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研究
2018-02-11薛杰
薛 杰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土地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国家管理工作中的难点,近几年尤为突出,成为经济社会的焦点问题。“保发展、调结构、促转变”的政策对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建设用地开发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两个难题。因此,分析土地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困难,提出增强土地资源保障能力的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快速发展历史阶段,导致建设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供给日渐不足。同时,我国的政绩考核通常以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且该体制在短期不会改变,开发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土地供需矛盾仍将长期存在。
1.2 耕地保护面临新的压力
目前,我国存在地方政府和农民对耕地保护政策落实缺乏积极性的现象,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健全,同时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缺乏,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困难,致使耕地保护面临新的压力。
1.3 土地违法违规高发、频发
目前,我国尚有地区存在着地方政府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如违法批地、供地,利用土地非法抵押进行融资等问题。此外,农村宅基地退出困难、缺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审批不易等,致使农民占地违法建房行为十分普遍,政府难以监管。
1.4 土地利用水平总体低下
城乡用地布局及结构不合理,城镇用地盲目扩张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用地混乱,降低土地利用效率,未利用地、闲置地较多;产业园、工业园布局分散,建筑密度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1.5 农民土地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同时拥有特有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由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任意流转,使得进城务工的农民不能将闲置的宅基地流转出去,使宅基地资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发挥农村宅基地的保障功能。同时,目前实行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可能致使农民工回乡后没有居所,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
2 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2.1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1]。近年来,我国不仅要求保持耕地数量的稳定与平衡,同时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对耕地质量进行监管和维护,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目前仍存在某些地区任意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的现象,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如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2.2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
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要密切关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充分利用土地总体规划的作用,划分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土地使用的限制条件,实行并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2.3 强化执法监察,坚守每寸土地
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形势非常严峻,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贯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在行政执法工作中,注重工作透明度,严格执法,以及时解决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4 破解用地难题
2.4.1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在优化配置区域城乡建设用地时,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改变城乡建设用地分割管理的情况,以实现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的目标。此外,要合理保留和调整重点发展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加强土地管理督查力度,控制农村无序盲目扩建。
2.4.2 集约节约用地,提高综合效率。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是缓和供需矛盾的关键环节。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如尽力消除城镇闲置及低效用地、提高用地效率、改造旧城区、开发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等,促使土地利用效益达到预期要求。
2.4.3 调整用地结构,加强“增减挂”政策的实施。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资源配置时,要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规划,可通过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并相应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相挂钩的方式优化土地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建设用地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2.4.4 全面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思想引领,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维持耕地动态平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闲置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4.5 全面开展低丘缓坡未利用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开展低丘缓坡未利用地的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荒山、荒坡、荒滩土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创新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未利用土地规范、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2]。
2.4.6 合理布局,引导城乡集聚发展。结合区域发展理论及产业布局原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居民点向城镇、中心村聚集;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工业园合理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改变低效用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