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生产

郭 凯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长期以来,“三农”问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而信息化和市场化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贯穿于农业经济管理全过程[1]。因此,需要做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信息化在农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以此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概述

1.1 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含如下方面。①农业科技、农业教育信息化。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专业人才作用的发挥,而只有发展更为专业的农业教育,才能使更多的农业人员掌握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②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发展农业离不开土地、水资源、光照等要素,而实现生产要素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③农业市场信息化。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可以准确掌握市场最新信息,然后按照市场导向种植农作物,确保最终所生产的农产品有广阔的销售市场[2]。

1.2 重要作用

1.2.1 促进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构建信息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农产品“难买难卖”的现象,促进农业与企业之间通力合作,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1.2.2 推动农业实现转型发展。传统农业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无论是生产条件还是生产方式都比较落后,无法有效满足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而将信息化应用其中,在开展农业生产时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知识发挥作用,有利于推动农业朝知识化方向发展。

1.2.3 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农民作为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其信息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最终生产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引导和教育农民掌握和应用现代化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以此带动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1.2.4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由于无法准确获取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销售出现滞销的情况,再加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的收入不够稳定。而将信息化应用其中,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产品生产,实现增产增收[2-3]。

2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信息化意识较为薄弱

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农民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比较低,信息化意识有待提升。尤其是近几年外出务工的青年人不断增加,留下老一辈在家务农,他们大多数都缺乏计算机知识,对网络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在广大农民群体中得到有效传播和应用。此外,一部分农民虽然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意识,但是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并没有将其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停滞不前。

2.2 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

广大农民普遍认为网络成本巨大,并且没有应用的必要性,这就导致农村的网络覆盖率比较低,即便是建立了农业网站,但是访问量较低,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无法充分发挥出农业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功能。

2.3 农业信息无法满足不同需求对象

现阶段,由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发布的各项农业信息无法保证可以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再加上资金的缺乏,导致农业信息系统开发不够充分,各项农业信息来源也比较单一,传播途径较为狭窄,因而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

2.4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法规制度存在滞后性

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和法律制度存在滞后性,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引导和监督,导致农民接受程度较低,再加上缺乏相关法律、规范在其中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致使很多农业信息产品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

3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确保领导到位、资金到位和措施到位。同时,各级领导要明确分工,保证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才负责,以此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开展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政府部门不仅要做好资金支持工作,还需要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项资金都应用到实处。政府还可以鼓励集体或者个人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4]。

3.2 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当前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并构建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并使这些信息资源被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与相关媒体之间的合作,可以进一步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拓宽农业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进而提升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质量和水平。

3.3 建立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现阶段,我国实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农村还比较少,导致广大农村地区对农业管理信息化认识不够,在进行建设时也没有能够发挥示范和参考作用的基地,严重制约了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立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并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营造出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管理氛围,从而带动全国农村信息化发展[5]。

3.4 强化农民群众的培训和教育

广大农民群众信息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化管理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农民群众信息化知识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并以此发展一支合格的、专业的农业信息化队伍。培训和教育作为提升农民群众信息化水平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在实际执行时可以通过分级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提升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和能力。此外,可以通过吸引先进信息化人才的方式,让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到农村信息化建设当中。

3.5 将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有效结合起来

尽管现代信息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而且在各项信息搜集、处理和储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传统媒体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电视、广播为主的主流媒体,作为农民群众获取农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将之与现代信息网络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结语

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等,可以使现代农业知识理论和先进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以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转变。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生产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