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感知问题研究
2018-02-11刘新庚聂建晖
刘新庚 聂建晖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使用各类应用软件来记录自己的点滴生活。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也给人们的隐私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如何避免个人隐私信息遭到其它机构或公司的滥用,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对于网络环境下自我隐私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感知问题做一调查,并探讨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意识。本文旨在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感知问题,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意识提供理论依据。
一、网络环境下侵害少数民族大学生隐私的表现形式
隐私信息就是当事人不想或者不愿他人知晓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且这类信息无关社会利益或者他人利益,当事人不情愿他人干涉或者侵入的私事或者个人领域。在新的网络时代中,基于传统隐私的相关概念,网络隐私的概念得以建立。在网络环境下,侵害少数民族大学生隐私的主要形式如下:
(一)商业网站对个人数字信息的收集
在公众日常浏览的相关网站中,大多数网站都会默认开启Cookies以便追踪和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信息偏好,以此来提供更为符合用户个人浏览习惯的相关信息。如果用户浏览未默认开启Cookies技术的网站时,常常会出现未经用户许可服务器向用户浏览器发送Cookies的情况,且存储于本地硬盘,当用户再次浏览相关网站时,Cookies便可自动记录用户的浏览数据、操作活动、消费偏好以及信用状况。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网络服务商、网站开发者在未获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悄然收集用户的消费信息,以分析用户的消费偏好,从而实现精准营销的商业目的。通过Cookies,相关网络服务商便可获得用户大量的浏览数据,通过对用户的浏览网站、广告观看类别以及消费记录等信息加以分析处理,便可掌握该用户的个人画像,以此获得该用户的消费习惯、经济状况等具有商业价值的隐私信息,以此得出用户的消费需求,从而对该用户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谋取商业利益。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商平台之所以能够展现符合用户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商品信息,实现网站首页的“千人千面”,从而展现更为个性化的电商平台,是因为电商平台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对用户大量的浏览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一些用户自身都难以察觉或表达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都被电商平台准确掌握,之后电商平台再通过数据处理、精准投放等技术手段转化为商业行为,实现商业利益。如果从好的方面来说,这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确实帮助了用户更为方便的购物消费,但是就目前而言,还有部分商家不顾及用户隐私信息,私自挖掘和分析用户习惯,然后将其贩卖至其它广告经营者,以此获取经济利益。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商业网站利用礼物等方式诱导未成年人分享隐私信息。
(二)黑客侵入或者操作系统漏洞
网络的开放性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隐私保护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当前,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或者网络服务商的网站漏洞来非法获取用户信息然后谋取利益的新闻已屡见不鲜。一般而言,黑客在实施信息抓取的过程中,其所展现的侵权行为主要有:通过非法入侵系统或者服务器窃取用户数据资料、利用技术手段截取用户的邮件信息,给用户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同时也给用户造成了经济损失。对于用户而言,电脑操作系统、元器件服务商等都有可能成为隐私信息的收集者和泄露者,为了达成某种政治的、商业的或者经济的利益,微软公司通常都会在系统中留有“后门”,以此来获取用户在电脑中存储的资料信息。作为处理器的设计生产商,美国英特尔公司也常常在芯片的设计中安置“后门”,然后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先前安置的“后门”来获得特定用户的资料信息。当然,这些故意设置的“后门”也常常被商业网站和黑客利用。
(三)大学生疏忽大意泄露隐私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不强、风险辨别能力差以及不良上网习惯等也是导致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的网上购物或者网上冲浪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没有特别注意防范不良商家的利益企图,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在购物过程中,当需要填写服务清单或者售后服务单时,便不加区分的如实填写有关自身的详细信息,从而极为方便的使得相关网站收集到了有用的信息。除了部分网站的诱导外,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主动获取商家提供的免费服务或者小商品,而主动填写个人信息,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免费邮箱地址获取、互联网接入服务等。通常而言,在使用相关网站提供的免费服务时,网站都会要求用户提供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学历、消费偏好以及阅读习惯等在内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得隐私信息的保护受到了潜在威胁。
二、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感知的调查
为了了解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网络隐私感知现状,笔者对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总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问卷467份,其中7份由于填写不完整属于无效问卷,因此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2.0%。以下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对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感知现状做一分析总结: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信息感知情况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感知情况,调查问卷第一部分首先设计了一些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信息,旨在了解哪些隐私信息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为看重。在问题的选项中包括“银行账户”、“手机号”、“网络支付信息”、“网络交流记录”、“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QQ或者微信等社交媒体信息”、“电子邮箱”、“私人照片”、“家庭成员情况”、“朋友个人信息”、“社交网站与他人的对话记录”、“网络游戏账号”。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在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最重要隐私主要是“身份证号”,占到全部样本的81.2%,然后是“银行账号”,占到全部样本的75.6%。排在第三位的是“手机号”,占到全部样本的60.9%。之后依次是“姓名、性别、年龄”(51.3%)、“私人照片”(48.6%)、“家庭成员情况”(45.3%)、“朋友个人信息”(41.9%)、“网络游戏账号”(40.2%)。从调查结果来看,“网络支付信息”(5.1%)、“网络交流记录”(3.2%)、“QQ或者微信等社交媒体信息”(1.2%)、“社交网站与他人的对话记录”(0.6%)等隐私信息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关注。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下隐私信息感知情况一般,对于一些重要的网络隐私,例如;网络支付信息、网络交流记录等依然不够重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情况
调查问卷第二部分主要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和行为。在对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方面,笔者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分别是“1.在上网时,您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2.您认为网络个人隐私泄露会对您造成损害”、“3.您认为在网络上保护个人隐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4.在上网时,您认为有必要采取各类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5.如果我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被透露,我会感到很大压力”。对于这一部分的问题,笔者采用了李克特量表,每个问题后面有1-5个数字,分别代表大学生对问题的认同程度。“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比较不同意”,“3”代表“不能确定”,“4”代表“比较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对每个问题通过计算其均值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根据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第1题到第5题得分依次是3.21,3.17,3.43,3.32和3.16,介于“不能确定”与“比较同意”之间。从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较弱,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够重视。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行为情况
