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蒜周期”需涉农服务“算周期”
2018-02-11张西流
文/张西流
背景:蒜价涨了,引发种蒜热;价格低了,导致卖蒜难。2018年大蒜价格走低,蒜乡农民面临难题。蒜农如何跳出“蒜周期”,产业如何健康发展?日前记者到“全国大蒜之乡”河南中牟县进行了调查。中牟的早熟蒜从4月初上市,目前跌幅近26.67%。(5月20日《人民日报》)
2017年11月,由于受“蒜你狠”卷土重来影响,新鲜大蒜和蒜头的价格双双突破了10元/斤的大关,个别市场卖出了13元/斤的高价,令市民望“蒜”兴叹。然而,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2018年4月以来,河南、山东等地出现“蒜你贱”,大蒜价格大跌,以至于,卖也亏,不卖更亏,让蒜农欲哭无泪。可见,“蒜你贱”伤农,“蒜你狠”伤民,蔬菜市场出现“蒜周期”,均是对民生的一种伤害。
先看“蒜周期”之“蒜你狠”,除了因灾减产、供不应求之外,游资炒作和莱企串通涨价等,也是幕后推手。无论是游资炒作,还是串通涨价,均是一种违反价格法的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理应予以坚决制止和查处。同时,地方政府应实施调控举措,将大蒜等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预期之内。
再看“蒜周期”之“蒜你贱”,主要是受价格牵制,可以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必须正视的是,“蒜你贱”的背后,折射出了地方政府及涉农部门在服务菜农上还比较滞后,办法不多。比如,有的地方一旦出现蔬菜滞销情况,政府及部门习惯于领导亲自上阵帮助推销。问题是,即便是帮助本地菜农将大蒜全部推销出去了,也难以卖出一个好价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蒜贱伤农”的困局。
可见,破解“蒜周期”,需涉农服务“算周期”。首先,政府应组织指导大型连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直接采购蔬菜,优先销售滞销蔬菜,稳定蔬菜市场,避免菜价暴涨暴跌。其次,有关部门应深入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蔬菜市场行情,及时向各地发布准确的蔬菜市场信息,避免菜农盲目跟风种植一个品种,引导菜农种植适销对路的蔬菜,多种植反季节的大棚蔬菜和精品菜,提高市场竞争力。再者,借鉴和推广上海做法,给蔬菜价格投保,既保障市场供应,平抑菜价,又减少菜农损失,充分调动菜农种菜积极性,统筹兼顾市民和菜农的双重利益。
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调控政策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要着眼制订长效措施。不仅要在菜价过快上涨时,采取措施平抑菜价,更要在菜价异常低迷时,出台保证菜农利益的措施。此外,可以适当兴建冷库,增加蔬菜储备规模,调剂季节供需,以保证菜价相对稳定,避免菜价大起大落对菜农和市民造成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要着力减少从菜地到餐桌之间的环节,疏通蔬菜销售渠道,降低环节成本,严格把守“两头”,一方面,监督蔬菜企业公平交易,严禁其蓄意压低菜农的蔬菜价格;另一方面,督促蔬菜企业诚信经营,防止他们囤货居奇、漫天要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