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预防管理措施
2018-02-11王娜娜李鹏杰
王娜娜 李鹏杰
(1.宝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宝丰 467100;2.国营河南省宝丰县原种场,河南 宝丰 467100)
作为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之一,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不可比拟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对玉米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但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反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玉米市场价格下滑,同时与病虫害发生情况严重这一原因相关。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可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同时严重降低玉米品质,使受害玉米容易发生霉变,导致猪、牛和羊等动物采食后中毒等,造成一系列经济损失。因此,了解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并熟知如何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极为重要。
1 常见的玉米虫病
1.1 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为玉米“钻心虫”,在玉米的心叶期和抽穗期容易发生,通常玉米螟会钻进玉米的茎秆、果穗和心叶中啃食茎叶、花丝和嫩玉米颗粒,从而导致玉米减产。此外,由于玉米螟会钻入茎秆中,可导致玉米秆在大风天气下容易发生倒伏,且玉米会出现枯死和玉米粒干瘪的现象。
1.2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又称为腻虫,主要发生于玉米幼苗期,通过吸食幼苗秆中的汁液而导致叶片变黄或变红,严重时萎缩,直至玉米幼苗枯死。而处于成熟期的玉米在受到玉米蚜虫的侵蚀后可导致玉米叶片枯萎,玉米成熟期缩短而提前脱落,导致玉米粒质量下降,甚至可传播其他病毒性疾病而导致玉米减产。
1.3 玉米地老虎
玉米地老虎又称为“土蚕”,各个生长阶段的虫体对玉米的危害都很大,其中以幼虫阶段危害更为严重,幼虫直接啃食并折断玉米靠近地面的茎秆,导致整株玉米死亡,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断茬现象,使得玉米种植户不得不补种,其危害程度可见一斑。
2 常见的玉米病害
2.1 玉米大小叶斑病
玉米大小叶斑病分别由玉米大叶斑菌和小叶斑菌感染玉米而引发,主要侵染处于生长成熟期的玉米,可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大小不一的青灰色斑点,若斑点由青灰色转变为褐色,叶片就会逐渐枯萎,导致玉米的产量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未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来年该病会持续发生。
2.2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侵害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多发于6月中旬(气温和湿度均较高),玉米处于生长后期时易感,危害最大。当玉米感染该病时,主要表观症状为叶片和叶鞘出现大小不一的斑点,其后叶片出现枯萎,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1]。若该病未得到有效的防控,病原菌会残留在土壤中,下一年再次感染新长的玉米,加重患病程度。
3 玉米病虫害防控管理措施
鉴于玉米病虫害对玉米种植所产生的巨大危害,对玉米主要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控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对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控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特征进行针对性防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玉米播种期的防控
在玉米播种前和播种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有效避免土壤中的害虫对玉米种子或幼苗的啃咬和细菌的侵染,避免造成播种效率降低。农户可以分析往年种植玉米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将田地的杂草杂物清理干净,减少菌源和虫卵;在晴朗的天气翻耕土壤,使土壤内的害虫或细菌暴露在阳光下,降低其生存率,或将杀虫药物混匀后喷洒在翻耕的土壤上也可以有效杀灭害虫;选择抗病性优良的玉米种植,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预防病虫害的侵染。
3.2 玉米苗期的管理
处于苗期的玉米生长速度快,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多,农户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进行施肥和保证水源供应,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提高玉米株之间的通风和透光性。由于苗期玉米容易受到玉米蚜、玉米地老虎等害虫的啃食,农户可针对性用药进行防控。
3.3 玉米心叶期和穗期的管理
处于新叶期和穗期的玉米极易受到病虫害的感染,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大小叶斑病菌及纹枯病菌等。对于此类病虫害的防控措施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保证水肥的充足供应,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抗逆性;做好病虫害监测,一旦有病虫害发生的苗头,及时用药进行防治,如玉米螟可以用杀螟灵进行防控,纹枯病可以用杀菌灵等进行防控[2]。
3.4 玉米灌浆成熟期的防控
灌浆成熟期的玉米生长发育基本成熟,但也容易受到玉米蚜虫、穗腐病等病虫害的危害,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下降。农户应加强田间的除草工作,提高田间的通风性和透光性,同时合理施肥,保证营养供应。