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3-26郭晓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问卷师生微课

王 珂 郭晓曦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首次发起微课,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浪潮,微课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专家、教育主体与教育服务行业的关注。2013年后微课、在线课程等更为广泛的推广,引发了传统教学是否会被其替代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评价方式多元化、平台广泛交流等优势,但也有学者指出微课实践中存在缺乏互动性、学生自主性监督不足等明显弊端。上述研究多是微课使用过程中学者对于这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感知,受教育者对微课的感知关注不足,而受教育者对于极具体验特征的课程教学效果又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受教育者对于微课教学体验满意度出发,采用该领域相对研究较少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教学水平满意度、微课水平满意度、师生互动满意度、辅助资源满意度四个方面分析受教育者对微课教学的体验感知,寻求微课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影响的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调查问卷的范围锁定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单位,课堂中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技术的比例较高,且学生素质良好,为本次问卷调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财经学院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专业2015级、2016级、2017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抽样选取了280名同学。

2.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深入、综合的了解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满意度,问卷共设计9小题,从4个方面反映微课满意度,分别是教学水平满意度、微课水平满意度、师生互动满意度、辅助资源满意度,每项一级指标包含的内容详见表1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问卷设计考虑不周,最后留有一栏供学生填写其他在微课教学中需要反映的问题及意见建议。问卷中满意度测算采用了李克特五级量表,分为完全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完全不满意。

3.调查问卷的搜集与筛选

本次调查以纸质调研问卷为主、谈话沟通为辅的方式进行,共面向280位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修或课余时间完成。问卷发放一周后,经统计共收回268份问卷,回收问卷中部分同学未完全回答问题或全部选择一样答案,剔除答题无效的12份问卷,共有256份有效问卷。

表1 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二、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影响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1.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影响的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在没有取舍原始指标与主观因素影响下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将多个指标通过降维的方式归结出几个的综合指标,综合指标间相互独立且包含原有指标信息,其数学模型为:Xp=αp1F1+αp2F2+…+αpnFn+αpεp;

矩阵形式的因子分析数学模型为:X=AF+αε。

(2)可行性与信度检验

将选取的指标通过SPSS软件进行可行性检验,KMO的检测值为0.643>0.6,符合统计学学者kaiser提出的因子分析可行性标准。同时Bartlett检验近似卡方为457.244,Sig值为0.000,因此各个变量指标间取值是有关系的,本次选取的样本较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因子分析进行归类后,为避免选取指标信息损失,需进行公因子方差测算,Doll W J&Raghunathan T S指出较高的信度的标准为指标信息损失在40%以下。通过表3可以看出,本次因子分析选取的9个指标提取率在62.6%—79.5%,样本信度得到保证。可以认为提取的公因子能够较好的反应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影响。

表3 公因子方差

(3)公因子提取

对优化后的9个指标运用主成份方法提取公因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前4个公因子占比较大,累积达到72.22%,可见前4个公因子解释了原始变量70%以上的数据,公因子提取成功。

表4 总方差解释

图2碎石图可以看出,前四个因子特征值都很大,原有变量能够较为完整的被解释,第五个因子及其以后的因子特征值则明显变小,对原有变量解释的贡献降低,再次验证提取的公因子合理的。

图2 碎石图

通过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得到表5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每个因子上载荷系数绝对值尽可能地向1靠近。表5显示,知识引入满意度、讲授知识满意度、教师素养满意度可归于第一个公因子,命名为教学水平满意度;微课选题满意度、微课制作满意度可归于第二个公因子,命名为微课水平满意度;学生参与满意度、教师参与满意度可归于第三个公子,命名为师生互动满意度;资源形式满意度、资源利用满意度可归于第四个公因子,命名为辅助资源满意度。

表5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表6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2.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将经过因子分析提取出的四个公因子(教学水平满意度、微课水平满意度、师生互动满意度、辅助资源满意度)得分作为自变量,满意度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测算四个公因子对满意度总分形成有何显著性影响。由于满意度总分是由教学水平满意度、微课水平满意度、师生互动满意度、辅助资源满意度四项得分相加而来,所以调整后R方为1,线性方程能够100%的反映原始数据;德宾-沃森检验为1.956,接近2,数据样本独立;ANOVA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示教学水平满意度、微课水平满意度、师生互动满意度、辅助资源满意度中至少有一项能够对满意度总分产生显著影响,且自变量VIF均小于5,表示自变量之间没有共线性问题。

模型测算结果如表7多元线性分析表显示,四项自变量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0.05,都可对微课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满意度总分产生显著影响。标准化系数分析可以看出,微课中的教学水平满意度Beta值0.745最大,它是满意度总分最重要的影响变量。其余指标对满意度总分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微课水平满意度、师生互动满意度、辅助资源满意度。

三、反思与启示

表7 多元线性分析表

1.注重微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微课中的教学水平满意度是满意度总分最重要的影响变量,微课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其核心之一依然是教师水平,微课是通过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另一种形式展示教学是否精彩、内容是否丰富易懂、知识点是否满足学生需求等内容,微课仅仅是这样一种媒介,真正最主要影响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还是教学水平本身。微课最初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极易吸引学生兴趣,若内容枯燥久而久之也将会失去吸引力,要积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状况。目前举办的各项微课培训中多以微课技术性操作指导为主,对于教学与微课如何进行更紧密、更有效的结合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应积极提升微课中知识引入、知识讲授、教师素养等三大模块的基本技能训练,把握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取长补短的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

2.提升微课视频制作水平

微课视频是微课教学过程中较为核心的部分,它能够将碎片化的抽象知识具体化,是吸引学生学习微课的关键点。在微课视频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资源的建设者、知识的讲授者、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在微课视频设计制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微课视频选题的精巧度,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要能够通过10分钟左右的视频将知识透彻的传递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应关注微课制作技术水平的提升,熟练运用Camtasia Studio、PPT等制作软件,通过动画、色彩、视频等手段更好的凸显知识,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必要时可与超星等课程视频制作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实施视频制作专业外包。

3.增进师生良性有效互动

师生互动是微课教学过程中增添活力的制胜法宝,不少学者在微课教学中一直强调注重师生互动环节,目前虽然存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答题、线上网站答疑区建设等诸多措施,希望老师能够积极在视频之外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但统计发现在浙江线上大学软件使用过程中,测验、作业、视频观看、课件学习利用率尚可,但答疑讨论中学生、教师都参与较少,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又不利于学生增进对教师的认同感、亲近感。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在实践微课这些新技术时,教师应积极参与线上平台,用自己的活跃参与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注重微课与传统课堂的结合,有取舍的选择微课教学内容,不能因形式新颖而盲目采用,适合微课教学的内容巧妙构思,采用新型方式吸引学生,不合适微课教学的内容采用传统课堂,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了解、信任,共建良好学习环境。

4.完善多种课程辅助资源

微课教学是新型教学方式之一,微课应将一个知识作为一门完整课程准备,微课视频是微课教学过程中较为核心的部分,但其全称应为微课程,而并非单指微视频。因此教师在准备微课教学时应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丰富,构建微教案、微设计、微课件、微题库、微反思等多项内容全面配套的微课体系,这将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同时应注重各项资源的可获得性、可利用性,其设计不应华而不实,而应告知学生我们学习的知识是什么、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需要掌握到何种程度等,最后再通过微题库来进行检验,让各项辅助资源共同为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

猜你喜欢

问卷师生微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问卷网
麻辣师生
问卷大调查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