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为例
2018-02-11宋凯钰
宋凯钰
(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一、微课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1、主题突出
“微课”可以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某个学科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或者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主题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言,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一个微课一般都仅就某一个教学主题而展开和制作。
2、短小精悍
由于微课时间短,一般都短小精悍,便于传播,方便学习。传统的课堂一般教学时间相对固定,而微课具有传统课堂无法超越的优势。微课的时间较短,一般为5-8分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如电脑、手机等设备上观看微课,充分的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
3、开放共享
由于微课的格式一般为视频的可以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wmv、mp3等,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共享,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观看微课程,微课不但具有开放共享、观看便捷的优势,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
二、微课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基于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为例,国家开放大学的理念是支持开放式学习,当前开放大学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有全国各地分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课件,当前各地学习中心的学生学习模式主要是基于远程教学平台的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财务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专、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与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经济管理类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的课程:理论性课程,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概论等;案例分析型课程,如:经济法、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法等;数理统计型课程,如:会计学、统计学等;操作类型课程,如:会计电算化、国际结算等。基于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特点,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如下:
1、微课设计制作环节
微课在不同类型课程中的应用应当各有所侧重,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制作要精美。精美的微课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微课。文字、画面与音乐这三个最直观的要素可以构成一个微课,然而,一个好的微课在制作中一定布局合理、内容紧凑、画面与音乐和谐美观。这样的微课能更好的展示微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制作精美,学生才会更喜欢观看、乐于接受和学习。
其次,制作要简洁。经济管理类的课程中,一般理论性课程,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这样的课程教材内容一般都对每个知识点介绍得很详细,文字内容冗长,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枯燥一些,为让学生能更轻松愉快的掌握复杂的知识点,可以制作简洁的微课来消化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一般一节微课不超过5分钟,一事一议,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的微课更受学习者接受与喜欢。
再次,内容要具体。一节微课内容时间上可以很短,但内容上一定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而开展的,主题必须清晰完整,结构流畅。如:经济管理类课程中有些经济管理的专业术语、核心词汇的解释与举例说明,通过微课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具体、生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案例分析型教学内容可通过微课来分析展示案例,让案例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件,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通过微课的展示教学,案例分析能更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讲述要生动。微课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必将付出很多心血,花很多心思在构思精美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来配合所讲的主题知识点,在这个构思的过程中一定会精心的构思整个微课的知识点安排与表现的手段,设计到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可以图文并茂,插入吸引人的动画通俗易懂的讲解,在具体的案例分析讲解时可以情境引入,包括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创造悬念、层层递进等方式,一节生动的微课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并能学有所获。
2、微课教学实施环节
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运用微课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可以随时随地、不限时间的灵活应用,在具体运用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灵活运用:
首先,课前预习的形式。教师可以制作导学类的微课,把课程内容重、难点知识点提前进行引导,让学生预先了解了相关知识点,并对这个知识点产生兴趣,或者可以提前让学生预先了解一部分的知识,能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这种预习类型的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充分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教师在制作这种类型的微课时就需要构思如何来设置悬念,如何能引起学生们更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面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观看预习。
其次,课堂讲解的形式。传统教学活动正常都是通过课堂讲解来完成整个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同一节奏同一方式的教学情境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而加入简短的微课程进行调节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思维活跃,引人入胜,教师可以在面授课堂中插入简短的微课丰富课堂氛围,补充面授课堂达不到的效果。
最后,课后复习的形式。在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微课应用在课后复习中更是一种很有效补充的学习方式,学生如果在课堂中对知识的理解不详尽不透彻,可以通过课后观看微课的方式来查缺补漏,突破学习难点。针对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更多时间是自己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面授课较少,这种情况下,开发质量较好的微课程系列能帮助更多有意愿学习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观看学习。
3、微课评价改进环节
微课在应用中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也会遇到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制作教师的制作过程中的疏忽或者水平有限,制作的微课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微课程的讲解不能把一个科目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讲解,一个微课只能专注于某个知识点讲解,学生如果过于依赖微课程学习,对于某门课程内容掌握得可能就一知半解,不能系统掌握所有知识。所以在应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时应尽量取其优点,避免缺点来影响教学活动。
三、微课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思考
1、微课是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
微课是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条框限制,它灵活多变,既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堂中或者课后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时间短,没有等学生产生疲劳就观看完了,挑战了传统课堂的面授时间冗长,容易产生疲劳这个缺点。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专注的观看学习,甚至比一节冗长的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2、微课有它存在的价值
首先,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一个知识点浓缩为一节微课,一节微课有它独到的设计,围绕着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浓缩成精华,并且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学习,这种灵活的方式更好的满足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可以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是微课的最大价值,学生可以有选择的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根据自己需要,随时学习。不用像在正常的传统课堂上面授课一样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3、教师是成功开展微课的教学基石
对教师的自身发展而言,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模式,听评课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开发微课程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新生事物,需要老师们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并应用到自己微课的制作中,老师从仅仅是一名教育者提高到既是教育者也是研发者,激活了教师的创造热情。
微课资源的容量虽小,但是教师为了完成制作一个微课需要付出的心血是很大的,微课的制作要有效完成一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准备和制作的过程很复杂,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选择题目、设计制作、找素材、学习新技术、拍摄视频等,需要通过专业的录屏软件来录制整节微课,还有后期的剪辑和加工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师严谨构思的成果,通过制作一节微课,促进了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随着现代化科技水平的提升,教学活动也会运用更多的科技手段,微课仅仅作为其中一个手段,我们的教学工作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微课等其他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综上所述,微课的研究是国内较为新颖的一个研究课题,它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