济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低收入者人数众多,而且收入水平较低,这势必会制约消费的扩大,所以,安徽省要千方百计地增加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人,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地区经济、居民收入差距以扩大消费需求。

(四)采取措施提高我省消费品的品牌知名度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產业结构特点也是轻工业、农业相对发达,安徽的产品本应该销量本地化程度比较高的,但是由于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高,销量也不会太高。我们在安徽的市场上看到的基本消费品,大到家具、家用电器,小到服装、糖果、饼干等,包括大量的品牌农产品,基本都是省外甚至国外的,而这些省外、国外的产品由于流通费用等成本的影响,其在安徽的销售价格要高于其产地的销售价格,安徽居民收入较低,却高价购买这些消费品,这就会影响安徽居民对这些消费品需求的提高,从而就会影响安徽消费需求总量的扩大。

所以,提高安徽省产品品牌知名度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省农产品种类丰富,但著名农产品不多,品牌价值不高,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销量就提高了,同时农民的收入也得以增加,收入的增加又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五)精心地培育和发展居民新型消费业态和新兴消费热点

在人均收入进入4000美元至2万美元之间时,群众的消费层次就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的消费特征日益突出,此时,新型消费业态便应运而生。文化、体育、家政服务、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的体验式消费成为热点。安徽省人均CDP已经超过6000美元,具备了大力发展新消费热点的物质条件。家政服务业是新型消费业态,我们可以把它做大做强,“安徽保姆”曾经名扬四海,我省完全可以借助该名片成立几个大型家政服务公司并走向全国。安徽是旅游资源大省,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歙县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黄山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神奇魅力。调查发现最近两年安徽省5A景区黄山、九华山的旅游收人、接待游客人数,低于武夷山、普陀山、五台山等名山。中国四大古镇中的丽江、阆中、平遥的旅游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近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只有安徽的歙县古镇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要引起我们重视并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有投入才有回报。发展和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热点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重视起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我们经常看到,一旦某些商品特别是消费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一经曝光、揭露,这些商品的销量就会大幅下降,甚至影响该商品所处行业的发展,“三鹿奶粉”问题的曝光后,居民纷纷高价购买外国奶粉,影响了整个乳业的发展。只有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才能促进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才能让消费者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有利于消费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与经营者作为交易双方在形式上进行平等交易,但他们之间是一种利益协商和争夺的相互关系,从事实上看,消费者是弱者,在与经营者的利益争夺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权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各级政府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呢?首先是要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消费者应该做到只要有侵害自身权利的事情出现,消费者都应该运用法律或者去消费者协会保护自己,政府各部门要加大舆论宣传普及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知识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是对消费者的司法保护,人民法院要及时受理消费者包括知情权在内的各种权利受侵害的案件,当消费者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法院应该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已受理的消费者权利侵害案件人民法院要及时审理。再次是行政保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依照法律,依照行政法规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这既能促进居民消费又能提高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

总之,要充分认识到我省居民消费不足,并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并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促进居民消费的各种方针、政策,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消费成为拉动我省经济的引擎,从而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安徽省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桑洛凌美术作品
我想知道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