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的研究

2018-02-11李蕾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初中

李蕾

摘要:在各个学校的各类考试和练习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决审题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题型,快速找到审题的切入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和能力。对学生培养能力提高成绩有着举住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升入初中后,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成为中学生予以重视的和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初中的数学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头脑思维的活动,解题也必须从审题开始,也就是说要进一步的提高数学学科上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也可以这样说审题其实才是解题的开端。要想从本质上真正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让阅读教学开创新理念,跨越新境界。从素质教育的长远来做,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阅读理解能力。

1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题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阅读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在教会学生阅读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此提高阅读效果,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思路,采用得当的方法,从现在学生学习情况来看,他们的审题能力的提高都不是很快的,而是普遍比较薄弱,这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往往只看一眼数学题,只读了一下题目的大意,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到题目的实质,也没有理解透题目所真正表述的意思,有的甚至对题目的要求还没有真正的学懂弄通,就急冲冲的去解题,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而学生在每次后悔之后,经常下决心,我以后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但是下次依然还是那样并不认真去审题,再次犯错。比如说:有的同学审题时,看到多、共等字就做加法,看到少、分等字就做减法,看到倍、增等字就做乘法,在思想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套路”,而不能灵活的运用好一些正确的审题思路,来改变这种思维上的“套路”,形成了审题马虎的思维定式和习惯。所以,教师更应该付出很大的努力,对学生进行非常有效的指导。

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1培养阅读理解习惯和审题思维,切实提高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答题时对题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在提高这种审题能力时,一定要做好心理指导工作,把学生的紧张情绪彻底消除,所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審题习惯,是提升审题思维和审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相对于粗线条的审题而言,我们在指导学生克服这种习惯的过程中,就要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和思路到”。与其每次在考试前,不断重复的提醒学生要注意读题、审题。不如让学生把审题的过程程序化的化为行动,不断的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审题时,一定要把平时的练习当成培养程序化的训练,严格做到眼到、手到、心和思路到,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隐藏的题目,把这些隐藏的题目搞懂弄通,提高审题正确率。

错意审题主要是在题目审题时,看上去是在逐字逐句读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或根本找不到题目解析的切入点。因此,在对学生审题进行指导时,教师一定要找准学生对题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掌握快速找准题目切入点的能力,这就对教师要提出几点要求:一是教师要对审题特别留心。教师自己就要对试卷进行仔细的研究,特别是要掌握所要考核的考题类型,把握好试题的切入点。二是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人,传授方法上绝不能以偏带全,要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2.2 阅读时应注意抓住重点和核心词的方法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词阅读掌握核心。提高效率,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

3运用一些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效率不断提高,有了很大改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与提高,信息化时代信息量的迅速积累与搜集也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优势。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应该及时对新的相关信息的获得进行积累与解决,学校及时完善电子和网络设备让学生能够搜集到最新和有用的相关信息。

3.2 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移动终端等教学工具,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幻灯片,多媒体工具播放生动视频和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移动终端的移动性和网络浏览功能让学生可以脱离学习过程对环境的束缚,学生在学习遇到理解、阅读困难时,都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非常方便地进行讨论。讨论的对象可以是不特定对象,例如在QQ群中发表自己的疑惑或观点,让群中的其他朋友进行参考或解答;也可以是特定的对象,例如直接对自己的好友或老师发送讨论申请等。因此可以提升自身素质还能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大大提高了知识的广度和宽度,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4.训练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阅读也是一项思维活动,随着学生阅读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思维的能力,养成边读边思考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好方法。而其中思考能力的关键是质疑,因此,在阅读中教师注重对学生积极引导,启发思想,鼓励他们主动的去想去做,培养多质疑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分享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学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紧靠课上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是不够的,要利用移动终端等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内外种种教学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与体验,从而使师生共同进步,与时俱进,共同致力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树枝.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审题能力与效率能力[J].新课程,2011 (02).

[2]王国炎.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2期

[3]吴安艳,熊才平,黄勃.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03:60-65.

[4]孙娟.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司小林、韩芳蓉 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2年第8期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初中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