调查问卷第三部分旨在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保护行为。这一部分总共设计了10个问题,也采用了李克特量表,同样每个问题后面有5个关于同意程度的选项。根据对第三部分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采取的常见的个人隐私保护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以下分别例举问题和相应的得分):“1.您会经常检查网络安全、打开各类防火墙”(4.32)、“4.如果隐私受到了侵犯,您会向身边的人抱怨并告诫他们”(4.16)、“5.积极运用网站上提供的个人隐私保护工具或者按照网站建议的个人隐私保护建议来保护个人信息”(4.29)、“9.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与人交流时,尽量不涉及各类个人隐私信息”(4.38)、“10.注意删除在网吧或他人电脑中留下的个人信息”(4.23)。而以下一些措施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采用(以下分别例举问题和相应的得分):“2.我会选择那些有规范的隐私保护策略的网站进行购物”(2.93)、“3.我积极了解关于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2.87)、“我认真阅读各类网站注册时的协议条款,了解相关的权利与义务”、“6.关注个人信息泄露与损失的新闻,并相应做好个人信息泄露的防护”、“7.我不会因为各类促销或者折扣活动,而在网站上留下个人信息”(1.69)、“8.我会通过搜索引擎定期检查自己个人信息是否在网络中泄露”(1.21)。从以上结果可以知道,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的网络个人隐私保护行为和措施较少。
三、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的建议
从以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感知现状的调查可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下隐私信息感知情况一般,对于一些重要的网络隐私依然不够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意识较弱,采取的隐私保护行为较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分别从学校与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了以下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的建议:
(一)学校角度
第一,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学校应担负起宣传网络个人隐私保护的责任。学校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来开展相关的宣传,例如:民族院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网络消费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相关知识的讲座,或者在一些“时事与政策”类的课程中向广大高校大学生普及关于网络个人隐私方面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提升其网络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
第二,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管理。笔者认为有条件的民族院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管理,通过相关设置屏蔽一些安全性低、缺乏个人隐私保护的网站。同时,民族高校的校园网络可以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推荐安全且有个人隐私保护措施的网站。
第三,加强相关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高的问题,民族院校可以通过加强相关校园文化建设来提升其意识。例如:在校园各类报刊栏内张贴关于网络个人隐私泄露的新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宿舍楼道里张贴各类保护自身网络信息措施的宣传图片或者海报。
(二)个人角度
第一,提升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根据前文调查的结果,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较弱,除了从学校的角度加强对其教育之外,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也应该不断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时刻意识到保护网络个人隐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上网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时刻警惕个人隐私信息在各类网站中的注册保存,选择有良好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的网站进行网络购物,不把个人的财务信息及隐私告知陌生人。
第二,积极采用各类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措施和策略。除了不断提高网络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之外,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应积极采取各类措施和策略来保护个人隐私。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利用各类防火墙、网络安全工具来保护个人隐私,还应积极学习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认真阅读网站注册时的协议条款,了解注册人的权利与义务,关注个人信息泄露与损失的新闻,并相应做好个人信息泄露的防护。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注意在网络购物时,不会因为各类促销或者折扣活动,而主动在网站上留下个人信息。最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定期通过搜索引擎来检查个人隐私是否被泄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隐私感知问题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下隐私信息感知情况一般,对于一些重要的网络隐私依然不够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意识较弱,采取的隐私保护行为较少。民族院校应注意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管理和相关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并积极采用各类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措施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慧,刘洪伟,陈丽,陆涛.移动商务中消费者对网络信息隐私感知风险的实证研究——基于威胁规避行为动机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4,(16) :216-222.
[2]安宓.基于感知控制视角的网络隐私忧虑实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75-80.
[3]谢刚,李文鹣,崔翀翀.网络隐私保护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6) :148-150、160.
[4]陈鹏.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J].中国经贸导刊,2014,(35) :60-63.
[5]申琦.利益、风险与网络信息隐私认知:以上海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J].国际新闻界,2015,(7):85-100.
[6]严翔.研究女大学生感知风险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4,(9) :36-38.
[7]陈璐,张玉清,苏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测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高校大学生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52-59.
[8]罗晓蓉.冲突与调适——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样态与管理[J].贵州民族研究,2010,(6) :163-166.
[9]马玉香,刘青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77-180.
[10]吴永忠,杨鑫,洪明毅.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6,(6)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