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学习文言文方法探求

2018-02-11王红革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7期

王红革

【摘 要】本文从运用熟读成诵的方法、学会质疑的方法、抓文章关键点、积累知识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探求了有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会乐于学习文言文,更高效地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熟读成诵;质疑自主;关键点讲析;积累归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9-0072-02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用他们独特的语言形式记录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再现了古老的民族精神,体现了鲜活的古典文化,这就是文言文。因此,我们要学好文言文,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文言文教学不是单纯的字词句法的讲解,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文章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品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一、运用熟读成诵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文言语感

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语感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文学是感性的,通过声音可以激活文字符号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感悟文章的思想美。

文言文表面看起来难懂,其实是有语言规律的,如音韵和谐、语调抑扬、语言精练、句式规律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诵读文言文就是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反复熟、吟诵,逐步加深理解,体会感情的变化,直至可以背诵。

诵读训练是文言文教学需要格外重视的。通过对文章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感悟,并对个别字词的意思做出准确判断。因此,笔者一般会采用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单独读、小组读、轮流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例如讲解文言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笔者先进行范读,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采取个别读、分小组轮流读等方法,让学生把文章读熟、读懂、读透,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验和收获,最后通过熟读达到背诵目标。

二、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开阔学生思维,提倡自主学习

钱梦龙说:“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自学中的质疑、提问,精心设计问题,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许多小问题,或按教读顺序层层设问。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那么怎样才能有疑而问呢?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先不要急于讲解字词义,让学生先看书,查阅字典、词典、课文注释,既能获得深刻的印象,又能减少依赖性,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出真正不懂的内容,给学生范例,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达到有疑而问。

例如讲授《五柳先生传》一课,笔者采用分组打擂台的方式进行问答。首先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提出与字词、语法等相关的问题,然后对方予以回答,答对得分,反之扣分,最后教师再作评价,补充总结。其次,针对文章的写法和思想内容展开质疑,大家积极提问,抓紧时间思考、回答。就这样,一个个的疑难问题在热烈的比赛气氛中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枯燥的学习气氛。在自主探究解疑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学得深,记得牢,有效地加速了知識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三、抓文章关键点讲析,拓展学生思维

叶圣陶说:“教师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批示。”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切记“精”而“少”。“精”就是要讲到关键点上,“少”就是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

讲解《五柳先生传》时,针对“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学生边读边讨论,很快就能找出“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句子,从而得出结论:五柳先生是一个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反复出现的“不”字,深入理解五柳先生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

讲解《愚公移山》一文时,考虑到内容简单易懂,备课时就着重思考理解人物的关键处,课上重点分析愚公和智叟对话的内涵。智叟讥笑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他的观点体现了什么思想?愚公的想法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从这个关键点入手分析,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努力,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愚公的“长息”是对智叟的有力驳斥,在愚公看来,子子孙孙的力量是“无穷匮”的,尽管移山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手里完成,但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有完成的希望,人力是可以战胜自然的。愚公的抱负和信心正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在教学中,点通了这一关键问题,愚公的形象就无比高大了,那种认为“移山不绕山开道或搬家”的看法,有时代发展的可取性,与寓言要说明的人力战胜自然的寓意相悖,是对自然无能为力的表现,愚公的形象意义更深刻了。

再如讲析《醉翁亭记》时,学生提出质疑:欧阳修身为太守却不务正业。笔者及时提问:“太守与谁游玩,醉翁之意为何?”引导学生阅读,体会“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这些画面的情景,明确“醉翁之意”“不在乎山水之间”,在于与滁州的百姓“醉能同其乐”。太守“与民同乐”,男女老少兴高采烈的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生活安定富足,正说明太守励精图治,政绩显著。学生一下就理解了。

语文阅读能力,是一种对文字信息的辨别、理解、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能力就是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文眼”“字眼”“词眼”“句眼”“段眼”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抓住关键点,点明讲析,拓展学生思维。

四、进行积累知识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能力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文字,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知识,使之形成系统,最终转化为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笔者注重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文言词语按照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进行分类,不时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词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归类,提高了学生的词语积累能力和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掌握了积累的学习方法,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门径,拿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终身受益。

文言文表面看起来枯燥无味,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变面面俱到的讲解为关键点的各个击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质疑,积极思考,乐于学习文言文,高效学习文言文。

(编辑:赵 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